分享

【陕西渭南 李红久】原创//​驻村见闻之五:一一张胡村与寇准的历史渊源

 汗滴化雨伴笔耕 2023-01-12 发布于陕西

 2023第12期总第2086期 

驻村见闻之五:一一张胡村与寇准的历史渊源

前面的《张胡村的由来》讲过,张胡村古称寇家村,从古到今,村上寇姓占大多数。寇准与张胡村有历史渊源。寇准出身于名门望族,其远祖苏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时任司寇,因屡建大功,赐以官职为姓。到南北朝时期,北朝的西魏在公元553年分渭南县置灵源县,县治在今天的阳郭镇灵阳村(当地人多称高家村),寇准的先祖就是寇家村人,在灵源县任县丞。后躲避战乱灾祸,举家迁移到河南,后世又迁移到下邽(今渭南市临渭区)。寇准父亲寇湘于后晋开运年间考中进士甲科,后应任魏王记室参军,因屡建功勋,被封为国公,追赠太师尚书令。寇准就是在下邽出生的。


寇准生于九六一年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皇帝重用,官至参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后,寇准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辽南下犯宋,包围了瀛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反对南迁。真宗抵达州(今河南濮阳)后,宋军军威大振,后射杀辽军先锋萧挞览,两军议和,
订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景德二年,寇准任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
景德三年,因遭王钦若等谗言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又恢复宰相职务。后被丁谓等排挤,贬至衡州(今湖南衡阳)、雷州(广东海康)等地,1023年闰月九月七日(10月24日)病逝于雷州任上。


寇准病逝后,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仁宗准奏。但因经费有限,灵柩运至中途,只得寄埋河南巩县。明道二年(1033)十一月,宋仁宗为他昭雪,归葬下卦。敕令恢复寇准太子太傅、莱国公,赠中书令,溢号"忠憨"。皇祐元年(1049),宋仁宗又令翰林学士孙抃为寇准书写了《莱国寇忠韩公旌忠之碑》,并亲笔为碑首篆书了"旌忠"二字。
寇准墓位于渭南市临渭区官邸镇左家村南一里许。封土高4米,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墓前立有"宋寇莱公墓"碑石一通。碑文为清乾隆朝时任兵部侍郎、陕西巡抚兼都察院副都御史毕沅所书。寇准墓1956年8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寇准终老雷州,最后的18个月在雷州度过。雷州人为了缅怀他,在他寓所"西馆"立祠奉祀。"寇公祠"的壁画记载他在雷州的政绩:修建真武堂,教书传艺;讲天文地理,破歪理邪说;传授生产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传播中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在湖北公安县,也有一处"寇公祠"。相传,寇准灵柩归葬,途经公安等县时,当地父老感念他的功绩,插竹路祭,据说后来竹子成活茂盛以至成林,后人称为"相公竹",人们又在竹林旁建了"寇公祠"。
寇准今存世《寇莱公集》7卷,《寇忠憨公诗集》3卷。一代名相寇准,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名将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临渭区也被誉为"三贤故里"。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李红久,就职于临渭区档案局,乡村振兴驻临渭区阳郭镇张胡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祝红利

欢迎关注我们

有您参与更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