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眼中的深圳东部海滨栈道

 微音dyx 2023-01-12 发布于广东

原创:邓远行

深圳有两条海滨栈道:一条是“深圳湾海滨栈道”,另一条是“深圳东部海滨栈道”。前者,我多年前去过,确实美丽,但人工雕琢的成份较多,自然生成的较少。而“深圳东部海滨栈道”呢,据称是一条“世界第一长的海滨玉带”,但没有亲身体验。

2018年4月,紫金县户外协会拟定4月29日组织一次“深圳东部海滨栈12公里健步行”活动。这次活动的起点是背仔角,途经小梅沙、大梅沙,终点是盐田海鲜街。虽然不是全程,但据说是深圳东部海滨最精华、最具自然美的一段。恰好活动当日是星期天,机会难得,于是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

这一天,参加健步行活动的共有53位人员,都准时按约定时间,来到指定的集中地点——紫金县宝成商业广场隔河斜对面的转角排档,集合候车。

7时40分,大巴准时开出,途汕湛高速、长深高速,于10时50到达深圳市盐田区东端的背仔角。

一下车,大家就紧随领队,来到公交线路“华侨墓园”站牌附近。这里有一条盘旋而下的石级台阶,树木茂密,望不到底,这就是背仔角海滨栈道的入口。

在领队的引领下,大家争先恐后,迈着轻快的步伐,拾级而下,很快就来到背仔角栈道观景台。

观景台设计独特,像大鹏展翅的形象。大概是寓意这片海域是大鹏湾吧?

面对蔚蓝的天空、碧波荡漾的大海,大家就一下子兴奋起来,纷纷举起手机拍照,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合影。约停留了几分钟,大家就紧随领向西进发了。

栈道构筑在离海平面约三米高的山崖边,在苍翠群山和蔚蓝大海的拥抱中,婉延曲折,沿着海岸线伸向远方。乳白色栏杆弯弯曲曲,夹在大海和群山中,特别醒目、美观,特别能吸引人的眼球。

一路上都能望见远处那幢白色建筑,路灯、观景台有致地分布其间,将背仔角栈道装点得更加靓丽。

奇形怪状的石头,在浅海边、山脚下,遍地都是。山崖边的岩石很大,大都呈浅灰色,棱角分明、尖锐凸出。

让我有点惊讶的是,沿途半山石壁上,居然嵌入一株或多株的小树,枝条细长弯曲,随风摆动,似在招手欢迎我们一行到来。

我有些感叹,感叹它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如此顽强,不禁想起清代著名文学家郑板桥的《竹石》诗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万击还坚劲,任尓东西南北风。”

啊,是不是很有诗意呢?

浅海边,海水清澈透明,平静如镜面;浸在水里的石头都圆润光滑,细小的裂痕清晰可辨;稍远处的海域,有几处石头、鹅卵石堆积的围闭小区域,小小的浪花在欢快地跳跃着。

美丽景色让人旷神怡,轻松惬意,步履轻快!

转了一个弯,前面那幢白色建筑的轮廊、形状更加清晰了。可以肯定,这就是小梅沙大酒店。

小梅沙大酒店,现在来说并不出名。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可是闻名遐迩,是当时深圳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似乎近在咫尺,我快步向前,发现被前面一幢白色平挡住了去路。平房的后面是陡峭的石壁。栈道在此成90度角大转弯,由临海转而向山崖方向延伸。

其实这段路并不长,我们很快就来到山坡脚底下“登山步道天梯”那里。

“登山步道天梯”傍着山势,重重叠叠,弯曲向上,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非常美观。大家一拥而上,拾级攀登,用不了多长时间就登上坡顶。

至此,背仔角栈道全程走完,从手机计步器显示,约1.5公里左右。

坡顶上面,是通向盐田区最西端沙头角的主干道;靠海边缘处筑有白色栏杆,沿着海岸线,怀抱浅海,向小梅沙方向延伸。

在坡顶通往背仔角栈道入口左下角,辟有一块面积不大的观景平台。站在观景平台望大海方向望:背仔角栈道尽收眼底;乳白色栏杆像挽在碧海连绵绿色群山中的一条白色珍珠项链,为美丽的背仔角栈道平添了新的魅力。

在这里大概停留了几分钟,大家又精神抖擞向小梅沙方向进发。

穿过狭长的“红色塑胶通道”,来到“小梅沙海洋世界广场”。全体队员站在“小梅沙海洋世界雕塑”前合影后,又走在盐梅路的大街上。前行约十多分钟的路程,来到一个岔路口,我们按道路指示牌箭头指向,走入一条盘旋向下通道,直达小梅沙栈道。

