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胜乔 不知不觉进入中年,很多事已云淡风轻,惟有高考刻骨铭心。至今工作压力大时,我都会梦见高考,而在梦里,经常是自己又考砸了,醒后冷汗涔涔。 我出生于邵东皇帝岭山下的一个小山村。皇帝岭的名字如雷贯耳,却属于穷乡僻壤,山多田少,村里人主要靠种水稻、栽红薯、喂猪、帮林场运竹木谋生。当然,这是30年前的事。今天的皇帝岭,大多数人都出外打工讨生活,与全国广大农村没两样。 因为穷,村里孩子多数上完小学、最多上完初中,就辍学务农或外出打工。我家的经济条件其实不好,但我父母从小教育我和姐姐,你只有发狠读书谋出身,才能扔掉锄头把。否则,一辈子要在皇帝岭山下呷雾落水。他们还鼓励我,只要你发狠读,家里砸锅卖铁也供你。 今天的孩子,无法想象30年前农村孩子要获得读书机会,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记得我读高中时,父亲已经年过花甲,为了给我挣学费,他除了务农还外出帮人“扮砖”挣钱。母亲身体差,有病也舍不得花钱治。我印象最深的是,由于生活太苦,缺营养,母亲经常打嗝,有时打得上气不接下气,但她只要吃一点肉,嗝声立止。尽管如此,她也舍不得花钱买吃肉。父亲务农打工和她喂猪挣的钱,主要用于我和姐姐姐读书。 对于父母节衣缩食供我和姐姐读书,村里很多人、包括亲戚都难以理解。特别是当父亲去借钱时,一些人说得很直接:“你们这么大年龄还送他们读么子书,即使他们考上大学,你们又能享几天福。” 父亲知道对方没有恶意,只是担心自己年老可能还不起钱,便陪着笑回答说,“他们想读书,我只有尽力送。请您放心,我借您的钱,卖了猪就还您。” 父母鼎力支持读书,使我既感激又背负巨大压力。 感激的是,我知道我读书用的钱都是他们含辛茹苦、节衣缩食得来的,她们为了我的前途作出了巨大牺牲,这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背负巨大压力是因为当时考大学实在是太难了(农村学校一个班只能考一两个人,有的甚至全校“剃光头”),我担心自己考不上辜负她们的期望。 我很感谢和佩服父母的坚韧。我高三被学校列入保送生名单,她们得知后满心欢喜,可我最终没被保送上,参加高考也落榜,我自己羞愧万分,也有深深的负罪感,她们却安慰我不要灰心。我至今记得母亲对我说的那句话,“读书是正大光明的事,不是偷人做贼,你要去读补习,将来一定能考上。” 在父母坚定不移支持下,我和姐姐最终都考上大学。 回顾既往30年,如果说我相比曾经一起读小学、初中,后来辍学一直呆在老家生活的同学,生活少一点窘迫,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而我之所以能考上大学,是因为我的父母坚持不懈对我进行鼓励和支持,是她们用无私和坚韧铺平了我的大学之路,从而改变我的人生。 例如我老家院里,和我一起上小学的有7人,小学毕业考上初中者有5人,其中一人因父亲去世被迫弃学。记得开学那天,我挑着被褥到学校去报到,走到村口,远远看见他在路边地里干活,他似乎也看见了我,可是当我快要从他身边经过时,他立刻别过头留给我一个背影。我注意到,他始终没抬头看我一眼。这一幕已过去30年,仍清晰如昨。 我上初二时,班上有个叫宁玉鹅的女同学,从小学到初中和我同班同学,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公认是班上最聪明的人,然而她父亲去世早,家庭困难,到初二再没来上学。 还有,老家同院子上初中的人当中,有一人的父亲后来得病,因为无钱医治,拖了半年多去世。我亲眼看到他父亲拖着病体和邻居交谈:“我死了无所谓,只是不放心'两砣肉’(指他的两个小儿女)。”他本是个健硕的人,早年丧妻,脾气急躁,有点凶恶,我们小孩子平时都怕他,但那时他已经完全变成另一个人,眼眶深陷,皮包骨头,弱不禁风,眼神带着对尘世的无限眷恋,边说边流泪。 这位父亲去世后,我的那个小伙伴虽有两个成年的哥哥姐姐,但他们本身生活困难,自顾无暇,因此,他和最小的姐姐成了事实上的孤儿,被迫辍学。从此,在老家的田间地头,人们总会看到小两姊妹相依为命。 像这种因父母去世,或因父母生病导致家庭极度贫困,上不起学的人,我的同班同学当中就有好几个。至于为减轻家庭负担而主动要求辍学的人,比比皆是,包括我的两个姊妹。 她们用稚嫩的肩膀支撑家庭,用流血流汗挣来的钱供兄弟妹考学,也用自己的劳动支撑起共和国的繁荣。 时光如水,不经意间,30年过去,当年依靠父母和家人无私支持考学的60后、70后、乃至80后,通过高考走出农村,改变了命运。但愿大家不要忘记,当年是谁为我们考学作出牺牲。如果有条件,请常回老家看望父母,多帮助仍在农村生活的兄弟妹,特别是引导她们的子女成才。 谨以此文献给: 天下所有无私支持子女考学的父母, 牺牲自己成全兄弟妹考学的农家子, 还有在高考路上执着追求的学子。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做过省级杂志编辑,在企业担任高级传播主管十余年。业余专注乡土历史地理写作,希望能为普及历史常识、特别是大邵阳的乡土史尽绵薄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