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研究人员评选2022年10大海洋事件

 蓝林观海 2023-01-12 发布于中国香港

20221229日,美国环境保护网站Mongabay发布题为《202210大海洋事件》(2022’s top ocean news stories)的评论文章,列举了由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研究人员提出的2022年以来的重大海洋事件,包括:①历史性的全球塑料协议谈判正式开启;②海平面上升;③鲨鱼和魟鱼保护的一个重要里程碑;④暂停海底采矿的全球势头增强;⑤亚太地区领导力;⑥外部空间海洋;⑦海洋巨型动物;⑧对蓝碳的兴趣激增;⑨海洋热浪和珊瑚礁;⑩对海洋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

01

历史性的全球塑料协议谈判正式开启

20223月,联合国环境大会(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做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制定了有史以来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遏制塑料污染。截至目前,全球塑料产量达到83亿吨。该决定对于应对地球上最严重的危机之一而言具有历史性意义。


图片

全球塑料协议谈判于11月在乌拉圭开启,来自15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乌拉圭,共同讨论细节和目标。全球塑料协议国际谈判委员会(International Negotiating Committee)的目标是在2024年年底之前的一系列会议上确定一项正式协议。


图片

据预测,如果不采取重大行动减少塑料污染,到2050年,进入自然环境或垃圾填埋场的塑料废弃物数量可能达到120亿吨。海洋废弃物中塑料的比重已经高达85%。到2040年,海洋塑料的规模可能会增加2倍。一些机构在塑料废弃物进入海洋之前采集河口中的塑料废弃物,从而遏制塑料污染。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贝尼奥夫海洋科学实验室的清洁水流联盟(Clean Currents Coalition)是一个全球清洁网络,从8个国家的河流中采集了近1000吨塑料。但要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仍需采取更多行动。


图片

回收也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在所有生产的塑料中,仅有9%的塑料被回收。最终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减少对于塑料的依赖,一项贯穿整个供应链、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02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球海冰融化。202211月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格陵兰岛最大的冰盖正在加速融化,融化后进入海洋的海水是科学家此前预计的6 倍。据评估,到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将上升0.5英寸,相当于过去50年格陵兰岛对海平面上升的总体贡献。


图片

研究人员正密切关注南极地区的“末日冰川”—思韦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一项新研究表明,思韦茨冰川的收缩速度正在加快。思韦茨冰川的面积相当于佛罗里达,约占南极对全球海平面变化贡献量的5%。一旦思韦茨冰川落入海洋,可能会导致海平面迅速上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0月份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重点关注美国。研究结果表明,到2050年,美国大部分海岸线沿线的海平面可能会平均上升30厘米。


图片

该研究分析了近30年的卫星数据,其结果可能有助于沿海社区制定未来几年的适应力计划。据预测,海平面上升的程度将因区域而异:东海岸将上升25-36厘米,墨西哥湾沿岸将上升36-46厘米,西海岸将上升10-20厘米。研究人员指出,气候变化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受自然因素影响,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以及月球轨道等。

03

 鲨鱼和魟鱼保护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2211月,各国政府齐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十九届缔约方大会(CITES CoP19),体现了在加强对近100种鲨鱼和魟鱼保护方面的领导力。CoP19缔约方同意在CITES附录II中列入54种真鲨科(requiem sharks)和6种双髻鲨科(hammerhead sharks)的鲨鱼以及37种犁头鳐(guitarfish)。


图片

此举限制了国际贸易,并为这些物种提供了更有力的保护,其中许多物种因鳍和肉的不可持续全球交易而面临灭绝的威胁。这对保护鲨鱼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因为90%在国际上流通的鲨鱼物种将受到CITES的保护,先前这一比例只有20%。这些物种只有在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能允许国际贸易,并且需要出口许可证才能确保合法和可持续的贸易。


图片

这些提案得到了主办国巴拿马的支持,并得到了40多个其他CITES缔约方政府的共同支持。对鲨鱼和魟鱼的保护是代表团在会议上通过的46项提案之一,重申了保护陆地和海洋物种免受全球野生动物交易影响的的国际承诺。

