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出户,知天下”,不是一句传说,只是极少人有这种本事……

 曾仕强 2023-01-12 发布于北京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599戳上方蓝字关注


一个人光靠智慧是不够的,加上很好的德性,自然可以看得清楚,就会玄同于万物。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10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有句话很有意思“不出户,知天下。

坐在家里面,不必出门,连房间都不必出,就可以知道天下的大事。有这种可能吗?

当然,在当今社会,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各种资讯通过一部手机,不出屋就能知道。

但是在两千五百年前,在那个兵荒马乱,科技落后的时代,老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底气说出这样的话?

而且,现在的网络资讯,大都站在不同的立场来表述,难免以偏概全,误导大众。

那么,老子所说的“知天下”是不是比现在人知道的还准确全面?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1
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道德经》第47章,老子说,“不窥牖,见天道”,意思是不必透过窗子去看天,就知道天道。

老子是在告诉我们,天道不在天上,天象不在天上。

很多人老是说夜观天象,就一定出去观,观到最后一无所得,因为就那几颗星星,有什么了不起?

大家千万记住,天象在社会众生相,天道在社会各种现象,就叫天道,不是在天上。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跑得地方越多,跑得越远,知道得越少。为什么

你说我到了西班牙,但还不知道西班牙是什么?那是真的不知道。

因为你进去之后,就具体到某一个地方,你看到街头有人在起冲突,就觉得西班牙好乱,其实别的地方并不乱。这一点大家可以随时验证。

只要电视播出来说美国下暴风雪,你就赶快打电话给你的儿子,问:“你那里下了好大的雪吗?”结果你儿子感到很奇怪,说:“没有啊,风平浪静。”

电视就是扩大一小点, 结果搞得大家晚上都睡不着。

现在很多人很奇怪,说我到过多少地方,你到过多少地方有什么用?

我问过一个在德国住了很久的人,问他在德国多久了,他说:“十九年了。”我说:“十九年,好久了。”他说:"还好。”这种人就值得交谈。

我说:“那你对德国了解不了解?”

他讲的话我真的很佩服。他说:“刚开始一两年我觉得我很了解,越住得久了,越发现我真的不了解。”

这才是老子的信徒。越深入越会觉得,跟自己想象得完全不一样。

你到了北欧,发现他们那里的人很喜欢在家里升国旗。千万不要听导游的话,说他们那里的人很爱国。

我刚开始也觉得蛮有道理的,就去问那里的人,他们家里升国旗是什么用意。

他们回答说:“有什么用意?因为各家之间的距离都很远,我怕我朋友开车开到我这里才知道我不在,所以我回家就把国旗升上去,表示我在家,就这样。”

这跟国家有什么关系呢?升别的还要去买,升国旗就是现成的,拉上去就好了。

跑得越远的人其实越不了解,因为你不明白道理。

反而那些坐在家里已经抓到了根本原则的人,知道下一步是什么,而且八九不离十。

孔子走遍中原,对中原所有都很了解以后,根本不用看,你问他,他就知道,这就是“不见而明”。

2
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

所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

他不表现,不追求,他做了很多事情,却让人家感觉不出来,不是他故意隐瞒,而是让人家感觉不出来他在做什么,因为一切都很自然。

你在做什么,要做到让老百姓没有感觉到你很有魄力,很有计划,很有能力。

现代人就是不了解这个,老觉得我怎么样怎么样,其实那都没有什么用。

做到让老百姓感觉这个人真是了不起,历史上只有三个人,尧、舜、禹。

尧做了什么?做到万众归心,然后传位给舜。

尧也不是随便传给舜的,他将舜请来,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他。

现代人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太残忍,做爸爸的,怎么可以这样做?尧这么做是为什么?

他说:“你如果连两个妻子都摆不平的话,能治国吗?”结果舜做得很好。

那请问大家,为什么要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

因为皇帝跟一般人不一样,他一定要多生孩子,不可能一夫一妻。既然一夫多妻,那姐妹之间比较容易互相照顾,不会互相残杀。

后来果然是这样,赵飞燕,如果不是她妹妹维护她的话,老早就被杀掉了。

可见尧有先见之明,经过考验,经过不断地观察,才放心地把两个女儿交给舜。

3
玄同于道

“玄同”这两个字是老子的一个很精要的思想。

是说本来是不相同的,但是你会很奇妙地把它看成相同,这就是你的智慧。

我们还要加上德性,一个人光靠智慧是不够的,加上很好的德性,自然可以看得清楚,就会玄同于万物。

因为万物与道是不分离的,知道一,就可以知道多。

这句话非常重要,一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一,只要掌握到一,就可以掌握到一切。

通乎一道,天下万物之理都可以尽知。

一个人有玄的基础,就可以不出户知天下。向外寻求就落到对待,不可得其全。

现在电视一报道新闻,你报道这边,是偏的;他报道那边,还是偏的;报道两边,最后还是不齐全的。

如果被问的人,不够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糟糕了。寻求越远,乱越多,越不知道真相。

圣人不出行,不远求,便知道天下的事理,因为他掌握到一,可见这个一很重要。

圣人不观察外界,就明白自然法则,不造作,不施为,就能够化成万物。

其实很容易的,当大家都真的能够放松,能够很虚的时候,只要稍微动一下,所有人都有感应。

之所以没有感应,就是因为你自己很执着。

总之,“不出户,知天下”,老子不是说实际的状况,他是讲如果你真的有这个本事的话。但是这种本事不是一般人有的,而是极少人有。

你要行遍天下,阅历很多又能够归纳总结,然后才可以退而不出户知天下。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

一定要经过一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什么不是什么,回头再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那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你才有办法不出户知天下。

而且,天象不在天上,而是众生相,只要谦虚诚善,玄同于道,就能根据身边的人或事,窥一斑而知全貌,感知天下事。


本文策划:贾欧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