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教你搭建NAS系统:旧电脑0元改造成NAS的步骤

 yangguangxm 2023-01-12 发布于云南
作者:yasden
如何用旧电脑来搭建NAS?如何安装NAS系统实现NAS的功能(BT、手机相册备份、存影视剧等)?看本文就够了!
自建的NAS能做什么?(1)BT下载,(2)手机相册备份,(3)存影视剧。还有外网穿透、移动办公等功能。有些朋友买个200-300元的NUC或N1盒子来做NAS,或者做软路由。其实家里的闲置电脑可以直接改成NAS来使用。万一哪一天NAS玩厌了,还可以装个Windows系统再把旧电脑变回原样。本文用的方案不是黑群。自己折腾NAS系统会更有乐趣哦 虽然我家已经有两个威联通了:
我采用的是10年前的旧笔记本电脑进行NAS改造:
我的这款笔记本电脑改装成NAS之后,功耗是多少呢?我测试了一下,上传手机相册到NAS里面的时候,功耗是9瓦到10瓦之间,一般不会超过10瓦(见下图功耗计显示的是9.060瓦)。注意:9瓦的功耗已经包括了笔记本显示器的功耗在内了(估计显示器要1瓦左右的功耗,看下图我的显示器是打开着的,有显示数据的。虽然屏幕很暗)。
手机相册备份的时候,NAS基本都是9瓦多的功耗(见下面的动图),传视频偶尔会到11瓦的功耗,下载BT的功耗在9瓦到10瓦之间(图片在下面)。所以说我自建的这款NAS的功耗可以堪比节能灯,功耗我觉得还算可以吧。待机功耗7瓦至8瓦之间(待机的功耗就不上图了),这个功耗24小时开机我不心疼:
下载BT的时候,功耗大概9瓦多一点(见下图)。这台笔记本原来安装的是一个win7系统,我安装NAS系统之前的win7系统的功耗,如果和NAS的功耗进行横向比较,会更有对比价值,可惜原来win7系统的功耗我没测过。
1、用得最多的NAS功能:存电影
我家的NAS除了备份手机相册,另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用来存储影视剧(见下图),每天打开电视机,看看NAS里面的4K资源,一天的疲惫就消散了。为什么不用电脑存影视剧呢?电脑每次开机多麻烦呀,NAS是24小时待机的,电视机一开就可以看NAS里面的4K了。
2、NAS功能之手机相册/数据备份
打造的NAS还可以用来备份手机相册(或者备份电脑数据、其他数据),将手机上的照片备份到自己的NAS里面(见下图),一来释放手机空间,二来保存到自己的NAS硬盘里,还是比较放心的。如果你的手机相册很珍贵,你就多插几个SSD硬盘(或者机械硬盘),每个SSD硬盘都备份一份,这样就更加安全了。或者多个SSD硬盘来组个RAID。
3、NAS功能之下载BT
自建的NAS可以用来下载BT(见下图),虽然我不太建议用14TB硬盘的NAS来挂BT,建议用个几十元的硬盘来挂BT吧,硬盘坏了不可惜。14TB的硬盘坏了其实也不可惜(京东自营NAS硬盘3年保修),就是数据不见了比较烦而已。
本文很长,1万多字,110多张图片,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前后写了2周时间)。本文涉及openmediavault系统、balenaEtcher软件、GNOME Partition Editor软件、Cyberduck软件、Royal TSX软件、FTP传输APP等其他软件的使用方法,阅读完大概要30-40分钟,建议收藏以备后用。
本文目录
1、步骤一:下载openmediavault的ISO镜像文件
2、步骤二:将下载的openmediavault的ISO镜像写入启动U盘中
3、步骤三:开机进入旧电脑的BIOS界面,修改电脑启动项的设置
4、步骤四:用写好ISO系统的U盘启动旧电脑
5、步骤五:按照提示安装openmediavalt系统到旧电脑里
6、openmediavault界面展示(以6.0系统为例)
7、openmediavault系统操作第一步:改登陆密码
8、openmediavault系统操作第二步:挂载文件系统(这一步可以等你插入第二块硬盘才开始做,一个硬盘可跳过这步)
9、openmediavault系统操作第三步:开启FTP服务
10、openmediavault系统操作第四步:开启SMB/CIFS
11、openmediavault系统操作第五步:开启SSH
12、影片怎样传到NAS里面:用Cyberduck这款FTP软件
13、openmediavault系统如何进行手机相册备份
14、OMV-Extras插件安装
15、通过OMV-Extras插件安装Docker
16、安装Portainer(Portainer是container管理工具)
17、安装Transmission:打开BT大门
前言
