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是一棵树,我们活在叶子里

 雨萌小站 2023-01-12 发布于辽宁

Jan.

12.2022

不知从现在起做一个植物学家来不来得及,看着身旁的两盆桂花,有种理想燃烧在身体里的感慨。它俩被买来的时候都带着花苞,属于四季桂的品种,不分季节地盛开。本来是特别好养的花,可我却总忘记浇水,以至它们的叶子总是半面枯黄的。这种花叶长得又硬又结实,黄了也不掉,仍坚挺挺地支在那里,于是时间长了枯黄的颜色越来越多,不太好看。

后来家里多了个小屁孩,我也无暇顾及花花草草,结果它们仍按时开花,后来发现时,土壤都干裂开了,里面还填满了嫩黄色的落花,让人感叹生命的耐力。

如今家里的花和我一样,都凑合活着,偶尔打个照面彼此都乱蓬蓬的,它们个个耷拉着脑袋,我也没精神,互相寒暄半瓢清饮作罢,继续灰头土脸地度日。那天突袭茶室,竟发现杜鹃花爆盆了,茶花也结了好多花苞,小月季开了一枝垂在桌上,大家生机勃勃显得我有点不合群了。于是很感慨植物的生命力,尽管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里,资源贫瘠,却仍不放过一丝一毫开花的机会。

想来,人才是最自私的。我们一边向往自由,一边摘了些花,养了些鱼和鸟,然后站在院子里觉得自己无拘无束。本来那些花草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徐徐展开生命进程,但现在要看人眼色度日,在塑料的大地上寻找窗,在钢筋水泥间吸取水,从随风摇曳的自由里伸展出来,走进了温暖如春的狭隘。

植物因为生命力的顽强给人们带来了生机感,于是成了人类装饰钢筋水泥的丛林。我们布置自己的生活,也挪用了自然,当城市里高楼林立如庞大的热带雨林时,真正的森林里一定徘徊着哭泣。物质不会凭空产生,移动的草木成了永恒的家具,我们生活在一群死器之间,却仍渴望活得旺盛且澎湃。

在这颗星球上第一次有了呼吸时,植物是动物的教堂,光合作用是奔跑的信仰,直到动物们的生活轨迹变得肆无忌惮,直到人类的出现造就了科技发展,植物才真正沦为我们脚下的土地,成了这颗星球简洁的配色而已。

植物是倒立的人,我们用上半身摄取营养,而植物用根系与大地交换生机,它们的生殖系统展露在旷野之巅,而我们则将其藏于下半身,彼此富饶地辐射精力。

深冬的季节,城市里草木枯竭,疾风如马路上驰骋的风景。记得不久以前,我夹在书里的一枝小叶,不仅没有风化为死气沉沉的书签,还因潮湿的空气而生了根。朋友调侃说它是吸收了书中的养分,让我勤换几本,不要耽误它考大学。后来,我私心把它重新种了起来,摆在书桌上,用以激励自己勿忘一叶之力。不过可笑的是,八、九两月的分别过后,再见时已是枯叶一枚了。果然自然界的生命自有定数,有心摘花不如无心插柳。

枯枝落叶并非无情,那些属于下半身的问题,人只会矫揉造作地避讳,殊不知一棵树的精神在土地里,在蔓延山川的根系间,我们自以为破败的景色,其实不过是一片森林呼吸间的停顿而已。

但愿属于我的绿色在绽放时温柔坚韧,一半还之山林,一半让予人间,不知不觉间葱郁满园,无所忌惮时春风满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