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铁涛论五脏相关学说

 enuaniu 2023-01-12 发布于湖北

1、五脏相关学说释义

“所谓'五脏相关学说’,就是指在人体大系统中,心、肝、脾、肺、肾及其相应的六腑、四肢、皮毛、筋、脉、肉、五官七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五个脏腑系统,在生理情况下,本脏腑系统内部、脏腑系统与脏腑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人体大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自然界、社会之间,存在着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多维联系,相互促进与制约,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在病理情况下,五脏系统又相互影响;简而言之曰——五脏相关。”[1]

2、从五行学说到五脏相关学说的演变

(1)中医五行学说来源于哲学五行学说

原始的“五行学说”是我国祖先通过平治水土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现象、性质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初步观察、总结而产生的。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066年前),人们便认识到金、木、水、火、土“五材”之用,如《尚书·大传》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此五者是为人用。”在《尚书·洪范》中还有“鲧湮洪水,汨陈其五材”之记载,且对五行之内容作了阐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并以五行之生克乘侮来说明其相互关系。可见,原始之“五行学说”乃关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中医五行学说与古代哲学五行学说有较大差距

假哲理以言医道,乃中医学术特点之一。由于寓哲于医,因而使得一些中医基本理论带有哲学的色彩,义理玄妙,难以为现代读者所接受,这正是我们必须把原有的中医宝藏来一次大整理,使其理论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原因之一。

以中医“五行学说”而言,它来源于先秦哲学,但实质上又不同于哲学。

现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内涵已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上的阴阳五行了。它与医学结合之后,已成为医学上的阴阳五行。这不仅有了“量”的变化,而且也有了某些“质”的变化。[2]

以五行学说来说,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的生克关系,是有循环论和机械论倾向的;但中医的五脏相生相克的内容就不然,它有相侮、相乘、子盗母气等不同。中医的五行学说是有价值的,它是中医的精华部分之一。[3]

1)中医五行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

“生”含有资生、助生的意义,“克”含有克制、制约的意义。五行相生,不单纯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也不单纯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生相克,都是在相生中同时又寓有相克的关系,在相克中又寓有相生的关系,这两个条件是正常现象所必须具备的。如果五行只有相生而没有相克,则不能维持正常的平衡;如果只有相克而没有相生,则万物无从化生。所以,“生”和“克”不能机械地截然分开而固定起来。明代名医张景岳说过:“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

邓铁涛论五脏相关学说01.png

例如: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五行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关系,因而构成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正常关系。当这一关系失去平衡,有某一环节出了偏差,便发生疾病。[4]

2)中医五行相生相克,有常有变

相生:中医术语说是母子关系,水生木,则肾为母,肝为子,一般来说母子是相资生的关系。但有时也会出现子盗母气,或母病及子。例如肝火过盛会伤及肾水,肾水不足会不能涵木。

有相乘也有相侮:所谓“乘”即乘袭,有“相克”太过的意思;所谓“侮”即欺侮,有“反克”的意思。正如《内经·五运行大论》所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例如:水本克火,但火气有余,则水不能对火加以正常制约;火气太过便克金更甚(制己所胜),还反过来侮水(侮己所不胜);如火气不足,则水来乘之(己所不胜侮而乘之),金来侮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具体的例子如患者心火过盛,往往能伤肺咳血,伤及肾阴(津液)。治疗方法除了清热泻火之外,往往要兼养津液。

(3)中医“五行学说”具有局限性

“五行学说”在古代哲学史上唯心论者运用得较多,只有中医学之五行学说,一直与医学之唯物辩证法结合得最紧。我国学术界对此了解甚少,因此一直怀疑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日本的汉方医就不信中医的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否科学?解放以来几经争论。

