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年毛主席接见山东一地委副书记,得知职务后问:你有没有贪污过

 行云流水vmmxd6 2023-01-12 发布于辽宁

1955年11月,毛主席乘坐专列离开北京到杭州开会,去的路上途经山东德州,便想着询问一下地委书记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谁知,地委书记去外地考察了,时间紧急,只好由第一副书记负责招待,可让这位副书记没有想到的是,两人刚聊了没几句,毛主席知道他的职务后直接问了一句:“你有没有贪污过?”

地委副书记顿时愣住了,他哪里会想到毛主席居然这么问,脑海中一片空白……

那毛主席为何会这么问呢?这位地委副书记又是何人?

初见面,“娃娃书记”

“是朱书记吗?上面有人找你。”1955年11月1日夜,朱永顺刚刚睡下不久,办公室的小王就打来了电话,上级要找他。

朱永顺一整天都在开会,和市里的干部一起商讨修水利、防灾害的大事,这一年里德州多地遭遇洪水,部分群众受灾严重,朱永顺常常着急地食不下咽。

不仅是他,时任德州地委书记的傅爱农同志也一样忧心忡忡,为了带领群众抗击洪灾,发展生产,这几天他亲自到了下面的县里搞调查。

朱永顺听到电话里那人的话,赶忙穿上衣服就朝着办公室走去,原来是上级领导要来德州视察,因为书记不在,就让朱永顺到火车站迎接,汇报工作。

只是,朱永顺有些纳闷,因为电话那头并没有说明来人的身份,这显然有些不合惯例,他一时也不知道迎接的规格,不过,朱永顺觉得既然不说那肯定是一位重要人物前来。

于是,第二天天还没亮,朱永顺就带着市里的几位干部一起到了德州火车站等候,11月的德州气温已经有些低了,但朱永顺却丝毫没有感到寒冷,他在期待着领导的到来。

11月2日早上5点30分,一列深绿色火车从远方缓缓进站,十几分钟后,火车平稳地停了下来,朱永顺整理了一下衣服,快步走上前去。

又过了几分钟,只见火车上走下来一位身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朱永顺看了一眼,眼神中流露出敬佩之意,因为这男子的中山装看上去已经穿了有些年头。

那人倒也没有寒暄,直接向带头的朱永顺表明了身份:“我是毛主席的秘书叶子龙,主席正在车上,请您上车向他汇报。”

朱永顺瞬间愣住了,他想到了来人肯定是个大官,却不料竟然是毛主席本人来了,见毛主席一面是那个时代全国人民最大的心愿,朱永顺也不例外,这下就要见到本人,他怎能不激动。

在叶子龙的带领下,朱永顺登上了专列,他低着头往前走,一句话也没有说,大脑似乎在飞快运转,酝酿着和毛主席说的第一句话。

很快,两人到了毛主席所在的车厢,毛主席朝叶子龙点头示意,叶子龙就转身走了出去,车厢里只剩下他和朱永顺两人。

朱永顺抬了抬头,看了毛主席一眼,心情更加激动,也更为紧张,他原本准备的问候在这一刻都不知该如何表达出来。

毛主席注意到了朱永顺的神态,为了缓解气氛,毛主席从兜里拿出一包烟,从里面抽出了两根,然后给朱永顺递了一根,想着借抽烟缓解紧张。

朱永顺见毛主席如此平易近人,心情缓和了许多,连连说道:“不会,不会!”毛主席笑了笑,自己点了一根抽了起来。

见朱永顺一直没有先说话,毛主席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朱永顺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问候,有些失礼了,赶紧说道:“主席,我叫朱永顺,寿光人!”

“为什么叫寿光?”

“不知道!”

“可以找来县志看一看,上面也许会有记载,我就喜欢看县志!”

朱永顺点了点头,对毛主席的博学非常敬佩。

紧接着,毛主席又看了一眼朱永顺,继续问道:“你多大了?”

“主席,34!”在毛主席的引导下,朱永顺已经完全不再紧张,笑着回答说。

毛主席听后大笑道:“怪不得,青年团,青年团,娃娃、娃娃。”

朱永顺也哈哈大笑,从这以后,身边人都管朱永顺叫“娃娃书记”,只是就在两人刚聊到兴头上的时候,毛主席的一句话顿时让他愣住了。

一文一武,齐心报国

原来,毛主席在得知朱永顺已经当了三年德州地委副书记后,若有所思,便直接向他询问道:“你有没有贪污过?”

朱永顺顿时吓了一跳,他不知道毛主席为何会突然这么问,两人此前并没有任何交集,而且自己也从来都是尽心尽责,朱永顺的脑海飞速运转,可还是想不出毛主席询问的缘由。

愣了一会儿,见毛主席没有再说话,只是盯着自己看,朱永顺有些紧张地说道:“主席,我绝不是那样的人,绝不会做那种昧良心的事!”

