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取嚏法:有效且有趣的治疗方法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3-01-12 发布于山东
◆取嚏法:有效且有趣的治疗方法

◆取嚏疗法能解决哪些问题呢?由于其简便易行,可在以下病症中试用。

◆呃逆:呃逆是胃气上逆、冲动膈肌而形成的一种反应。《灵枢·经脉》中记载:“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上隔属肺。”说明肺胃相连,其气相通,同主于降,而取嚏可宣利肺气,因此肺气降胃气亦降,胃降则呃逆止。

◆感冒:感冒是由风邪引发的一种外感病证。当风寒侵袭时,人体的正气会奋起抗争,继而作出鼻塞、流涕、喷嚏等反应。此时取嚏,即可通过激发肺之阳气,进而把侵入体内的风寒之气驱除出来。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于预防感冒,尤其是对于常处空调房间,或者平素阳虚、手脚怕冷的人,在遇到季节转换或气温骤降时,自行取嚏,就可以有效激活正气,防止邪侵。此外,取嚏法还可用于与风寒有关的落枕、肩周炎、头疼及过敏症,如鼻敏感或花粉症等。这些疾病的病因是机体感受寒邪,造成了积压滞留,取嚏则可助阳以促使寒气排出。

◆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或不出者,谓之癃闭,可见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功能性的尿潴留。采用取嚏法治疗小便不利,是基于肺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能“通调水道”的作用。当邪壅于肺致肺气郁闭,或肺脾气虚时,均可使肺不能把水液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对此,朱丹溪借用生活中的现象,形象地说明了“提壶揭盖”的道理。他说:“肺为上焦,而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这种方法对于产后尿潴留、前列腺增生症,以及寒、热闭肺,或肺脾气虚等引发的小便不利均有立等之效。

◆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宣就会影响大肠的传导,使得大肠推动乏力而致便秘。取嚏法可以助肺气之宣,促肺气之降,从而增强大肠的推运之力,使糟粕外排。该法的治疗原理与“提壶揭盖”相似,可用于邪闭于肺或肺气亏虚导致的便秘。

◆痛经: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小腹疼痛,谓之痛经。其发病常由血虚寒凝,气滞血瘀所致。取嚏法可迅速宣畅气机,改善血运,进而消除“不通”的状态,而“通则不痛”。

◆取嚏是聚集或激发人体阳气所作出的抗邪反应,付出的代价是正气的耗散,因此应准确把握其适应证。一般说来,卒中、痰厥等急证属脱证者禁用,高血压、脑出血、脑外伤等所致昏厥者不宜用,体虚及孕妇者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