1)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亦有局限性

《难经·七十七难》云:“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即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阐述疾病传变和确定预防性治疗措施。后世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到:病之传与不传,不单取决于五行之生克制化,也取决于脏腑之机能状态,即五脏虚则传,壮则不传。故仲景在《金匮》中补充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可见当时已认识到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亦存在机械的局限性,临证时还要注意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尽管由于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在指导临床治疗时有重要意义,后世医家仍不断地研究,加以充实。如民国广州儿科医家杨鹤龄,根据五行生克制化提倡“隔一隔二之治法”,但仍强调“临机应变,纯熟活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足见其具有辩证法观点。

2)后世医家不再囿于五行之名及其生克制化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不仅精岐黄,而且通易理,学验俱丰。他认为:“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指出“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虽然张氏未明确提出五脏之相关关系,但已从脾胃论治的角度触及这一问题。这表明,后世医家已不再囿于五行之名及其生克制化,而突出五脏之实,强调其相互联系。

(4)中医五行学说就是脏象学说

中医的五行学说,主要落实于脏象学说。脏象学说是中医用以阐明人体和外界联系,人体内部整体联系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原则的基本理论之一。

1)五行的中心实体是五脏

在《内经》时代,常可见到以五行代表五脏的有关论述,如《难经》云“东方实、西方虚,补南方、泻北方。”即以五行之方位代替肝肺心肾之叙述。逮至汉代,张仲景已较习惯直呼五脏之名,以脏腑经络论疾病。金代易水张洁古之《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以脏腑阐明病机和用药,则已不囿于五行之束缚。明代医家楼全善《医学纲目》云:“昼读夜思,废餐忘寝者,三十余载,始悟千变万化之病态,皆不异乎阴阳五行之病态⋯⋯五脏也,六腑也,十二经也⋯⋯皆一五行也。”说明后世医家已认识到:五行、五脏,乃异名同物耳。五行和脏腑的联系如下表:

邓铁涛论五脏相关学说04.jpg


脏腑配五行这一抽象概念,是经过无数医疗实践而提炼出来的。把人体的功能归纳为五大系统(五脏),内外环境都与这五大系统联系起来,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都可概括于五者之中,而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4]

2)“中医五行学说”的精髓是强调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古代医学用“五行学说”对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人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的联系和研究,将人体归纳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同时,把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味等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五声等联系起来,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说明五脏之间正常的协调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从形式上看,中医“五行学说”与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是相同的,但是在内容上,却有着质的不同。可以说,在中医学中,五行只不过是五脏以及五脏为中心的组织器官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关系的代名词而已。[1]

我一再认为五行学说,就是脏腑学说或脏象学说。古代不少学者,由于对脏腑的重视,而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如汉代张仲景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作为《金匮要略》的总论。后世莫不宗之以为杂病辨证的纲领。宋代钱乙对儿科提倡五脏辨证,从而创造了钱氏学说以及创制了泻白散、泻青丸、益黄散⋯⋯等著名方剂。金代张易水从脏腑出发,进行药物的研究,写成《脏腑药式》,为药物学的药物归经指明道路。明·楼全善的《医学纲目》,以脏腑为纲目来归纳病类,全书以1/4篇幅讨论阴阳脏腑的理论。楼氏说“昼读夜思,废飧忘寝者,三十余载,始悟千变万化之病态,皆不出乎阴阳五行之病态,⋯⋯五脏也、六腑也、十二经也⋯⋯皆一五行也。”我同意楼氏的意见,五行的实质是五脏六腑,用脏腑代替五行,比之五行其内容更加丰富而结合实际。

(5)五行学说可更名为“五脏相关学说”

中医的五行生克,不应简单地把它视为循环论、机械论。它包含着许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所概括的生克制化关系,实质是脏腑组织器官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体内各个调节系统促进和抑制之间的关系。五行学说指导临床治疗的过程,实质是使人体遭到破坏的内稳态恢复正常的过程。因此,这一学说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发扬。至于名字是否仍用金、木、水、火、土,则可以考虑。我认为直用肝、心、脾、肺、肾称之,或改名为“五脏相关学说”,更为恰当。这样就有别于古代之五行,可以减少人们的误解。

