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札记:青春期的沟通太难了!一言不合脸就“垮”,父母做了啥,就把孩子“得罪”了?

 真有梦想的唐糖 2023-01-12 发布于河北

心理学并不高深,它隐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这是2023年“心理咨询师札记系列”的第一篇。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纳闷,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了,孩子的脸就突然“垮”了下来。这也许会激起家长的愤怒,也许会令家长感觉紧张,但无论哪种感受,其背后都包含着一种困惑:怎么了?我怎么就得罪ta了?

今天这篇文章,就从我与一名高中女生咨询时的一段对话开始(保护隐私,对话已做处理):

我:你现在是什么感觉?

访:黑暗、冰冷、压抑、窒息。

我:发生了什么呢?让你有这种感觉

访:没什么,就是感觉而已。

我:在什么场景下,你有这种感觉?

访:很多时候。

我:最近一次或印象深刻的一次,可以具体说说吗?和谁在一起,发生了什么?

访:(皱眉叹息,沉默):我没有安全感,我和别人在一起总是感觉到不被接纳、很孤独。

我:“别人”是谁?

访:所有人

我:具体是哪一个?比如?

访:比如我的亲戚...

我:谁?

访(长时间的沉默):我妈

我:嗯,当时发生了什么?

访:“我让她帮我拍照,她很敷衍的拍了两张,而且拍的很丑,她把手机还给了我,随便说了一句:你看看拍的怎么样?接着就先往前走了,开始说她自己想说的话题,比如今天刮的风很大等等。

在这之后的故事,是很常见的场景,女生不悦,脸垮下来,妈妈莫名奇怪,十分恼火,也没好脸色,两人之间的气氛陷入冰点。

之所以将这段对话作为起点,是因为它太过常见。但常见并不等于没价值,恰恰相反,以小见大,这看似普通的画面里,却蕴含着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回应的质量,决定了关系的质量。

弗洛伊德在他的《性学三论》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3岁的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这个故事,引出了精神分析的名言:无回应之地即为绝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果缺乏情感回应,就等于处于绝境。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借由这个女生的故事,谈一谈“父母的无回应”以及“无回应是如何带来孩子感受上的绝望”这个话题。

1、无回应vs安全感

女生在前面的对话中,无论是用“黑暗、冰冷、窒息”这样的意象描述,还是直接说出了“缺少安全感,感觉到自己不被接纳、很孤独”,这些描述都指向了一个事实:她非常缺少安全感,并认为全世界(所有人)都对她都抱有敌意

「安全需要」是一个人除生理需要之外,最基础的需要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无回应”最大的危害,就是会破坏他们的“安全感”。女生所描述的画面,虽不惊天动地,但却细水流长,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被敷衍、被拒绝的感受中,ta的安全感自然会遭到侵蚀。

在这里需要指出一点,被敷衍、被拒绝.....这些都是孩子的主观感觉,而并不一定是客观事实,可能更不是父母的本意和初衷。但无论如何,当孩子感受到被敷衍、被拒绝时,也就意味着ta体验到了被(父母)伤害的感觉。而这,正是他们心情“晴转阴”的原因所在。

2、“无回应”的几种表现

关键问题来了,父母并不是有意做出伤害孩子的行为,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伤害了孩子,那么对于父母的回应来说,哪种回应容易让孩子感受到被伤害呢?

第一种:冷暴力

冷暴力的本质是攻击和惩罚,换言之,在关系中,当一方认定自己有权力惩戒对方时,就可能会使用这种沟通方式。很显然,使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认定彼此是不平等的,自己享有惩罚对方的权力。这种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无异于死亡的威胁。

第二种:敷衍

相比冷漠、不予回应的“冷暴力”,敷衍是一种常见但很容易被忽视的“无回应”,它带来是伤害,并不亚于冷暴力。或许你注意到了,女孩在描述妈妈给自己拍照的行为时,就使用了“敷衍”这个词。

准确的说,“敷衍”是女孩对妈妈行为的评价,而不能算作是客观事实,但对于大多数人(没有受过课题分离训练的人)来说,感受和评价很难剥离。换句话说,当女孩认定妈妈对自己是敷衍的态度时,她就已经体验到了被伤害的感觉

这一点,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更为突出,敏感常和脆弱相关,脆弱的表现形式,就是很容易感觉到被伤害。

第三种,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人的天性,我们只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自我中心式的回应,带来最常见的沟通问题是,会令对方感觉到自己不被关注(重视),这是一种伤害性的体验

试想一下,当一个人说A的时候,ta肯定希望对方的回应都是针对A的,但对方却回应的是B,尤其是B与“我”无关,而只与对方自己有关时,这时大多数人的内心,都容易升腾起“你根本不在乎我”的受伤感。尤其是在亲人之间,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

在这个女孩的描述中,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她感觉到妈妈对给她拍照这件事丝毫不感兴趣,“很敷衍,而且拍的很丑”,并且马上转移了话题,去谈妈妈感兴趣的天气降温的事。正是这些举动,让她感觉到自己不被爱、不被接纳。

所谓被爱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被全神贯注的倾听、共情和理解的感觉,爱是情感的流动,是有来有回的滋养,落实到人际沟通和回应这个话题,就是“情感的回应”会带给人被爱的感觉。

自我中心不是错,但的确只有人格发展更高级的人,才能走出自我中心,有能力从自己的河流里,迈进别人的河流,去体会对方河流中的感觉,所以,超越自我中心,是修行,也是能力

3、“有回应”,指的是“高质量回应”

所以,关于父母对子女的回应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回应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回应,低质量的回应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沟通作用,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什么算高质量的回应呢?有几个要素:

  • 耐心的倾听:倾听是沟通的基础,过于想输出自我观点的人(表达欲大于倾听能力),都不善于倾听。

  • 看见、懂得能看见对方的需要(弦外之音)并给予恰当的回应。比如在这个案例中,女孩让妈妈照相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因为感觉到两人之间有隔阂,所以照相是“表”,而渴望回应和链接才是“里”。

  • 不带评判的澄清:发生误会是常有的事,毕竟我们不可能做对方肚子里的蛔虫,每时每刻都能关注到孩子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问题在于当发生了困境之后如何处理。

比如或许妈妈之前不知道孩子的情绪为何突然垮掉,但当她注意到这个现象之后,依然可以重新启动不带评判的澄清,让孩子把感受表达出来,和孩子把误会解开,这一点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前面两点。

写在最后

今天谈的表面上是“回应和沟通”问题,但更深层次,是亲子关系、孩子的人格构建的问题。比如“无回应”会引发“敌意”这个人格特质,缺乏安全感的人,很容易体验到世界对自己的敌意,这会令他们自卑、脆弱、自怜、孤独.....

心理学并不高深,其实它就隐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之中,我们缺乏只是认知和觉察。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多平台签约作者(全网统一ID:有梦想的唐糖,可加vx)

❤️壹心理认证作家

❤️外冷内热

❤️热衷深度干货

❤️出版《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如果你有什么心理困惑,欢迎后台私信。我为自己写作,望遇到产生共鸣的“同路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