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梅宋诗绝句五首清赏:我共梅花情最深,自锄明月种梅花

 昵称67189175 2023-01-12 发布于广东

爱梅梅花美诗五首:我被梅花恼几年,直入梅花影里眠

晚冬腊月,在长江流域,是传统梅花含苞开花的时段。梅花花期很长,从打苞到绽放,通常可以持续花期三到五月。而梅花是特殊的冬春之花,晚秋初冬,气候转冷,很多花木都进入了休眠,但是梅花却苏醒了,开始分化花芽和叶芽。梅花适合低温和明丽的光照,所以仲冬,开始有花蕾成型,而到了晚冬腊月,则次第开花,一直延续到次年的早春仲春。

梅树原产于我国南方湿润的山林,上古先周时代,北方的梅子,多由南方部落通过贸易和进贡进入北方。这种带着酸甜滋味的果实,利于消化,提升食品的鲜度口感,增进食欲,延年益寿,是被和盐同等对待。商朝武丁的大臣,劝皇帝启用有着管理能力的人才,说,要一锅汤,大家都说好,就必须有盐和梅子,这两样东西可以让一锅汤鲜美,调和众人的口味。所以梅子又是人才的别称。

不过贵族吃的梅子,多是南方越国或者部落进贡。

但是周朝和先周时代,北方的气候,有过相当温润的时期,南方的梅树和梅子,在北方也能成活,这倒解决了民间对梅子的需求。周朝礼记内则,则将梅子作为厨房的家常调料,家家必备。周朝皇帝视察终南山,为的就是看这里梅树的种植生长情况。

不过历史上气候是有所变化的,到了南宋时期,北方气候变冷,不再适合梅树的广泛种植,梅树又退居到长江流域以南。

正是历史上人们和梅树梅子有着紧密的生活联系,所以梅花的审美也一直贯穿我们的文化历史。

梅树不仅果实是古代必备的酸味原料,且花开在寒冷的冬天,果梅花,花香动人,如雪洁白。

汉朝戍守边关的将士,看到边塞的大雪,往往会想到家乡的梅花。塞外雪山应对江南梅林,故而有着豪迈的《梅花落》,实际是一曲北方大雪的思乡的名曲。

那么梅花审美到达高峰的是在宋朝。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纷乱的政治割据局面,不同于唐朝的贵族军阀把持朝政,宋朝开启的是儒家治国,君臣共治,并且以提高普通人生存生活为重要的治国目的,农林种植业得到迅速发展,关于花卉的传播审美,也与日俱增。

梅花以耐寒,坚韧,芬芳,高洁,得到各阶层的认可和喜欢。而且宋朝已经培植出多瓣,颜色多样的的观赏梅,有红梅,绿梅,重瓣白梅,官粉,但是都保留了梅花耐寒清香的重要植物特征。

不同于唐朝崇尚富丽的牡丹芍药,宋朝人更爱梅花,爱着梅花的长久,经历风雪,迎来春天的那种如同真实人生的艰苦美好。梅花可谓宋之国花。到了宋亡之后,很多人以梅花自励,坚守爱国信仰和精神,而这种深厚的精神审美延续到今天。所以梅花也是我们的国花。

让我们穿越到宋朝,看看几首爱梅花的古诗,感受宋朝人对梅花的热情。

”我共梅花情最深,左持樽酒右持灯。

持灯持酒岂辞倦,却是春香不自胜。”北宋 · 徐积《谢人惠梅花 》

这是朋友送来了一盆观赏梅。就算是观赏梅花,依然在寒冬里怒放,且颜色更娇丽,更动人。在寒冷的冬天,一盆姿态多变的梅花,给人无限的审美。

因为这审美很自然是应对人生的。人生怎么会没有风霜雨雪,而经历过霜雪之后的人,才分外懂得梅花那种美,那是生命的力量,那是内心的励志。

所以,这句我共梅花情最深,是可以做无穷解读的。

朋友送来这盆梅花,他欢喜兴奋,左手端着酒杯,右手掌着灯。

来来回回绕在梅花左右,左看右看。

先花后叶,是梅花的傲骨和清丽,迎寒而开是梅花的风姿,疏影横斜,是灯下梅花的影子,暗香浮动,是梅花带来的馥郁芬芳。

梅花和古代君子的标准相吻合,自立,但是利他,助人低调,惠人以果实和芬芳。且梅花是小乔木,自有根基。冬天的梅花是骨上开花,和艰苦有毅力的人生相似,所以往往梅花寄托着很多人的灵魂和情怀。

