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5年到盛泽打工的。那时候我在南环路与二环路中间的一家纺织厂上班。 我们很多老乡都住在纺织厂后面的红洲村里。晚上下班回去后,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扑克,可热闹了。那段时间也是我经济上最困难的时期。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在上班,老婆则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跟着我蜗居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小瓦房里。我们那些老乡大部分条件也都不好,大多数老乡的日子过得也是捉襟见肘的。特别是到月底的时候,许多人连充煤气的钱都没有。 我们的房租在那一片已经是最便宜的了。但是那120块钱一个月的房租,还是占了我工资的七分之一,再加上水电费,还有孩子的奶粉钱等,可以说月月工资几乎都花不到头。每月发了工资,第一件事我都是先去交房租,因为怕到月底就没钱交了。有几次,工资确实接不上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和房东说了自己的情况。房东听后,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我说:“没事的,等你啥时候有钱再给。” 我除了说谢谢,再也没有别的话语能表达当时的心情了。 发工资的日子,对孩子来说是最开心的。我们不舍得坐公交车,借了一辆自行车,推着两孩子,直奔目澜公园对面的葡萄园超市。孩子拖着购物篮子,兴奋地挑选着自己喜爱的零食,我和老婆也忙着买些基本的生活用品。等给两孩子买完零食和奶粉,再买些大米、油盐等,工资也就所剩无几了。我那时候上班,每天都从家里带菜,因为工厂食堂里的饭菜贵不说,还吃不饱。有同事问我,为什么每天都带千张炒青菜?我说,因为我喜欢吃呀,其实当时真的没钱买其他的菜。 红洲河边上有爿小商店,河南人开的。老板娘对我们挺好,她总是笑着说:“没钱没关系,饭总是要吃的,菜和米都可以从这里拿去,有钱再给。”所以每到月底的时候,我们总会到她的小店里赊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来应急。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老板娘那张朴实的笑脸,那是一个温柔中带着善良的女人的脸。 2006年夏天,我失业了,找了快一个月才找到新工作。新厂上班要押两个月工资,上到第三个月才发第一个月的工资。可我在那里才做了十天,就跑去找老板预支工资,因为实在没办法了,我总不能看着老婆孩子饿肚子啊!老板先是有些惊愕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打电话给主管,仔细询问我的情况。打完电话,老板皱着眉头,“你才做一个星期,就要支钱?我们厂里还没有这个预支工资的先例呢。” 我赶紧把自己的情况和他说了一遍。 他听后,点了点头,“小黄,我给财务打个电话,你等下去拿。往后生活上有啥困难,你再来找我,但是工作上你必须好好干,不然的话,我可要去找你的。”我当时几乎是含着泪,笑着连连点点头,“老板,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后来,我又连续去找老板支了三次工钱。 如今再回首那些往事,除了感叹当初的不容易之外,我的心里更多的是感恩,感恩那些在我最艰难的时期给予我帮助的人。善心有光,照亮了我的心,照亮了前方,我也会在余生里沿着那束光向前,让那束光照得更远。 2023-0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