1、旧电脑(包括闲置的旧笔记本电脑)运行速度一般都比较慢,也许已经闲置很久不用了。如果你有废弃不用的旧电脑,不妨考虑一下改造成NAS来使用,让闲置物品发光发热。我用来改造的这款旧笔记本电脑是接近10年的老电脑了。
2、旧电脑改造成NAS之后,不需要显示器(显示器可以直接拔掉不用)。如果你的旧电脑比较耗电,建议拔掉独立显卡、光驱等设备,只保留主板、CPU、内存、SSD等基本硬件,这样更省电。本文我用的是thinkpad笔记本电脑来演示如何在旧电脑上安装NAS系统,将它改造成NAS的步骤,这款旧笔记本电脑我用的是一款128GB的创见SSD硬盘来安装NAS系统(见下图)。
3、闲置的NUC、闲置不用的N1盒子、包括旧的mac mini等设备也可以按照本文介绍的方法改造成NAS来使用,NUC或者N1盒子改造成NAS会更省电。
4、本文打造NAS系统采用的是openmediavault开源NAS系统(也可以选其他的NAS系统)。为什么不用黑裙?黑裙玩的人太多了,大家随便就能找到类似文章。而且万一哪天官方要收拾黑裙了,还是免费开源的openmediavault更有保障吧 。自己打造的NAS也会更熟悉,维护起来更方便。如果你是企业用户,还是自己的NAS比黑裙好。
5、第一次自行安装NAS系统会很折腾,过程也会比较曲折,安装过程中还有一些雷,我已经提前把要踩的雷都踩过了,大家按照我的方法,会减少踩雷的机会,也会玩得更加顺畅。我失败过的经验就是大家成功的经验,强烈建议收藏本文哦!
1、步骤一:下载openmediavault的ISO镜像文件
openmediavault是一个免费开源NAS操作系统,镜像去openmediavault官网下载,官网见下图:
下载安装iso镜像的方法是:在官网点击Download按钮,在弹出的界面(见下图)点击'Stable'按钮来下载,'Stable'按钮下面有一行小字'get the lastest stable version',点这个蓝色按钮将iso镜像下载到电脑里(我建议下载5.6版本的iso,6.0版本的我也安装过,两个版本比较的话,我建议安装5.6版本的)。
openmediavault这个6.0版本的iso镜像只有800多MB,比较小巧;5.6版本的更加小巧,只有600多MB。
2、步骤二:将下载的openmediavault的ISO镜像写入启动U盘中
将iso镜像写入u盘需要一个免费的软件。在这里吐槽一下,国内很多写启动U盘的软件,要么不好用、要么做广告而且还不免费。这里推荐一款国外的免费写u盘启动盘的软件,小巧免费而且无广告。这个免费的写u盘启动盘的软件叫balenaEtcher,这个balenaEtcher软件去它的官网可以免费下载(见下图)。
下载并安装好balenaEtcher软件之后,即可将iso文件写入u盘。首先点击下图的'Flash from file'按钮。
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你刚才下载的openmediavault的iso镜像(见下图,虽然下图是用6.0版本的iso来示范,但我强烈建议安装5.6版本的iso,5.6版本比6.0版本好)。选择openmediavault的iso镜像之后,点击'打开'按钮。
然后,在下图的界面点击'Select target'按钮:
之后会弹出下图的对话框,在下图的对话框选你的u盘,我的u盘是Transcend牌子的64GB的盘(见下图),反正选中你自己的u盘,之后点击Select按钮:
最后,点击下图的Flash按钮,将iso镜像写入u盘(注意:U盘里面的所有数据会被清空,要提前备份U盘里面的数据)。
iso成功写入u盘后,会出现下图的提示信息,看见下图的提示就显示你已经成功将openmediavault的ISO镜像写入u盘了。
3、步骤三:开机进入旧电脑的BIOS界面,修改电脑启动项的设置
不同电脑开机进入BIOS的方法不一样,有些电脑是开机时按压键盘上的del键,我的这台旧笔记本电脑是开机时按F1键进入BIOS界面。开机时按照屏幕提示,就能找到进入BIOS的方法。
进入BIOS大概是下图这样的(也许你的BIOS界面和我不一样,反正类似下图这样):
进入BIOS之后,找到'Boot'这一项,Boot是用来修改启动项的(见下图)。
回车键进入Boot设置界面之后,可以看见不同的启动顺序,什么USB启动,PCI启动等,将你的U盘启动设置成第一启动项,见下图我已经将Transcend 64GB的U盘设置成第一启动项了。如果你没有在这里找到你的u盘,说明你的u盘没插到电脑里面,那就将u盘插到电脑usb口,再次重启进入电脑BIOS界面,这次应该能找到了。
将u盘设置成第一启动项之后,很多朋友就保存退出了(见下图)。这时候不用急着退出,还要进行别的设置。
注意:下面这一步必须设置,不然后面安装openmediavalt系统时会报错!切记!切记!切记!
