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少妃村

 流星雨刘鑫 2023-01-12 发布于浙江

耕地面积798亩,其中水田742亩,旱地56亩。村经济总收入487.10万元,纯收入450.8万元,人均收入4428元。您还可到该村参观古建筑,像陈厍纪念馆。[3]

"我们村地势海拔高,阳光充足,植被优良,具有理想的中药材种植条件。"新宅镇上少妃村党支部书记陈良武站在海拔800多米的玄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前,向记者介绍道,"种植玄参、天麻、三叶青、白术等中药材,每亩利润达2000-3000元,如今已成为村民增收创富又一大主导产业。"[1]

折叠编辑本段"初尝螃蟹"收益低

上少妃村地处我县南部山区,传统以毛豆、玉米、茶叶等农作物种植为主,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自2012年开始,上少妃、安村等部分村民开始陆续尝试中药材种植。但种植初期农户普遍缺乏相关技术经验,引进的品种"水土不服",亩产不高;再者,由于农户自产自销,作物成熟时多以零散销售为主,卖不出高价,"初吃螃蟹"却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许多农户甚至想要在来年放弃中药材种植。

但在陈良武眼里,中药材种植产业是一条因地制宜的致富路。"中药材种植对气候、海拔、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从气候、土壤等条件来看,我们这一地带十分适合中药材种植。"陈良武认为,"何况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中药材产业大有可为。"

现代模式促发展

为了让中药材种的更好,卖的更俏,陈良武主动联系了浙江英特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开始将中药材种植规范化、产业化、技术化,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有了公司引进的适宜品种,还有专家的技术指导,农户们的中药材种植逐渐有了起色,以玄参为例,最初种植时亩产仅为2000多斤,而如今已达4600多斤。此外,公司还会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确定最低保护收购价,在农户种植的中药材成熟后统一收购,使农民的收益有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