站在小梅沙栈道起点往左望,小梅沙大酒店就在直线距离约两三百米的地方;周围青山环绕,沙滩与浅海接触处形似半月;沙滩游人如织,远处游艇、娱乐来往穿梭,好一派亚热带滨海风光,怪不得被称为“东方夏威夷”了。

将近12时,我们开始行走在小梅沙栈道上。此时,温暖的海风徐徐吹来,空气湿润清新但略带咸腥味道。

海风渐渐增强,栈道脚下及周边的浪花在跳跃着,翻腾着。越往前走,越是明显。

向前转了一个大弯,前面景观发生了新的变化:栈道脚下及浅海边的暗红色巨大岩石,似乎连成一体又断续分离;海水与盘石轮廊接触处的形状,非常弯曲尖锐,整个外观形似外宽内窄的喇叭形缺口。

盘石表面有许多深深浅浅沟渠,而沟渠处又密布蜘蛛网状的细小裂纹;其轮廊外缘都圆滑过渡,整块盘石就像是一个表面雕刻有不规则精美花纹图案的大型石制工艺品。

前面有一座黄色石拱桥,桥的两侧刻有不规则花纹图案,与周边的暗黄色盘石及山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协调。

走过石拱桥,海风变得更大了。远处,海浪闪闪发光、漫卷而来,很快就冲到栈道脚下,“哗啦啦”地冲向盘石缺口,冲向沟渠,形成条条长龙,快速地向上爬升,向栈道脚下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激起水花四溅。浪花剧烈地翻腾着,向前浪动着。晶莹剔透的浪花与翻滚而来的海浪,组成多姿多采的美丽动感画面,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很喜欢“哗啦啦”的海浪声,它像是一首节奏欢快的乐曲,在耳边纯环播放,让人心情亢奋,一点都不感觉疲倦。

我忘情地欣赏着,不知什么时候起,队友们已经离开,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周围来回欣赏。这样也好,干脆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慢慢品味。

又走过一段路程,耳边忽然响起“轰”的一声。这声音既沉闷又短促,我连忙转身,四处观望,并未发现有什么异样。我有些疑惑,怀疑是一种幻觉?就在这时,“轰”的一声又在耳边清晰响起。于是,我四周寻觅,仔细观察,终于发现响声来自靠近山崖的一块盘石。盘石有个饭盆般大的一个孔洞,当“轰”的响声出现时,孔洞就串出了几串水花。

这是我第一次在大海中碰到的奇异场景,算是一种收获吧?

前方的道路似乎更加弯曲。此刻,我独自走在近乎蛇形的道路上。

这一带山体属风化岩石地貌,岩石材质疏松,估计一锤下去,都能敲掉几块石片下来。

周边的石壁和岩石,颜色暗红,并夹杂蓝、灰等颜色。

石壁似斧削般垂直且粗糙,表面密布深浅不一、长短不一的纵向沟渠;盘石似波浪状,轮廊外缘尖锐、曲折,纵向地伸入大海。

这里岩石形状及颜色,复杂多样,色彩斑斓。实在难于用笔墨作具体描述,只能用六个字形容:太令人惊艳了!

前面的景色仍然是如此美丽,如此壮观。我一边走,一边拍照,好想把这美丽壮观景色都收藏在相册中,给日后细细品赏,漫漫回味。

又转过一个大弯,一幢约二十多层高的白色建筑挡住了前行的道路,背后是连绵群山。依据自己所掌握到的常识,我知道:山背后就是大梅沙了。

这意味着小梅沙栈道全程已经走完。果然,转过小弯后,前面就是贴在山坡上的“登山步道天梯”。

离开小梅沙栈道前,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下午2时40分钟。

小梅沙栈道全程其实不是很长,大概是1.5公里左右。然而,我感觉这一段风景实在太美了,因而走走停停,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要离开小梅沙栈道了,我又习惯地回头远望:啊,茫茫大海远处的背仔角还能看见!

登上坡顶,返回盐梅路大街。我继续前行,由于时间关系,此时已无心欣赏周边景致。尽管如此,我还是发现了一些“亮点”:主干道对面建筑背后的山顶上,三座大桥横跨在山与山之间,若隐若现。我突发奇想:若遇到云雾缭绕天气,会不会有种漂在云端中的感觉呢?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正逐步改变人们的认知。被现代人视为穷山恶水、环境恶劣的地方,或许在将来会成为“人间天堂”。历史证明,完全有可能。时过境迁,一切都在变化,几千年前的广东,不就是荒蛮瘴疠之地么?