毛主席看着朱永顺的样子,顿时放下了疑虑。

事实上,毛主席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直对那些贪污的蛀虫深恶痛绝,早在建国初期他就下令枪毙了巨贪刘青山等人,每到一处考察,他也总是会问起当地官员的清廉情况。

不仅如此,毛主席也经常会问身边的人有没有贪,他自己以身作则,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公正廉洁,一心一意的为群众服务,所以询问朱永顺并没有什么恶意。

当然,毛主席不知道的是朱永顺同志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有着近二十年工作经验的老革命了,他亲身经历过革命的艰难,骨子里就有着高风亮节。

朱永顺,于1921年出生在山东寿光,家里还有个哥哥叫朱志明,兄弟二人在父亲的开明思想下,都获得了良好的教育。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外读书的朱志明和朱永顺先后返回了家乡,不久,八路军来到了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年长朱永顺三岁的大哥朱志明率先参军入伍。

朱志明进入部队后,积极作战,履立战功,后来更是当上了副团长,而在抗日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家中的弟弟,1939年,已经入党一年的朱志明也介绍朱永顺入了党。

就这样,兄弟二人一文一武,朱志明在前线指挥作战,朱永顺则留在后方发动群众,进行抗日宣传,兄弟俩虽然见面的机会很少,但两人的心却是一直联系在一起的。

抗战结束后,朱永顺没有闲着,继续在当地担任文职,在和群众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后来,朱永顺当上了德州市地委第一副书记,身居要职的他仍然时刻保持着革命年代的优良作风,勤俭节约,一心为民,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当地群众都很认可他。

这下毛主席对朱永顺更加欣赏,不过经过此番询问,朱永顺却又有些紧张起来,毛主席看着这位诚恳的同志,笑着问道:“寿光有一位老同志,叫王云生,你知道吗?”

朱永顺一听非常感动,王云生在当地的革命队伍中可谓是家喻户晓,当年大革命的时候,他就被组织上派到了广州学习革命本领,还在毛主席开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过一段时间。

朱永顺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毛主席居然还记着当年的事,心中的紧张再次荡然无存,对毛主席更加敬仰,就这样,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闲话,随即进入了正题。

调查才有发言权

朱永顺在昨晚接到电话后,就连夜做起了准备,把德州市最近几年施行的政策和民生情况都如实做了总结,所以,在作起汇报来就显得游刃有余。

在汇报的过程中,朱永顺没有只捡好的说,而是对每一项政策的利弊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且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当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毛主席听得非常认真,时而向朱永顺询问具体的细节,时而拿铅笔记下朱永顺的独到见解,不停地点头,对朱永顺的态度很是欣赏。

“你们这里农业合作化的情况怎么样啊?”等朱永顺汇报完以后,毛主席思考了片刻,便问起了此行最关心的问题,农业事关百姓温饱,毛主席一直关心人民的生活。

朱永顺随即向毛主席更加详细地汇报了整顿现有合作社和建立新的合作社的计划,并且真诚地询问道:“主席,合作社数量是否要再增加一些呢?”

毛主席知道朱永顺如此问是考虑到了市里的财力情况,他毫不犹豫地对朱永顺说:“要把现有的合作社办好,这样就有吸引力了,合作社一定要增产,不增产要合作社干什么!”

听到毛主席的话,朱永顺顿时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不过还没等他继续询问,毛主席率先问道:“省里的常委有没有人到这里来?你们县委书记是不是都亲手抓合作社?”

朱永顺研读过毛主席的著作,知道毛主席一直强调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他在工作中经常不辞劳苦深入一线,到下面县城的合作社进行实地考察。

听到毛主席的话,朱永顺自信地说:“主席,都去了,我们书记都亲自抓!”毛主席点了点头,再次说道:“一定要书记动手,全党办社!”

很显然,朱永顺的汇报让毛主席很是满意,眼看汇报已经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时间,这已经超出了原定的安排,按照计划,毛主席就要出发前往下一站。

可朱永顺却若有所思,似乎还想说些什么,毛主席自然察觉到了他的表情,便从容地说:“永顺同志,有什么问题就说出来嘛!”

朱永顺便不再犹豫,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讲了出来。

原来,朱永顺在指导德州农业生产合作化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各合作社普遍缺少会计人才,他本来想去隔壁市寻找答案,可经过调研发现,这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的难题。

当时大学生本就稀少,而考取了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又多半留在了城里工作,主动到农业合作社当会计的更是少之又少,导致很多合作社的会计实际上只有中学甚至小学的文化水平,缺乏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

于是,这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会计往往在记账的时候就记成了流水账,导致很多数据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而记错一个数就会造成损失。

朱永顺看在眼里非常痛心,可全国范围内都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又该怎么办呢?

朱永顺没有放弃,他相信人定胜天,为了解决问题,他多次到县里的各合作社寻找答案,经过不断的努力,他总结出了“会计互助网”的方法。

具体来讲就是由县委、区委从供销社、银行或县府财政科等部门抽调若干会计人员,到县、区基点村的农业合作社帮助工作,对该农业社会计人员进行业务辅导,并吸收周围村庄的农业社会计自愿参加,定期在基点村开会,边辅导学习,边交流经验。

这样做就可以快速地培养出专业的会计人才,并且节省了一大笔聘用大学生当会计的开销,效果十分显著。

朱永顺觉得这种办法不应该只自己一个市独享,应当向全国推广,只是在见到毛主席之前,他也拿不准该如何向上级说,毕竟他觉得自己的方案也许还存在着问题,这次见毛主席来了,他就想着当面向毛主席请教。

毛主席在考察农业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听到朱永顺有了解决的办法,很感兴趣,他经过思考后认真地问道:“这个方法有没有得到过具体的验证?”

“主席,我们这里已经实行了几个月时间,效果还不错!”

毛主席没有放松,又询问了一些细节上的东西,觉得没有问题了,便笑着对朱永顺说:“既然没有问题,我看可以在全国推广!”

朱永顺非常高兴,这次汇报一共进行了近三个小时,他从毛主席那里学到了很多,而毛主席也有一番收获。

毛主席乘坐专列继续向南出发,而朱永顺也没有闲着,继续带领德州人民谋发展,谋幸福,后来,他还当上了中共八大代表,一直在为人民服务,而他与毛主席的这次谈话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