04

暂停海底采矿的全球势头增强

2022年对于充满争议的海底采矿业这一新兴行业而言标志着一个重要变化。海洋政策专家认为,瑙鲁在2021年发起的“两年规则”缺乏明确的法律基础和执行力,从而削弱了最早在20237月启动海底采矿的行动。


图片

此外,研究人员还共同探讨在认识海底采矿对环境影响方面存在的重大科学差距。各个国家、企业和科学家也联合起来,呼吁全球暂停或终止海底采矿。在20226-7月于里斯本举行的联合国海洋大会(UN Ocean Conference)上,政治风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帕劳、斐济、萨摩亚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在内的太平洋国家牵头发起了一个呼吁暂停海底采矿的联盟。法国后来成为首个要求全面禁止海底采矿的国家。2022年,已有12个国家正式表态,反对在国际水域进行深海采矿。


图片

在日益高涨的反对声中,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批准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首个采矿试验。这些活动于20229月在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地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开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地区是太平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一个区域,含有稀土元素和金属。202211月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指出,海底矿物可能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对海底矿物的需求可通过回收利用和现有的陆地矿物储量满足。

05

亚太地区海洋领导力

亚太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较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亚太地区各国人口也比其他区域多,经济增长也更强劲。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呼吁提高海洋领导力方面雄心的全球对话缺乏亚太地区的声音。2022年,这一趋势出现了转机。在印度尼西亚主办的20国集团(G20)领导人第17次峰会纳入了专门针对海洋健康问题的“海洋20”(Ocean 20)。在由印度主办的下一届G20峰会上,亚太地区的领导力很可能将延续下去。此外,日本将于20235月在广岛主办七国集团(G7)峰会,并参与了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SDG14)提升为主要议题的讨论。


图片

随着气候变化威胁不断增加,2022年,亚太地区各国将注意力转向了蓝碳。中国在1950-2001年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红树林沼泽,目前中国在保护其海洋生态系统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进展,具体举措包括设立一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制定珊瑚礁恢复国家标准以及首套全面的蓝碳核算方法。202211月于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27届会议(COP27)宣布成立国际蓝碳研究所(International Blue Carbon Institute)。该研究所将设在新加坡,重点支持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作为开发和推广蓝碳计划的知识中心。


图片

印度尼西亚拥有全球最多的红树林储量,目前已通过发起“红树林气候联盟”(Mangrove Alliance for Climate)等多种举措减缓红树林损失。亚太地区各国在海洋领域缓慢而稳定的领导力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06

外部空间海洋

海洋可能并非只存在于地球上。一项新研究显示,45亿年前,火星上的水量足以被覆盖在300米深的海洋中。目前人类了解的火星具有橘红色外表,平均温度在-62℃,因此除了冰,火星无法支持任何形式的水。在火星演化的前1亿年里,携带有机分子、充满冰的小行星与火星相撞,为早于在地球上出现的生命创造了条件。


图片

由于火星没有板块构造,因此火星表面保留了这颗行星的历史记录。研究人员从地球上发现的一块陨石中得以研究火星的历史,以及太阳系的形成,而这块陨石是数10亿年前火星原始地壳结构中的一部分。

07

 海洋巨型动物

2022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巨型动物—鲸鱼状态不稳定。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导致太平洋灰鲸种群出生率下降40%的原因,这些灰鲸的迁徙路线是从墨西哥巴哈的美国西海岸到北极。过去一年的种群衰退导致出生率降至199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研究人员指出,受气候变化影响,北极地区觅食地食物来源短缺是导致灰鲸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片

另一项研究表明,蓝鲸、鳍鲸和座头鲸在海洋表面以下50-250米处觅食,该区域正是海洋中微塑料含量最高的地带。据估计,蓝鲸每天摄入1000万块微塑料。过去一年,在减轻船只撞击对大型鲸鱼的影响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船只撞击是其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图片

斯里兰卡南部海岸附近的水域是重要的蓝鲸生境,用于蓝鲸觅食和生存,但同时也是繁忙的航道,因此导致致命撞击的风险极高。世界上的大型集装箱航运公司已经开始要求其船只在该地区减速,并远离已知的鲸鱼生境,将撞击风险减少95%。技术驱动型平台“鲸鱼安全”(Whale Safe)是贝尼奥夫海洋科学实验室的项目之一,旨在防止船只对鲸鱼的撞击,并在南加州试点,在旧金山地区复制和部署,从而为美国西海岸附近的鲸鱼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08