任何一种喜欢,都是自我的投射,有理由相信诗人,是在梅花上看到了自己。

那么谈谈徐积的简历,三岁丧父,年轻时又失去母亲,在没有太多的庇护中风雨成长,你就可以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钟爱梅花。

而朋友送给他的梅花,想必深深知道他的内心。在这一盆属于他的梅花面前,他狂喜,大约还带着人生的伤感悲欢。阵阵梅香,安抚着他。

“凄凉池馆欲栖鸦,采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宋 · 刘翰《种梅》

刘翰是名医。历经五代周朝和北宋,是真正乱世里治病救人的高洁梅花。

古代医生是草本专家,连他也热爱梅花,可见梅花之厚重。

这凄凉寂寞的庭院,一片冬天的萧条,只有乌鸦飞来飞去。

就算有夕阳落霞,可是我还是觉得荒凉。

我回顾了这寂寥的庭院,风味寡淡,沉闷忧伤。

我在一天明月里,扛起锄头,就着月光,种下梅花。

乱世中的医生,浮云苍狗,多少末世荒凉。

他需要一个伴,一个精神安慰。那梅花就是。

是多么爱梅花,是在梅花上看到自己,看到希望,才这样亲手种下,在月光里,在寒冷里,一种寄托,一种安慰,一种甘苦梅花知的慰藉。

种下梅花,是需要很多繁琐和体力的,然而他愿意。

梅花和梅子,药食两用,想必这位名医更有深邃的心得。

“我被梅花恼几年,梅花才发便诗颠。

月明绕却梅花树,直入梅花影里眠。”北宋 · 李迪《自题爱梅 》

李迪,北宋状元,两度拜相。这样一个阅历深厚的人,如此热爱梅花,当然也和他的仕途坎坷,性格刚正相关。

很多宋朝人,将梅花拟人,将人生梅花化,这是吸取了梅花身上的正能量,不畏风雪,有自我,有性格,有冬天里的存在感。

我被梅花烦恼好多年,不如说,我爱梅花,我牵挂梅花。

只要梅花开了,我就诗情豪迈。

那梅花开时,我在月光下绕着梅花树,仰头看梅花枝桠,低头看梅花清影。

我甚至在梅花影子中睡觉。让月光梅花缭绕我。

这梅花已经深入精神信仰。

给我力量吧,梅花。

这是首豪迈洒脱又明丽旖旎的梅花诗,给人快意,明朗。

“腊后梅花破碎香,望中情地转凄凉。

游山只道寻高处,高处何曾见故乡。”北宋 · 李觏《登越山 》

这是首耐读的思乡诗。

腊月后的梅花,次第开放,但是这里用了破碎两字,显出这里梅花刚刚开放,零星,且花气时有时无。也写出了他的悲伤。

他登山,是想舒缓一下心中的郁闷。或者是心中牵挂故乡,还有亲人。

莫不是来信说,家里出了什么事,而他却滞留在此,无法及时返回?

他登上樾山的高处,肯定是有所寄托和表达。

望乡是一种姿态,一种仪式,而真正登上了山顶,他又能看到些什么?

高处何曾能望见故乡,但是那和故乡一样的梅花香气,却断断续续。

是接到了家乡所爱之人的不幸消息吗?

这首诗,分外耐回味。是怎样的一种悲伤,让他觉得梅花破碎,情地凄凉?

“新阳气候未全佳,尚纵寒威压岁华。

赖有椒汤共卯酒,不妨和雪看梅花。”北宋 · 韩绛《缺题 》

冬至之后,叫作新阳,或者一阳生。但是冬至之后反而气候更冷,一种严寒直到年关。

这样的寒冷,该怎么提振心气呢?

早上喝杯花椒水,再喝一点点酒,让身上暖和起来。

来,一起走到大雪里,去踏雪看梅花。

这里点出梅花是冬至阳生之花,向着太阳和春天,不畏严寒。

那么踏雪寻梅,亦是共振最早的春来。

不妨和雪赏梅,在严寒里等待守望春天。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