1)“五脏相关学说”是中医“五脏学说”的继承和提高

首先我认为,开展中医传统研究,应着重继承中医的理论精华,提取其中的科学内核,再经一番加工和提高,使之成为源于该理论、又高于该理论的学说,即立足继承,着眼提高。如上所述,中医“五行学说”的理论精华、科学内核在于揭示了五脏及其他器官组织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联系。“五脏相关学说”继承了中医“五行学说”的精华,提取出其科学内核—相互联系的辩证法思想,又赋与它现代系统论的内容,这样将有利于体现中医的系统观,有利于避免中医“五行学说”中存在的机械刻板的局限性,有利于指导临床灵活地辨证论治。可以说“五脏相关学说”是中医“五脏学说”的继承和提高。

2)“五脏相关学说”这一名词更易于现代读者理解和掌握

把中医“五行学说”改为“五脏相关学说”,解决了中医“五行学说”名实不符,内容与形式不统一的矛盾,避免了前述提及的无端误解,使中医理论更易于为现代读者所理解和掌握。

3、五脏相关学说的内涵

(1)五脏是人体内平衡的调节系统,但各自在人体中的作用不相同

从生理角度来看,五行的实体—五脏,是人体的五大系统,都是重要的机构,但严格来说,五者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心—是人身的最高主宰,《内经》以君主之官称之。若从心主神明及心主血脉来看,中医的“心”,实际包括西医学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或者说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大脑皮层。它主宰一切,故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之说。诊断上则强调诊神,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藏于心,所谓神,就是心脏功能的反映。

肾有“先天之本”之称,凡残顽痼疾或病久、病重,先天之本必受损害。温病派有“保得一分阴,则留得一分命”之说,清热养阴为治温病的两大法门。所谓阴与津,其源均在于肾。

脾为后天之本,汉代张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凡抗御病邪与扶正固本,无不依赖于恢复脾的健旺之气。

肺为娇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最易受外邪所侵。肺为“相辅之官,治节出焉”。它协助心主血脉与神明,故比之于心,处于次要地位,但又是最能影响心的一脏。

肝为刚脏,既易乘脾,又易侮肺,体阴而用阳,病实多而病虚少。肝阴虚,论治之关键在肾,肝对肾的依赖最为密切。

五脏是人体内平衡的调节系统,而五脏本身又是不平衡的,也正因为不平衡,才有赖于生克与制化。

(2)中医学中具体五脏的相互关系有其各自特点

“每脏又有每脏的个性,如脾脏处于被乘或被反侮的情况较多;肝木既常乘土,又常与火合而刑肺金。这就与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有了很大的距离。从生克关系来看,肝乘、侮于别脏为多;脾则相反,受侮、受乘于别脏为多。”

“五行生克简图,只说明了五行(五脏)最简单的关系,并不代表中医五脏生克关系的全部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中医的发展达数千年,但在创造我国新医学派的今天,特别是未来的明天,不一定非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不可。祖国医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结合之后,将会起到质的变化,可能不再运用阴阳五行这一理论。

肝病与他脏的关系:1.肝木乘脾。证见胁痛、脘腹痛、呕吐、泄泻等。2.木火刑金。证见咳血、咯血、胸痛、易怒、潮热等。3.肝不藏血致心血虚。证见心悸、心慌、易惊、头晕、失眠等。4.木盛火(炽肝木过盛致心火炽盛)。证见出血、易怒、头痛剧烈或发狂等。5.肝虚及(肾肝肾阴虚)。证见头晕目干、腰膝痠软、咽干喉痛、盗汗、男子梦遗、女子月经不调等。从上述可见:金本克木,但临床上则多见木火刑金之证,较少见木之证。肝木乘脾土所见为实证,土壅木(郁详“见脾病与他脏的关系”),亦见实证。肝虚之证多及于肾。