对蓝碳的兴趣激增

气候变化仍是海洋和地球面临的最大威胁。蓝碳指利用红树林、潮汐沼泽、海草床和其他海洋生态系统封存CO2,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2022年,蓝碳得到了一些投资和关注。


图片

红树林的碳储量是热带雨林的10倍。除了在防止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外,蓝碳生态系统还保护沿海社区免受洪水和风暴影响,并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境。因此,保护蓝碳生态系统是COP 27的一个关键议题,同时也是学术机构的研究重点,并得到了谷歌(Google)和Salesforce等企业的资助。


图片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和谷歌宣布了一项总额270万澳元的蓝碳人工智能研究计划,该计划将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印太地区和澳大利亚的蓝碳生态系统。在COP 27期间,Salesforce、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和全球海洋领导人联盟宣布了高质量蓝碳准则和指南(High-Quality Blue Carbon Principles and Guidance),用作指导开发和购买高质量蓝碳计划和信用的框架。仅在过去10年,海洋就吸收了人类活动排放的约23%CO2,对海洋保护和恢复方面的投资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而言至关重要。

09

 海洋热浪和珊瑚礁

2022年,全球各地都出现了创记录的高温事件。海洋温度上升引发广泛关注,因为这增加了对珊瑚礁等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的压力。大堡礁北部11月份的海洋表层温度是有记录以来同比最高水平,引发了或将导致连续第2个夏季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的担忧,受影响珊瑚礁高达91%


图片

即便如此,也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部分地区正在利用创新型融资机制保护珊瑚礁免受威胁。在夏威夷地区,大自然保护协会(Nature Conservancy)购买了一份保险单,以保护该州的珊瑚礁免受飓风和热带风暴的侵袭。如果风速达到50节(57.5英里/小时)或更高,该保险单将进行赔付,从而可以快速修复珊瑚礁。虽然墨西哥、伯利兹、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均采用了类似的手段,但这是美国首次采用同类保险。类似的创新型金融解决方案将继续成为保护这些重要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10

对海洋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

2022年发布了诸多海洋政策,国际社会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议题涉及减少塑料污染、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支持蓝色经济、使航运业脱碳等。重要的政策节点包括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禁止有害渔业补贴协议,该协议历经20年谈判,最终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这一历史性协议明确禁止对非法、未报告和不受管制的(IUU)捕捞活动以及对遭到过度捕捞的渔业提供补贴。在联合国海洋大会上,成员国做出了700多项保护承诺,承诺将扩大海洋保护区、结束破坏性捕捞实践、增加投资并扩大蓝色经济。


图片

100多个国家确认了到2030年保护30%海洋的自愿承诺。“保护我们的星球挑战”(Protecting Our Planet Challenge)宣布将投资至少10亿美元,以支持该目标。一些国家还宣布了创建并扩大海洋保护区的计划,包括哥伦比亚。如果哥伦比亚充分实施其计划,将成为首个在2030年目标之前实现30%目标的国家。


图片

202211月,COP 27发起了“绿色航运挑战”(Green Shipping Challenge),40多个国家、港口和企业发布了详细的航运业脱碳措施,航运业当前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3%。许多措施涉及绿色航运走廊和气候中立型船只的技术开发,如创新型动力系统、帆船以及低排放和零排放燃料的生产。


图片

经过2年的拖延,《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 15)在蒙特利尔举行。1219日,与会代表达成了一项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协议,提出了未来10年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23项保护目标,包括到2030年保护30%的土地、淡水和海洋。在谈判期间,代表们就达成目标所需的资金以及出资方存在严重分歧。最终,各国集体承诺每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提供2000亿美元资助。


END


参考文献:2022’s top ocean news stories (commentary). https://news./2022/12/2022s-top-ocean-news-stories-commentary/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国际海洋科技参考》2022年第48期,薛明媚,王金平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