找到UEFI/Legacy Boot这一项,设置成'Legacy Only'(见下图):
BIOS必须设置成'Legacy Only',不然后面安装openmediavalt系统会报错!
上面这些都设置好之后,保存并退出BIOS。
4、步骤四:用写好ISO系统的U盘启动旧电脑
将写入了openmediavalt系统的u盘启动电脑,这时候会看见下图的界面。显示在下图的'Install'的时候,按回车键继续下一步。
5、步骤五:按照提示安装openmediavalt系统到旧电脑里
在上图的界面点击回车键之后,会进入下图的安装界面,选中文简体:
选汉语:
按照提示操作:
出现下图界面的时候,说明系统检测到有线网络接口和wifi两个不同的网络接口,我是选择网线接口(NAS用网线比wifi更稳定)。当然你也可以选wifi接口,我是选择网线接口,按回车键继续。
如果上面选的是有线网口,要插入网线将电脑连接到家里的网络,不然无法继续下面的步骤。
出现下面这个界面的时候,要输入系统的主机名。
我将主机名设置成yasden(你可以随意设置成你要的名字):
出现下图的界面时,直接回车继续。
必须注意,如果到了下图的界面,要输入用户Root的密码时,务必记住你在这里输入的密码(后面登陆系统会用到你在这里输入的密码):
如果安装系统过程中,出现下图的错误提示:
出现这个提示代表你的BIOS没有设置成Legacy Only。
BIOS必须设置成'Legacy Only',这样在这里就不会出现上图这个红色界面的错误提示了(见前文BIOS设置步骤)。
如果这里出现这个错误提示,你就退出安装程序,重新进入电脑的BIOS设置界面进行设置。设置成Legacy Only后,再按照上面的步骤重新安装即可。
安装过程中,要选择你的硬盘,我的硬盘是128GB的,用上下方向键进行选择,并回车(这一步会清空硬盘里面的内容,进行这一步之前,务必备份硬盘里面的数据,切记!)。
下面这一步选择'是',回车继续:
按照提示操作:
硬盘分区完成后,会自动安装NAS操作系统:
系统安装过程如下所示:
之后进入下图界面,选择'中国':
下图的界面,我试过按照默认提示来操作的,也就是选'deb.debian.org'镜像,如果选择'deb.debian.org'的镜像,我感觉速度很慢。我试过选清华镜像(mirrors.tuna.tsinghua.edu.cn),清华镜像的速度明显比'deb.debian.org'镜像会更加快,我建议选择清华镜像,大家自己探索不同的镜像速度吧:
配置过程如下图所示:
配置apt会比较慢,如果你选择的是'deb.debian.org'镜像的话(我推荐前面选清华镜像):
出现下面的界面代表安装过程还在继续:
出现下面的界面代表安装过程差不多完成了:
出现下面的界面,代表安装已经完成了:
之后拔掉u盘,电脑就会进入已经安装到硬盘的openmediavault系统里面了。进入openmediavault系统后,电脑显示器会出现下面的界面:
在上图的界面输入用户名root,密码就是安装过程中你设置的密码。
另外一种登录方式是用家里的其他电脑的浏览器来登陆(web登录),找到你刚才设置的NAS的IP地址。你刚才设置的NAS的IP地址怎么找?方法是:登陆你的路由器,查看你刚才设置的NAS,我刚才将这台NAS设置成yasden的名字,所以我的NAS地址是下图所示:
在另外一台电脑的浏览器输入你的NAS的IP地址,就可以用浏览器登陆NAS系统了(下图显示的是6.0版本的openmediavault登陆界面,我建议大家安装5.6版本的):
在上面的浏览器登陆界面,用户名是admin,密码是openmediavault(这是初次登录的默认密码),点击登陆按钮后,出现下图的界面,代表已经成功进入openmediavault这个NAS系统了:
6、openmediavault界面展示(以6.0系统为例)
界面看起来还是比较简约的:
可以设置FTP、SMB、文件共享等:
系统界面这里还可以查看NAS的CPU、GPU等信息。我的旧笔记本是AMD E2-6110的APU加AMD Radeon R2的显卡,所以NAS的系统信息会显示这些信息,见下图所示:
7、openmediavault系统操作第一步:改登陆密码
改密码是点击界面右上角的设置按钮,之后点击'更改密码'(见下图):
将默认的登陆密码改成你自己设置的密码:
8、openmediavault系统操作第二步:挂载文件系统(这一步可以等到你插入第二块硬盘才开始做,也可以不做,一个硬盘照样可以用。可以直接跳到第三步)
