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篆书书法浑厚工稳,让人赏心悦目!

 三合堂小伙计 2023-01-1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王蕴章
(1885-1942)
王蕴章字莼农,号西神(1885-1942),又号窈九生、红鹅生、二泉亭长、西神残客、鹊脑词人等。江苏无锡人。

图片

成佛肯居灵运后,学书直到永和前--这是王蕴章的自负语,也是他刻意迫求“成佛”之道的“面壁意识”。

图片
印度的达摩祖师于南北朝时来我国河南省少林寺留学佛法。面壁十年,终于成为佛学名流;王蕴章也许并不欣赏这种苦行僧似的自我封闭。他只是汲取其精神,作为一种执着的追求。在“面壁”过程中时刻思考着“破壁”。他的频率提得很高,涉猎也很广。于是,他成功了!
由于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对路年仅十八岁的王蕴章已中了光绪壬寅举人。当时,他的词章之学,泰西之文,也都卓然融通于中。清末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过《小说月根》《妇女杂志》凡十年。因倩人绘《十年说梦图》,并纪其实。海内文人,题咏殆遍。后赴南洋,又谱《南洋竹枝词》百首。鸿雪留痕,均记实也。意有所怫,不乐弃去,又任沪江大学国文教授。

图片
还有一点可能是基于他父亲太史公的遗传因子,他的才思是颇为敏瞻的。周瘦鹃以所居紫罗兰庵请作嵌字联对,他略加思索,挥笔咄嗟成佳句“紫钗红拂罗双美,菊秀兰芳共一庵”。句极清丽,书亦超俊,一时传为艺林美谈。

图片


王蕴章的书法浑厚工稳,宗法欧阳询。字形多取扁,转折甚得力。笔者揣摩,他只是以率更体为主旋律。味其笔趣,似还涉及隋代的《七帝寺造像》,北齐的《郭铁造像》,北魏的《元均墓志》及《残玄墓志》并不局限于欧体。民国时期平衡主编《书法大成》中刊其中楷示范,可资参证。他还工于铁线篆和草书,可惜所传已。有乞其草书者每钤“草草劳人草草书”小印。有自题润例小诗亦轻可诵,曰“短墨磨人不自聊,秋心卷尽雪中蕉。家风惭愧红鹅换,润格亲题学板桥。论书颇多独到之见,如说:“归安杨见山隶书,隶中之率更也;汀州伊墨卿隶书,隶中之鲁公也。”比喻甚切。平生推崇邓石如、包世臣。尝谓:“篆书刻印,自完白山民出,而破明人文三桥、何雪渔之积习;行书自包安吴出,而一洗嘉、道间馆阁书之陋体。石如慎伯,皆书家开山手也。”似此论说,多见于其所撰《墨林一枝》《临池杂志》《王台艺乘》《墨庸馀渖》中。
1924年世界书局尝刊其《西神小说集》。然君磊落嵚奇萧然自远,雅不愿以小说家自居也。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