邓铁涛论五脏相关学说02.png

心病与他脏的关系:1.火旺烁金。证见心烦、口舌生疮、咳嗽、痰血等。2.血不养肝。证见心悸、失眠、目视欠明、头晕、头痛、肢麻、筋掣痛等。3.火不生土。证见畏寒肢冷、心悸、心慌、气怯声低、纳减、怠倦、便溏、浮肿、溺短少等。4心肾不交。证见失眠、盗汗、遗精、夜多小便等。5.引动相火下损肾阴。证见虚烦不寐、潮热盗汗、腰痠痛、梦遗等。从上述可见,心主火,肾主水,肾水本克心火,但两者的关系却可因心火引动肝火而损及肾阴。水与火宜交不宜分,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映着水与火二脏矛盾的统一方面,而不是克制方面。若心火虚衰,又往往与命门火衰并见,显示水火二脏阴阳互根的重要性。

邓铁涛论五脏相关学说03.jpg

脾病与他脏的关系:1.脾虚肺弱。证见气怯声低、动则气短、善太息、困倦、纳减等。肺易受邪,可使肺病日久不愈,咳喘无力,痰多稀白。2.土壅木郁。证见胀滞不适、纳呆、头晕、易怒、肿满等。3.脾虚肝横。证见食少、脘腹痛、吞酸、吐酸、易怒、多恶梦、女子月经不调等。4.心脾两虚。证见神疲怠倦、头晕、心悸、失眠、健忘、四肢乏力、纳减、便溏等。5.脾虚不能制水,肾水上泛。证见水肿、畏寒、肢冷、腰腹冷痛、便溏、尿少等。从上述可见,土壅木郁、脾虚肝横,均可引致肝气横逆之证;土本克水,但脾虚反引致肾水上泛。脾病引致心肺病者,以虚证为多。

邓铁涛论五脏相关学说07.jpg

肺病与他脏的关系:1.逆传心包。是卫分病仍在,未传气分,已见神昏谵语的证候。2.肺虚及脾引致痰水凌心。证见气喘、气短,甚至不得卧、心悸、心慌、痰多、咳嗽。这样的病人易受外邪,甚则发热、气喘、心悸。3.肺虚气不化精而化水,可致肾水泛滥,而成水肿之证。4.肺虚及肾。证见潮热、盗汗、气短而喘,或咳咯痰血、腰痠腿软、梦遗失精、月经失调等。5.肺虚不能平木。证见咳嗽气短、吐血、衄血、胸胁刺痛、易怒、失眠,月经不调等。从上述可见,火本克金,但肺虚引致脾虚,使痰水凌心,心反受累;肺本为肾之母,但肺虚及脾,脾不制水,而使肾水泛滥,或成水肿;金本平木,但金虚不能平木,肝火易动,则证见肺虚肝盛。

邓铁涛论五脏相关学说05.jpg

肾病与他脏的关系:1.肾为先天之本。病重、病久必及肾,伤害元阴元阳,性命生死,关系重大,故特分开以示意。2.肺肾阴虚。证见颧赤唇红、咳嗽咽干、虚烦不眠、潮热盗汗、腰背痠痛、阳兴梦遗、小便短、大便秘结等。3.肾阴虚,肝阳亢。证见头晕、头痛、目眩、耳鸣、失眠、烦躁易怒、腰痠、头重脚轻等。4.肾阳虚常引致脾阳亦虚,而出现脾肾两虚。证见精神不振、面垢少华、面目或四肢浮肿、怠惰嗜卧、纳减便溏、小便清长、腰痠痛、阳萎、滑精等。命门火衰脾阳不振,则虚寒之证更严重。命门火衰与心火虚衰并见,则证见脉微欲绝、四肢厥冷之厥逆。5.肾水不能上济心火。证见虚烦不眠、口舌生疮、小便短黄等。6.阴阳互根,肾阴肾阳为人身之元阴元阳,与心脏同为生命所系。若肾阳下竭,则阴无所守,五脏之阳气亦绝,证见大汗淋漓等亡阳危候;若肾阴衰竭,则阳无所附,五脏之阴气亦绝,证见汗出如油等亡阴危候。从上述可见,肾在五脏中,其作用实不亚于心脏。先天之本不能恢复,则病将不愈。肾阴与肺、肝之病比较密切,肾阳命门则与心、脾之病较密切。肾水之实证绝少,水之实证多属于膀胱。[5]