前行约20分钟,一座比周边建筑高出一大截、通体不锈钢、尖顶似两片风帆的奇异建筑,映入眼帘。我有些好奇,于是一阵小跑来到这座建筑物面前。啊,原来是大梅沙海滨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愿望塔。大梅沙海滨公园的北门就在这里。

金黄色沙滩、蔚蓝大海、蓝色遮阳伞以及沙滩上、浅海中形形色色的游人等等,风光旖旎的大梅沙增添了动感的美丽画面。

大人、小孩穿上游泳衣或戴上救生圈,尽情地在大海中遨游或嬉戏玩水;在沙滩中,穿着时髦泳装或光着膀子的游人,他们或静坐或行走。其中有一个青年小伙,全身埋在金灿灿的沙滩中,很是引人注目。他一直闭目微笑着,也许将全身埋在沙滩中的感觉,是异常美妙的。

此时,是与海水、沙滩亲密接触的好机会了。我脱去鞋袜,赤脚走在黄澄澄的沙滩上。

沙子颗粒细小均匀,非常松软。一脚踩下去,慢慢下沉,深度约七八厘米,感觉非常舒适。之后,我又来到浅海边缘,任由细沙在海水波浪的推动下,在脚趾间细细流淌、进进退退。那感觉很美妙,有种说不出的惬意和舒畅。

再过一会儿,可能是涨潮时间到来了,一字型排开的海浪,闪闪发光,夹着“隆隆”的海涛声,一浪高过一浪,翻滚着向沙滩方向扑来,一瞬间就来到面前。海浪卷着浪花,把戴着救生圈尽情游泳的那些大人小孩推来推去,我急忙返身往沙滩方向跑,忽然“轰”的一声巨响,浪花四射,全身上下被溅得斑斑点点,透着湿湿凉意,但心情十分畅快!与此同时,人们发出惊呼,纷纷拿出手机,抓拍一个个美丽的瞬间。

此时此刻,身体的疲劳和心中的疲惫被这大海的浪花,洗涤得干干净净了。

下午3时30分左右,感到该离开这里了。于是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从北门走出、左转,继续沿着盐梅路大街前行。大概走了十多分钟,在下一个岔路口又左转,走下一段弯曲的路面,来到大梅沙栈道。

大梅沙栈道其实与大梅沙海滨公园的浅海区域相接。从这里开始直到栈道桥,路面全用打磨过的多颜色石块铺成。

海面分布着许多弧线状的条型石堆,远远望去有点像一群群露出海面的鲸鱼。

走过栈道桥,前面的景观又发生新的变化:沿途地貌给人一种非常原始、非常古老的感觉。这种地貌似乎与电视上介绍的一亿至二亿年侏罗纪时代的地貌很相似,那时可是恐龙遍地、独霸地球的年代,人类这个高度智慧的物种还没诞生呢。

前面就是大梅沙观景平台了,这是整条深圳东部海滨栈道最大的观景平台。整个平台分成三级,面积最小也是位置最低的平台向北凸出,风景极佳:从那里往东望,大梅沙、小梅沙、背仔角的海岸线一览无余。

在这里碰到了领队及几位队友,有些兴奋,于是大家背靠大海合影留念。

大梅沙栈道走完了,我和领队及几位队友登上贴在石壁上“登山步道天梯”,又返回盐田路大街,向最后一个目的地——盐田海鲜街进发。

一路上,绿树红花陪伴着我们。不知不觉间,盐田港集中箱码头就出现在左侧山脚底下的海对面,一排排高耸吊,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左侧山脚下是一片滩涂。或许,若干年后,这段滩涂会成为一个美丽现代化的新城区。

走着,走着,感觉前面的道路在缓缓上升,转一个弯后,又是一段长长的下坡道路。远处路灯、观景台以及大片大片的白色建筑越来越清晰。啊,盐田海鲜街到了!

此时,整个空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蓝色,建筑物轮廊泛着白光,线条变得非常柔和,人们的脸上似乎也泛着光彩。黄昏时的景色真美!

下午5时多,我们一行53人集中在东煌海鲜酒楼就餐,在笑语喧哗中品尝了色佳味美的当地特产海鲜。

傍晚6时,大巴从东煌海鲜酒楼斜对面路口临时候车处开出,大家带着满足愉悦心情,踏上返程大巴。

至此,“深圳东部海滨栈道12公里健步行活动”顺利结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