不嫌麻烦的朋友,这一步可以慢慢看,嫌麻烦的朋友这一步可以不看,直接跳到下一步。
在openmediavault这个操作系统里,要挂载文件系统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旧笔记本只有一个SSD硬盘,这个SSD硬盘没分区,无法实现挂载。怎么解决问题呢?(1)要么插入第二块硬盘,将第二块硬盘用来挂载文件系统。(2)要么就将我的唯一的SSD硬盘分成两个区,一个区已经安装了openmediavault,另一个区用来挂载文件系统。
我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案,首先,先去GNOME Partition Editor官网,下载GNOME Partition Editor硬盘分区工具,GNOME Partition Editor官网见下图(必应可以搜到):
点击上图第二行的Download按钮,找到'gparted-live-1.4.0-1-amd64.iso'(见下图)这个镜像文件并下载到电脑里面:
利用balenaEtcher这个烧录软件(见下图),将gparted-live-1.4.0-1-amd64.iso这个文件烧录到u盘里面,用u盘启动NAS电脑。
u盘启动后,会进入一个GNOME Partition Editor的分区软件操作界面(下图这个GNOME Partition Editor的开机界面一闪而过)。
在下图的界面点击回车键继续:
之后问你要用哪个语言,键盘输入26,之后回车继续:
之过闪过下面的界面:
这时候,终于来到GNOME Partition Editor的分区软件的操作界面了:
选中电脑要分区的硬盘,我的是118.29GB的硬盘(见下图):
之后点击菜单栏的'分区'-'调整大小/移动'按钮:
在弹出的窗口里面左右拉动(见下图),调节原来分区大小。我是将原来的分区调整成18GB左右的大小,调整好之后,点击下图的'调整大小/移动'按钮继续:
这样原来的硬盘分区就被缩小成一个17.98GB的分区了,另外还有一个100.31GB的未分配空间:
点击这个100.31GB的未分配空间,点击'创建新分区',点击下图的'Add'按钮:
之后出现下图的提示:
接着点击下图的绿色箭头,来应用全部操作:
在弹出的对话框点击Apply按钮(见下图):
之后开始分区操作:
分区完成后,会出现下图的提示:
这时候,会发现原来的硬盘还是/dev/sda1,只是变成了17.98GB,这时候新增了一个100.31GB的新的分区(见下图):
到这里,硬盘分区就完成了。拔掉u盘,用硬盘启动进入openmediavault系统,看看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有没有报错,如果报错,在下图的登录界面登录之后,输入下面的命令来纠正:
fsck /dev/sda1
注意,/dev/sda1就是你原来的SSD硬盘,/dev/sda1在上图查看。/dev/sda1有可能会是sdb1之类的,总之在上图查看。我开机没发现报错(见下图),就继续下一步:
用第二台电脑的浏览器登录,进入openmediavault系统界面之后,点击'存储器'-'文件系统'-'挂载':
选中刚才分区创建的那一个100GB的硬盘(见下图):
之后点击'保存'-'确认'-'是':
这样,这个新创建的100GB的分区,就成功挂载到文件系统里面了:
点击'应用':
看见下图那个勾,代表全部设置完成。
9、openmediavault系统操作第三步:开启FTP服务
点击'服务'-'FTP'-'设置',打开下图的界面,在'已启动'前打勾☑️:
拉到下面,在界面右下角点击'保存'按钮:
之后,上面会出现黄色的一条提示条(见下图),在黄色提示条最右边有一个勾,点击那个勾,这样才能让配置生效。
10、openmediavault系统操作第四步:开启SMB/CIFS
方法和开启FTP类似:
11、openmediavault系统操作第五步:开启SSH
方法与开启FTP类似。
12、影片怎样传到NAS里面:用Cyberduck这款FTP软件
Cyberduck这款软件是FTP传输软件,用来将你的电影/电视剧传到NAS里面。有的朋友会问:NAS不是可以直接下载电影吗?我是这么想的:一般的NAS硬盘都是10TB,12TB;用一个10TB的硬盘来玩BT下载,万一坏了不划算,我有专用的BT下载机(我的BT下载机接了一个几十元的硬盘,下坏了不可惜 )。所以我需要将影片传到NAS里面,我用的传输软件就是Cyberduck软件。