邓铁涛论五脏相关学说06.jpg

(3)五脏与四肢百骸的相互关系以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除了脏腑相关外,还有五脏与四肢百骸的相互关系以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如肝开窍于目,木旺于春之类,都有辩证法因素的。试举一病例以见一斑。曾治一老人,患中心性视网膜炎(久治未愈),诊其面色少华,舌有裂纹,苔有斑剥,脉细尺弱,诊为肝肾阴虚,处方用杞菊地黄汤加龟板、鳖甲。服药数月至春而愈。嘱患者交秋应继续处方服药,患者不信,秋末冬初眼病复发,辨证仍属肝肾阴虚,照前方服数月愈。翌年夏末患者即来复诊,虽眼病未见复发,仍予前方改为丸剂,服药至冬末春初。第三年秋又续服丸药。第四年后未再服药,至今六年未见复发。我是根据肝开窍于目,木旺于春,金旺于秋,金克木,燥气伤阴等生克之理来推断的。[5]

4、五脏相关学说的方法学特点

五脏相关学说立足于中医理论的特点,既包含五行学说和中医脏象学说的合理内容,又尽力吸取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认识。其方法学特点是:

(1)在实践的基础上保留“五”的配属系统。

人体五脏系统的划分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并非为配属五行而分成五类,故五脏相关学说保留中医五脏系统的结构。

(2)以系统和结构的观点认识五脏的相关性。

五脏相互联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观点的体现,其联系的特点可以借助系统科学和结构主义的认识来阐明。

(3)气血阴阳为五脏相关的信息单元和控制因子。

五脏相关联的基础不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属性,而是人体气血阴阳等物质与功能相互影响的结果。

(4)证伪与证实相结合,以“症状-病机”的逻辑认识五脏关系。

中医对五脏关系的认识,是从宏观的症状中分析病机,从病机中得出脏与脏的相互影响模式。现代实验手段暂只能起参考作用。

(5)以文献和临床调研为依据,开展五脏相关研究。

五脏相关学说中的脏与脏之间相关影响的关系式,并非按五行生克公式推导,而应在文献中总结,在实践中验证,并借用现代手段开展大规模调研来逐一明确,最终整合成新的理论体系。

如果说五行学说是演绎思维,那么五脏相关学说重新回归观察-归纳思维。理论上,演绎逻辑比归纳逻辑完美,但与其不合实际地演绎,不如认认真真地归纳。[6]

5、疾病的五脏相关

事实上,近二三十年来,我一直在用“五脏相关学说”指导临床实践,对于杂病之辨证论治尤其如此。例如我对冠心病的辨证论治……其他如对重症肌无力、慢性肝炎等病的治疗,也莫不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而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7]

(1)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因可归纳为劳逸不当,恣食膏粱厚味,或七情内伤。但这些因素,并非可使人人罹患此病,而是决定于正气之盛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虚则上述因素才起作用。正气内虚包括五脏之虚,但本病是因心阳亏虚,心阴受损,以致“ 心痹者,脉不通”,痰痹阻心络而成“冠心病”。心与五脏关系非常密切。如高血压心脏病,往往先有肝阳亢盛,再影响到心,而肝的病又先由肾阴虚衰,水不涵木所致。此外,与命门亦有关系。如症见休克,阳气衰竭,脉微欲绝,不仅是心阳衰,命门之火也衰。心阳虚可用独参湯,甚则用参附汤,命门火衰则以四逆加人参为宜。心与肺的关系,肺为相傅之官,主治节,为心主血脉之助。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冠心病痰阻之证与脾的关系亦很密切。[8]

