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0年里,中餐,是如何在海外一步步走“偏”的

 紫竹家居 2023-01-12 发布于广东

说到中餐在国外的影响力,就绕不开奇女子,“中餐女王”江孙芸,作为上世纪60年的名媛,她拒绝过蒋纬国并不算什么,真正厉害的是她凭一己之力,改变了中餐在美国人眼里是“穷人才会吃”的“廉价肮脏”的食物,戳上“高档”的标签,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让中餐享誉世界。

文章图片1

2013年,穿旗袍领“美食界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江孙芸

但是,正如美国人口中所说:她的离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女王百岁之后,中餐在国外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

哪怕是到今天,中餐在网络媒体上哪怕有许许多多的赞誉,但仍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认同。

一份美食排名

打破国人对“中餐享誉全球”的所有美好幻想

2022年12月23日,知名美食点评机构美食地图网”(TasteAtlas)最新发布了一份“全球美食排行榜”,在对全球1万5千多个菜品进行投票后,中餐排名第11位。

文章图片2

名单虽然颇受争议,但槽点并不是中餐受到多么不公的“待遇”。

而是纷纷调侃美国竟然能排上法国和巴西的前面。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从名单把我国台湾也列在其中就可以看出,这份榜单有着非常明显的西方眼,完全没有什么含金量,更别谈专业。

但在众多外国网友嘲讽美国的言论中,清醒一点,我们不能不怀疑,“中餐享誉全球”这几个字,似乎仅仅是互联网上的一场美梦。

或许,中餐从未真正的,正儿八经的走入国外市场。

在BBC上有一档美食节目,其中有一期是教人做蛋炒饭。主持人把没洗的米倒进锅里,加入水,煮成粥后,说“饭煮好了,棒棒的”。接着把粥倒进滤网里,滤干水后,用冷水冲凉了这锅“饭”,最后把“饭糊糊”和鸡蛋炒在了一起。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炒完后,女主持人满脸幸福的说:“我的亚裔邻居会很喜欢这道菜”。

这种先煮饭后淘米的路子,让20亿亚洲网友看后一脸懵逼。

这还是中餐吗?

其实,出过国的人都知道,外国人嘴里所说的中餐,和中国真的一点关系也没有。

一树分两叉

同种不同“属”的国外中餐

朱雀和凤凰是同一种鸟吗?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中餐馆遍布188个国家,海外数量高达55万家,海外中餐馆产值超2500亿美元。

2500亿美元,钱很多吗?

全球餐饮产业销售额为2.1万亿美元。以美国为例,国外中餐馆以美国居多,遍布美国50个州。在97万家美国餐馆中,中餐馆有4.6万家,数量上仅占0.4%,销售额是200亿美元,产值上仅占0.3%。

文章图片7

但这个数量是全美麦当劳店的3倍,是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印度等各类餐馆总数的2倍。

为什么这么少?

真要说,还是与源头说起。

300年前,大批广东、福建人移民美国,进入美国铁路建设等低端行业,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华工很少在吃上讲究,更何况当时的大环境下,想弄到点好吃的并不容易。于是大杂烩成为华工们主要的菜肴,蔬菜和肉混在一起,在大锅里随便炒炒。

文章图片8

这样的一餐承载了那代人贫苦的记忆,也是中餐馆在美国又称杂碎馆的由来。最具代表的就是彭长贵发明的“左宗棠鸡”。李鸿章随员的随口一说,让“中国人常吃的杂碎”刻在了当时美国人的心坎里,并让“杂碎”一词,登上了英文辞典。

1849年,唐人街上,美国历史上第一家中餐馆开业,为华裔同胞提供亲朋好友聚餐,生意洽谈等服务,而这家中餐馆依然保留着“大杂烩”的的形式。

直到20世纪中期,大量的华人移民美国,这些人中80%是去开中餐馆,他们只是懂烧饭的中国移民,稀里糊涂的糊弄一下的炒菜方式,让广式菜肴成为中国食物在美国的代表,快捷且价格低廉。例如 “炒杂碎”、“炒面”、“芙蓉蛋”。

文章图片9

很快,在1910年-1920年间,美国的中餐馆数量从起初的40家,用10年的时间翻到100多家。而后在1930年-1940年期间,宋美龄出访美国,将美国的中餐业推向新的高度。

但是这些中餐和正儿八经的中式八大菜系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为了迎合美国人口味的美式中餐。

