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云楼海派文化空间,由西云河文化带、可阅读经典海派建筑群,杜公馆等文化空间集聚构建。 在交通极其便利的嘉定新城,是十四五期间上海重点打造的五大新城之一。不仅有嘉定“三件套”:远香湖、保利大剧院、嘉定图书馆。 还有文化地标——西云楼。 ![]() 在众芳村西营宅原址,保留着这座有上百年历史的石板古桥,连接着南北岸。古桥的石板上刻着“善人桥”三个字,以及祥云、如意等图案。如今,在原址上修复了石板桥,沿用了“善人桥”的名字。 ![]() 古井难觅,三眼古井稀有。目前位于祥云广场西侧,在同治五年间即视为“古井”的“三眼井”,此三眼井原坐落于苏州十梓街,在上世纪末动迁中,在地下一米处发现并收藏,现移建于西云楼。 ![]() 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杜公馆”,这是从上海宁海西路迁移过来的原版杜公馆。 杜月笙建造的杜公馆,原坐落在紧靠十里洋场的“大世界”华格臬路,解放后改为宁海西路,这是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生前真正居住的地方。杜公馆始建于1926年,整个建筑面积1062平方米,整个杜公馆是由一幢中式的两层石库门楼房和一幢中西风格的三层楼房组建而成。解放以后杜公馆曾经被华东京剧团使用。 ![]() 2000年,杜公馆在延中绿地市政建设中被拆除,幸好当年被爱国华人黄修志收藏,历经10余年的周折,精心移建于嘉定西云楼,杜公馆才得以完美保存。 杜公馆内收藏了大量有关杜月笙的个人史料和参与抗战的史料。 ![]() 如今,在杜公馆二楼,还保存了一架电台。这架电台在整个抗战时期,上海不少和后方保持联系的电台都被日本人和汪伪机关76号破坏,唯独杜公馆(本馆)楼梯后的三层阁,有一架电台靠着杜月笙的影响力,一直保持着沦陷区与抗日前线的联系,在整个抗战时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这里还保存的不少当年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征集、筹募的物品,是值得珍藏的物品和研究的史料。 杜公馆是值得一探的地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