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厅里的别样风情~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1-1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01

科萨科夫《一千零一夜》
“卡伦德王子的故事”

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II. The Tale of the Kalender PrinceMalay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Kees Bakels - 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 Symphony No. 2
科萨科夫在交响诗《一千零一夜》中展现了极为精湛的配器手法,他尤其擅长发掘每件乐器讲故事的能力,并构筑充满异域风情的场景。
第二乐章《卡伦德王子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王子流浪四海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中,总共有三个卡兰达王子的故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没有说明这个乐章到底描写的是哪一个故事。卡兰达(Qalandar),是对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教派苏菲(Sufi)派的圣人的尊称,这些圣人过着禁欲的流浪生活。三个故事,主角都是王子出身,但却遭受不幸,导致一只眼睛失明,沦落至流浪行乞。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个乐章是一部有关冒险、命运、救赎的音诗。
这个乐章,舍赫拉查德动机之后的木管独奏与重奏,展现着浓厚的东方情调,因此我们多了一条线索——卡兰达王子的故事发生在东方的某个国度。
巴松管吹奏出王子的主题,那种迂回神秘的旋律,很像阿拉伯民间音乐。这个主题之后展开多次变奏,与各种色彩乐器展开对话,描绘了王子惊心动魄的奇幻旅程。

图片

02

德彪西《阿拉伯风格幻想曲》
Deux Arabesques No.1
Deux Arabesques: No. 1Jean-Louis Haguenauer - Debussy: Piano Music

德彪西于1880年创作了两首《阿拉伯风格曲》,其中以第一首最为著名。所谓阿拉伯风格,原来是指古代西班牙宫廷、古堡、寺院和意大利城市建筑中带有阿拉伯风格的装饰性花纹。

德彪西的音乐,充满了明快的情绪,相当优美飘逸。有如流水的婉转,又若飘动的彩带。虽然此时作曲家的音乐还不是典型的印象派风格,但那轻松的流动感,已经和情感浓重的浪漫主义相当不同。

阿拉伯风格指的是一种源自古代异域风格的宫廷、古堡、寺院建筑中极富的装饰性的花纹,所以这首乐曲又被叫作《花纹》。

图片

03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

“安妮特拉之舞”

Anitra’s Dance

Peer Gynt Suite No. 1, Op. 46: Anitra's Dance (Tempo di Mazurka)Sarah Ainsworth;Katherine Philips - 50 Romantic Classical Masterpieces Volumes 1-5
1874年,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创作配乐,随后选取其中最为精彩的乐段,编排成了两套乐队组曲,《晨曲》、《在山妖王的宫殿》和《索维格之歌》皆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选自诗剧第四幕第六场的一段配乐,是玛祖卡舞曲的形式。讲述了在沙漠绿洲中,一座阿拉伯酋长的帐篷里,酋长的女儿安妮特拉正用舞蹈对培尔·金特献媚。音乐主要以节奏的不断变化、旋律线条的刻画、断音音型以及弦乐拨弦来表现音乐,并配以三角铁的演奏,使音乐更加轻盈,刻画了安妮特拉轻盈、优美、神秘又具有东方色彩的舞姿。

图片

04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

“阿拉伯舞曲”

Coffee Arabian Dance

Act 2 - No. 12b Coffee - Arabian DanceThe Royal Festival Orchestra;William Bowles;Various Artists - The Christmas Highlights - Bach - Tchaikovsky - Handel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第二幕中的几首性格舞曲,都是非常著名的段落。在糖果王国中,各种美味的食物环绕着玛莎和王子,其中除了糖果之外还有咖啡和茶。要用音乐来描写咖啡和茶,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里,柴可夫斯基的做法是简明而巧妙地采用阿拉伯舞曲和中国舞曲来唤起听者的联想,因为咖啡产在阿拉伯,而茶则是中国的特产。按照脚本的规定,这段阿拉伯舞曲的音乐是“甜蜜而迷人”的,它的主题是一支温柔而富有表情的旋律,在大提琴和中提琴构成的持续五度音程的单调背景上由小提琴娇柔无力地奏出,这支富于异国情调的慢速度的东方舞曲,象征着一个炎热、慵困,文雅而魅人的抒情诗世界,它的意态阑珊,有如神秘的幻想。
柴可夫斯基在《第四交响曲》第三乐章,中也展现出了弦乐拨奏的阿拉伯舞曲风格,他在信中写道:这个乐章并没有表现特定的感情,那是冥想似的阿拉伯舞曲,是喝些许酒后,在酒醉初期浮现在头脑里的莫名的各种形象。

图片

05

尼尔森《阿拉丁》组曲

“节日进行曲”

Aladdin Suite

Aladdin Suite The Festival MarchCarl Nielsen - 阿拉丁组曲,潘神与绪任克斯
该曲诞生于1919年,丹麦著名剧作家欧伦施莱厄(Adam Oehlenschlager)的作品《阿拉丁》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上演,《阿拉丁组曲》正是丹麦作曲家卡尔·尼尔森为这部戏剧做的配乐。
组曲包括节日进行曲、阿拉丁的梦和晨雾之舞、印度舞曲、中国舞曲、伊斯法罕的集市、囚徒之舞、黑人舞曲七个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