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虽残亦珍——汝窑盏托

 自华居 2023-01-12 发布于广东

    当年买这盏托的时候被告知是窑址的东西,从损坏痕迹看,是震裂伤,断裂处经粘合时有多处小块缺失,而无大损。极干,有脱水的特征,几乎没有土沁,但略见水沁的痕迹,看来确非传世存留。该器也没有窑粘痕迹,可排除因窑粘废弃。但若仍断定是窑钵货,那唯一的可能是就连窑钵一起被扔入了渣坑。那么是什么原因一起废弃的?或可能是出窑时窑钵出现了摔碰类的意外。

根据汝窑窑址考古资料看,多数的瓷片受土沁,釉色多已失真。而这件盏托的天青呈色仍然完美,堪称奇迹。其釉质呈乳浊状,为典型鱼鳞状开片,釉面有流痕呈橘皮纹,这应是气泡释放过的痕迹。整器居然没有蟹爪纹和隐若蟹爪纹的痕迹,那么这就是古人描述的“无纹者尤好”。这种沉稳的色,如玉般的品质,这应是在窑钵呵护下的,没有外来的干扰的沉睡千年之美。感觉其釉色足可PK多数已知传世汝窑器。

    这种平底结构的盏托器型是汝窑所独有的。已知只有一件传世完整器在国外博物馆。汝窑窑址考古出土了数件托盘(修复器),这种托盘被定为D型,敞口,斜壁,平底。口径一般都在18厘米,高2厘米,底径17厘米。底有五枚芝麻支钉。其修胎极为精制,盘中心微凹,中心有一凸起圆环,与盏配套使用。

图片

就这张照的好些。

图片

水沁微微

图片

震裂特征

图片

几乎没有积釉

图片

近看近无色,远看天青青。

图片

近则无色。相机无法克服。

图片

胎釉不紧密,陶性依然。

图片

蟹爪纹、隐若蟹爪纹踪迹全无,温度使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