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顿巴斯迎来结局?乌军弃守已成定局,投入27个旅也无法挽回局面

 西行游者 2023-01-12 发布于四川

自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经演变了10个多月。双方交战期间,很多地区成为两军的主战场,同时也意味着这些地方会给俄罗斯和乌克兰造成巨大的伤亡和损失。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巴赫姆特地区战况特别激烈,频频有“大新闻”传出,一度被外国雇佣兵称为“最不想要的战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巴赫穆特的倒台可能已成定局。

据了解,俄乌两军在巴赫姆特的战斗已经持续了5个多月,乌克兰军方为了“保卫”该地区投入了27个旅级部队,共有约10万名乌克兰士兵和近2万名北约雇佣兵。但是,即使乌兹别克斯坦有这么大的实力去打,也经常输,甚至很少有“好消息”出来。而这也要“归咎”于俄军的作战方式。毕竟俄方一直以炮击为主要方式,导致乌克兰士兵多次撤退。

值得一提的是,泽伦斯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已经向巴赫姆特的乌克兰军队下达了撤退命令。但随后他出现在该地区的战场上,并向当地的乌克兰士兵颁发了荣誉勋章。对此,有网友表示,泽连斯基可能还是认为巴赫穆特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顿巴斯地区乌克兰军队的重要后勤补给通道,所以他最终选择坚守。但对于俄军来说,巴赫穆特还有另一层含义。

俄罗斯国防部曾表示,希望通过巴特穆特战役,尽可能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事实上,俄军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先是用大量炮弹和空中力量打击乌克兰当地军队,然后展开激烈的“巷战”。反正乌克兰军队有多少就有多少,都被歼灭了,能用炮弹解决的坚决不派兵打仗。结果乌克兰军队根本无力支撑这样的战斗,以至于最后不得不转而进攻。

但是,虽然巴赫穆特只是一个小地方,对于俄乌争夺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两军为什么愿意在这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呢?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可能各有各的考虑。首先,军队多次丢“城”的乌克兰,如果一次又一次的丢,会对士兵的士气和信心产生负面影响。至于俄军,敌人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军事武器,最终选择了弃守而逃,这无疑是向外界宣告“胜利”的最好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