Cyberduck软件是免费的,去官网下载即可,官网见下图:
我上文已经说过了,我的这个NAS是192.168.31.184,用Cyberduck软件登陆NAS(我是用SSH的连接方式),登陆成功后的界面见下图(我用的是mac版):
之后测试将影片传到NAS里面的media文件夹下面。我将一个386MB的4K影片拉到NAS的media文件夹下(见下图):
用电视盒子连接刚刚打造好的NAS(192.168.31.184),看看里面的文件,确实能找到我刚才传到NAS里面的386MB的影片(图片就不提供了)。
我慢慢传了很多影片到这款NAS里面,影片就像下图一样多了。
这是最基础的NAS存电影的玩法。每天打开电视机,看到NAS里面日益增加的4K资源(见上图),一天的疲惫就消散了。我这款NAS不做解码机,我的解码机是Apple TV 4K盒子,我打造的这款NAS主要用来存影视剧。有的朋友为了将NAS做成强大的4K解码机,还另外在NAS里面插入一块外置显卡,这样做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的旧电脑本身的显卡或CPU就很厉害,那还可以将NAS直接做4K解码机来使用。
13、openmediavault系统如何进行手机相册备份
手机相册备份,我推荐的是一款免费的叫做FTPManager的手机app软件(见下图),这款APP可以免费将iPhone手机相册备份到NAS的文件夹里面。优点是免费,缺点是需要手动备份,而且只能上传到一个ip地址上,也就是无法同时添加2个ip地址的NAS设备(如果你的NAS改了IP地址,需要手动修改成新IP,如果你不想修改IP地址,想要添加第2个NAS设备,这款APP会提示要你充钱),手动备份的问题我觉得不大,隔一段时间手动备份一次就好(我家的威联通,手机相册备份的话,也是要自己打开威联通的APP,它才会自动备份的,如果不开APP,威联通也不会在手机后台给我自动备份手机相册)。如果你有免费又可以自动备份手机相册的app,欢迎留言探讨。
有的朋友使用PhotoSync来备份手机相册(见下图),PhotoSync是收费软件,不交钱只能备份照片的缩小版(记得好像是800乘600像素? ),交40元可以备份手机照片的原始尺寸,交160元有照片自动备份功能,所以我不推荐付费版的PhotoSync(土豪随意)。
14、OMV-Extras插件安装(系统要是OpenMediaVault的5.6版本,6.0版本系统我没有测试)
官方插件下载地址请自行查找。将插件文件(openmediavault-omvextrasorg_latest_all5.deb)下载到电脑里面。
点击'系统'-'插件'-'上传':
在弹出的对话框(上图)点击蓝色的'Browse'按钮,选择下载到电脑的openmediavault-omvextrasorg_latest_all5.deb文件,之后在下面的界面点击蓝色的'是'按钮。
系统会检查这个插件:
之后就会出现下图的界面,在下图的界面选择omvextra插件,这时候该插件会加亮变成黄色显示(见下图),之后点击界面上方的'+安装'按钮来安装这个插件。
安装完成后,在界面的左边就会看见OMV-Extras了(见下图):
15、通过OMV-Extras插件安装Docker
点击左侧的OMV-Extras按钮,弹出下图的界面,在下图偏右上角找到Docker按钮(见下图灰色背景的Docker按钮),之后点击它,会弹出一个'+安装'按钮(见下图),点击'+安装'按钮来安装Docker。
安装过程大概5分钟,安装过程会显示下图的界面,代表正在安装docker:
docker安装完成后,'状态'的地方会显示'Installed and running'(见下图):
16、安装Portainer(Portainer是container管理工具)
左边点击OMV-Extras,右边点击Docker,再点击'Portainer'按钮,出现下拉菜单(见下图),在'Portainer'按钮的下拉菜单点击'+安装'按钮,来安装'Portainer'。安装完成后,点击'Portainer'按钮右边的'Open Portainer'按钮来打开'Portainer'。
17、安装Transmission:打开bt大门