该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正虚、标实瘀,由于心气不足、心阴亏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为痰与痰浊瘀血内闭,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气虚、阴虚、痰浊、瘀血构成了冠心病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其病机与肝肾脾胃亦有关,尤与脾胃较密切。因而制定了益气健脾、化痰通瘀的治疗原则,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效果满意。[7]

(2)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然而与他脏关系亦密切。脾病可以影响他脏,而他脏有病也可影响脾脏。从而形成多脏同病的局面,即五脏相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于脾胃虚损。脾胃虚损,则气血生化乏源。肝乃藏血之脏,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肾主藏精,“ 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肝血不足,肝窍失养,肾精不足,精明失养,“精脱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故见复视、斜视或视物模糊,易倦。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出于肺而根于肾,需脾于中间斡旋转运,使宗气充足以司呼吸。脾胃虚损则枢机不运,聚湿生痰,壅阻于肺,故见胸闷、疼痛、气促等。脾病及肾,肾不纳气,气难归根,甚或大

气下陷,而出现肌无力危象。声音嘶哑,构音不清,吞咽困难等,亦与脾胃肺肾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有些患者尚有心悸、失眠等症,则是由于脾胃虚损,心血不足所致。[9]

邓铁涛论五脏相关学说08.jpg

(3)慢性肝炎

根据脏腑学说可知,祖国医学所论之肝与西医在解剖学上无异,如《医学入门》所说:“肝之系者,自膈下着右胁肋,上贯膈入肺,中与隔膜相连也。”但从生理上看,则大不相同。西医所论肝脏,属消化系统,主要参与蛋白质、糖、脂肪的代谢过程,是人体中最大的营养加工场。而从中医角度来看,这种消化、吸收的生理功能除与肝(肝主疏泄而助脾之健运)有关之外,更主要的是属于脾的功(能脾主运化)。再从临床上来看慢性肝炎,患者大都表现为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身肢困重、恶心呕吐、腹胀便溏等一系列脾虚不运之证,以及胁痛、胁部不适、头目眩晕等肝郁的症状。因此,本病病位不单在于肝,更重要的是在于脾。

若患者脾气本虚,或邪郁日久伤脾气,或肝郁日久横逆乘脾,或于治疗急性肝炎的过程中寒凉清利太过伤及中阳,均可导致脾气虚亏,而转变为慢性肝炎。此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由邪实(湿与热—肝炎病毒)转化为脾虚(正虚),故此慢性肝炎之本乃为脾虚。上述病因病机可用下简表示之:[10]

邓铁涛论五脏相关学说09.png

6、结语

“我学术理论精华用以指导临床实践且又有创新者,乃五脏相关也。”

“五脏相关学说保持了五脏配属结构,包容了五行的关系模式,最大限度上保持中医理论的完整性。不过它打开了五行的封闭循环,形成了全面开放的结构,里面还有大量内容要充实。例如,理论方面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后与中医其他学说如何协调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方面五脏与内外环境的联系在具体生理和病理上如何体现有待逐个地总结……”[6]

参考文献:

[1]邓铁涛.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02):65-68.

[2]邓铁涛.什么是祖国医学理论的核心[A].祖国医学理论核心问题座谈会纪要[C].广东中医,1963,(2):5

[3]邓铁涛.如何研究整理祖国医学遗产[J].广东中医,1961,6(04):165-170

[4]邓铁涛.中医五行学说的辩证法因素[N]. 光明日报,1962年11月16日第367期“ 哲学”版

[5] 邓铁涛.学说探讨与临证[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1:8-16

[6] 邓铁涛.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6.

[7] 邓铁涛.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88,5(2):65-68

[8] 邓铁涛.学说探讨与临证[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1:141-146

[9] 邓铁涛.强肌健力饮(胶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理论临床与药理[A].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第一册[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1-143

[10] 邓铁涛.学说探讨与临证[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1:224-2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