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果投递了一个岗位的简历,这个岗位的工资写的是月薪6000到8000,但我简历上写的期望薪资是10000,HR会不会因为我的期望薪资不在该岗位的工资范围内,直接把我简历筛掉? 一个正在找工作人的自我修养,就是首先一定要弄明白: HR在筛选简历时,首先会看哪3个基本信息? 学历、期望薪资是一定会看的,贴心的各招聘网站和APP,在设计统一的线上简历模板时,也会把这两个信息放在在最显眼的位置。 至于第3个必看的基本信息,就要看岗位的具体硬性要求了,有的可能是性别、有的可能是毕业学校,有的可能是年龄,等等。 为什么这些信息必看? 那自然是先把跟自己岗位不匹配的简历筛选掉。 ![]() 来自电视剧《我的前半生》 招聘时,HR如何筛简历 求职者所期待的薪资,自己公司招聘的岗位给不起,那一开始就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到此为止,连简历都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必要了。 当然,有时候事情也不会完全这么绝对。 什么时候会有例外呢? 一个岗位迟迟招不到人的时候。 ![]() 来自电视剧《四重奏》 在招聘压力之下,HR会花更多时间去寻找与岗位匹配的简历,这个时候优先考虑的是过往工作履历跟岗位要求的匹配情况,而不会一上来就看各类硬性条件是不是匹配。 毕竟,如果其它方面都合适,硬性条件可以特批,薪资范围也可以根据候选人的情况来调整。 招聘企业端的情况就是这样。但可惜,绝大多数普通求职者,所能投递简历的岗位,都竞争激烈,不太可能存在迟迟招不到人的情况。 那作为普通求职者,在找工作过程中,如何做才能既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又不至于让自己在面试谈薪过程中吃亏呢? ![]() 来自访谈《十三邀》 求职者应如何应对 1、避免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个误区:期望薪资写“面议” 很多人想到的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明确写,而是用一个看起来很聪明的“面议”,事实上,真的有很多求职者,简历上就是这么写的。 看了这篇分享的你,强烈建议以后不要再这么做了。 我们找工作的时候,特别不喜欢用人单位说薪资面议,因为既显得不真诚,又很有可能浪费我们的面试时间。 HR看简历时,其实也一样: 一份薪资“面议”的简历,并不意味着,你说要月薪1万5,公司给8000你就能来。 ![]() 来自电视剧《后半生》 那么,HR要判断一份简历在薪资上匹不匹配,就需要额外花时间,去结合简历的其它信息来综合评估; 问题在于,快速浏览简历的过程中,HR看一份简历基本硬性条件的时间,可能都不超过1秒; 任何跟岗位不匹配的地方,在潜意识层面,可能已经把简历划归到“不合适”这个选项里了。 另外,对自己期望薪资都没有一个大致定价的求职者,通常也会让HR产生一种不自信、对自己认知不清晰等负面联想。 ![]() 来自电视剧《唐顿庄园》 2、想有尽量多的面试机会,以自己的心理底价为起点,写一个区间范围 我们每个人在找工作时,一定有一个最底线的心理价位: 少于月薪多少,宁愿继续家里蹲也不会去工作。 我们要把这个金额找出来。 然后在此基础上,高20%到50%的金额,就可以是自己期望薪资的上限。 ![]() 来自电视剧《欢乐颂》 举个例子,假如你对月薪的心理底线在10000元每月,那么,要想有尽可能多的面试机会,期望薪资就可以写10000-12000,或者10000-15000; 当然,这个高点的范围,可以是在12000到15000之间。 还要再补充一点的是,自己的心理底价,也是要根据自己投递简历和面试情况的反馈进行随时调整的。 ![]() 来自电视剧《四重奏》 3、想要获得一个更好的薪资水平,以相对理想的薪酬金额为起点,写一个区间范围 上面一个把自己的心理底价体现在简历上的方法,虽然能够让自己获得尽可能多的面试机会,但最终,大概率也只能获得一份工资水平跟自己心理底价差不多的工作。 如果并不急于找到一份新工作,同时对新工作的重要诉求之一,就是要获得一个更好的收入,那恰恰可以通过简历上的期望薪资,把一部分薪资达不到自己要求的公司和岗位筛选掉。 这种情况写简历,就可以将期望薪酬的区间下限,写成自己相对理想的金额。 即便最终获得的offer,工资以自己期望薪酬的区间下限来确定,也是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游刃职场有余姐 求职面试·职业发展·个人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