先去docker hub注册一个用户,然后搜索找一下transmission这个container(见下图),复制Docker Pull Command,也就是'docker pull linuxserver/transmission'(点击下图右下角的黑色按钮即可复制docker pull linuxserver/transmission该命令):
先在电脑下载一个SSH连接工具,我用的是Royal TSX这个免费软件(见下图)。用SSH连接并登陆到NAS,在命令行输入docker pull linuxserver/transmission回车,将transmission的镜像下载到NAS里面。
在SSH敲入下面的命令,然后回车:
docker create --name=transmission -e PUID=1000 -e PGID=1000 -e TRANSMISSION_WEB_HOME=/combustion-release -e TZ=Asia/Shanghai -p 9091:9091 -p 51413:51413 -p 51413:51413/udp -v /media/tr/config:/config -v /media/tr/downloads:/downloads -v /movies:/downloads/complete -v /media/tr/watch:/watch/ --restart unless-stopped linuxserver/transmission
为了方便大家看上面的命令,我分开再贴一次(像上图一样输入ssh再回车):
docker create
--name=transmission
-e PUID=1000
-e PGID=1000
-e TRANSMISSION_WEB_HOME=/combustion-release
-e TZ=Asia/Shanghai
-p 9091:9091
-p 51413:51413
-p 51413:51413/udp
-v /(硬盘挂载目录)/tr/config:/config/
-v /(硬盘挂载目录)/tr/downloads:/downloads
-v /(硬盘挂载目录)/movies:/downloads/complete
-v /(硬盘挂载目录)/tr/watch:/watch/
--restart unless-stopped
linuxserver/transmission
根据你自己的硬盘目录来自行修改上面的命令语句,我自己是这样的:'-v /media/tr/config:/config -v /media/tr/downloads:/downloads -v /movies:/downloads/complete -v /media/tr/watch:/watch/', 因为我的根目录下面有个media文件夹,根目录下面还有movies文件夹,根目录下面的media文件夹下面有个tr文件夹,tr文件夹下面有config,downloads,watch三个文件夹(这些文件夹可以自己用SSH创建,命令是mkdir)
这些搞好之后,进去portainer看看,transmission软件已经created了(见下图蓝色的created标志):
之后点击transmission,点击绿色的start按钮,transmission就开始运行了(显示绿色的running,见下图):
如何打开Transmission来下载BT
电脑浏览器打开:'192.168.31.186:9091'来登陆进入Transmission界面(见下图)。注意'192.168.31.186'是我自己的NAS的IP地址,你自己NAS的IP地址需要你自己去路由器上查找哦,9091是通用的,也就是通过'你的IP:9091'来登陆Transmission,登陆之后什么都没有:
在上图点击➕按钮,弹出下图的对话框,将磁力链接地址、文件下载目录填入对话框(下载目录其实上面的那个命令已经设置好了,这里再填一次不知道啥意思,照填吧),然后点击'UPLOAD'按钮开始下载:
下载速度看你家的网速了:
NAS还有很多其他用法,包括外网穿透、远程登陆、文件实时办公等等。一篇文章说不完,其他的NAS用法有时间再聊。欢迎关注哦!
全文完,谢谢观看!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smzdm.com)。
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