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电气化及其驱动的城市能源转型路径报告》摘要【瓦得能建筑表皮太阳能化技术20230112】

 王欣荣rhdvlfqi 2023-01-12 发布于北京

CCMSA清洁供热分会2023-01-10 07:25

收录于合集

#建筑54个

#电气化3个

#光伏系统3个

#热泵市场16个

#报告245个

执行摘要

建筑节能发展进入新时期

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至今全球已有 170 多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确定了未来全球温升控制在低于 2 度且尽可能争取 1.5 度的奋斗目标。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积极推动低碳事业的发展,主动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尤其在当下疫情致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绿色复苏备受关注。

-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可再生电力能源是实现化石能源替代的根本途径,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可再生能源在 2050 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达到50%以上。建筑电气化是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在建筑领域运用的必要途径。

-建筑外表资源化利用。风能、太阳能具有能量密度低、分布分散的特点,因此分布式是风光电源发展的重要形式。建筑屋顶以及可能接受到足够多的太阳辐射的建筑垂直表面,都将成为安装太阳能光伏的最佳场景。粗略估算我国民用建筑屋顶可安装光伏的表面面积超过 100 亿平米,年发电量可达 2 万亿 kWh。用好建筑外表面,使其成为建筑用电的主要来源,将成为建筑节能的新途径。

-城市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可再生电力能源的高比例渗透将对城市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构成严峻挑战,构建“源网荷储控”一体化模式和“热电气”多能协同模式是应对这一挑战、实现城市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挖掘建筑分布式蓄能和可调节负荷,提高建筑能源的灵活性正在逐渐成为建筑节能除能效提升外的新维度。

-农村和西部地区经济振兴。农村和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基础。生活热水、采暖、农用器械等的电气化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散煤使用,对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中国建筑电气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建筑电气化进程持续快速发展。截至 2017 年,建筑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26%,人均建筑用电量达 1186kWh,建筑电气化率 48%。对比 2001的指标,人均建筑用电量增长了 4 倍,建筑电气化率提高了 29%。

-中国各省市的电气化进程差异明显。建筑人均用电量与各地居民的消费水平强相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建筑人均用电量接近 3000kWh,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2 倍有多。另外,由于南北供暖需求的差异,建筑电气化率的南北差异较为明显。

-中国建筑人均用电量距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中国的建筑人均用电量距离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中国的建筑电气化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建筑人均用电量就不一就会增长到欧美国家的水平,还应考虑到用能模式的差异和能效水平的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