文章图片10

海外中餐馆为外国人特制的筷子

作为第一代移民,出生在中国,懂做饭,却缺少正规教育,不读英文。在通过或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去往美国后,做与中餐相关的工作,攒够钱,搞到合法身份,然后自己开中餐馆,在美国立往脚根,实现他们那一代移民的“美国梦”。

文章图片11

70年代,美国华人餐馆

好莱坞著名华人导演,执导《惊天魔盗团2》的朱浩伟的父亲,就是移民美国打工20年后,才开了中餐馆,之后娶妻生子,让朱浩伟能够上大学学习电影。

这是众多第一代美国华裔发展起家之路,在他们切断自己与中国的联系,以中餐养活自己与家庭,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人之前,海外中餐就已经脱离了故乡,进而成为美式中餐,并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这是他们那一代华人的生活选择,却让中餐带上“杂碎”的标签,走上了同种不同属的分叉路。

文章图片12

纽约唐人街

当然,这并不能怪他们。

更何况想要在海外开一家中餐馆,其实困难重重。

海外中餐馆的“没落”

中餐融入海外,并发扬光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海外中餐又经历了三次翻转。

一次是,文章开头说到的“中餐女王”江孙芸,于1958年在旧金山所开的“福禄寿”,为中国饮食文化代言。一次是1972年,尼克松在访华让北京烤鸭流行美国,海外中餐馆数量再次爆增。再一次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让外国人深切感受到正宗中华美食的回味无穷。

文章图片13

1972年2月28日,周恩来在上海宴请尼克松。

但是,岁月并不静好,海外中餐馆一直都不好过。

遭遇当地“地头蛇”收保护费,非裔学生或搞乱或攻击,甚至还要举枪与匪徒对射。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开中餐馆的老板郑某,从福建来到美国15年,中餐馆先后遇到4次抢劫,最后中枪身亡,年仅42岁。

文章图片14

被杀害的中餐馆华裔老板郑洪

而发生这一切,或许正是因为美国人的一句话:“美国人的钱,控制在犹太人手里,而犹太人的胃口掌握在华人手里。”

这些来美国开中餐馆的华人都是有钱的“大肥羊”。

然而,艰难并不仅于此。除了人身安全,还有重重的经营门槛。

以美国为例:

想在美国开一家中餐馆,要办理各种开业手续。营业执照每年都要更新一次,每一次重新申请都要在街道开听证会,让邻居投票。卫生部门在检查时会把温度计插进米饭,汤锅里,温度不能超过27.2℃,冰箱温度不能超过5℃。遇到不好说话的,在检查过程中还会各种刁难。最神奇的是,餐馆的插座、灯、马桶坏了,自己却没有权力修,必须报给政府,政府再派专人来修。

而国外中餐馆一般都是家族式经营,赚不赚钱基础建立在亲属之间的感情上。

美国人调侃说,看一家中餐馆正不正宗,菜好不好吃,就看这家店是不是妈妈在前台收钱,爸爸或者亲戚在后厨炒菜,角落里是不是还有个在写作业的孩子。

文章图片15

外国网友拍摄的在中餐厅写作业的孩子

另外,没有创新,一成不变的口味,一道“咖喱鸡”做了几年都是同样的味道,让一向喜欢新鲜事物的外国人不得不拒绝。

也许是因为以上政策不一、社会安全、沾亲带故、种种原因让中餐在海外受到局限,很难隔入到真正的海外市场中。

Yelp年度数据统计显示,近5年,海外华人餐厅减少了1500多家,还有不少人选择停业,而华人最多的旧金山,中国餐馆的市场份额也从10%缩减至8.8%。

但是,这5年里,印度,韩国和越南餐馆的比例却呈上升趋势。

让人感慨……

写在最后:

海外中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隔合更多的是海外文化发展史,但它依然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国文化,并传播了这些文化,而海外华人在海外落地生根,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样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如今,中国美食在媒体的带动下,政策的交流下,受到更多海外友人的喜爱和夸赞,但海外中餐想要真正的代表正宗中餐,合流为一,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这条路文化引航的路,不仅需要改变,更需要自信。

与君共勉!

#2022生机大会#

参考资料:

李力:全球化视野下的中餐产业发展对策思考

中国日报:

https://www./2019/12/24/upshot/chinese-restaurants-closing-upward-mobility-second-generation.html?smid=tw-nytimes&smtyp=cu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