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哪家强?有哪些特征?

 芳博士 2023-01-13 发布于福建

202307篇(共357篇)原创文章

1月7日母基金研究中心2022年度榜单隆重揭晓。因为曾经在地方政府工作过,现在又在创投圈中,所以我重点关注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榜单(在本篇文末)。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排出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方引导基金,在本篇倒数第二节。
在分析了地方产业基金的投资特征后,我先说一些粗浅结论,供各位参考:
第一,招商引资。
地方产业引导基金还是承担着为地方招商引资的重要职责,尤其在直接投资的项目中,本省项目通常占80%以上。
项目投资区域覆盖全国的,比较典型的有深圳和苏州的引导基金,颇有一种“我自盛开,清风自来”的自信。
第二,跟投为主。
地方产业引导基金的直接投资主要以跟投为主,由对外投资的基金管理方(GP)来主导投资。深创投和亦庄国投的领投次数较多。
但从实践中看,即便是GP来主导投投,地方产业引导基金作为LP,还是会要求GP多关注本省(或者即将落地到本省)的创业公司。
毕竟本地财政的肥水流了外地的田,负责的相关单位还是不好交代。
第三,投硬投早
观察近两年投资的领域,地方产业引导基金出手的项目(尤其是直接投资),基本都在:先进制造(芯片等硬件)、医疗健康、汽车交通等领域,“硬科技”属性非常明显。
尽管也有企业服务的项目,但投资热度明显弱于此前。
同时,地方产业引导基金大多以B轮及以前的中早期项目为主。
基于上述三点,企业方如果需要拿到地方引导基金,就要证明自己:
能给地方带来多少税收、创造多少岗位,以及能引来多少家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
同样,地方引导基金要投资那些优质项目,就要证明自己:
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资源(例如,订单、土地、人才、便宜的水电煤等),以及地方的优势产业链是否满足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需求?
具体思路可以参考我此前写过的两篇文章:
《招商引资2.0,被招商的企业为何有顾虑?
《政府招商引资2.0,价值交换才能合作共赢

1

产投基金分布区域

从区域分布来看,江苏当仁不让,紧随其后的是广东、浙江和四川。
江苏以苏州为首(6家),南京(2家)以及无锡、徐州、扬州、常州、江阴(各1家)。
广东以广州为首(4家),深圳(2家) 和珠海(1家)。
浙江以杭州为首(3家),绍兴和温州(各有1家)。
四川全部在成都(5家)。
总结起来,地方政府引导基金能上榜,至少得满足4个字:“财政有钱”。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基金也开始发力。
除了成都外,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合肥了,有3家上榜基金。
武汉、西安、重庆、大同都有基金上榜。

2

产投基金投资效率

从投资效率上看,以平均每年投资直投次数来排序,前五名分别是:
1. 深圳引导基金(深创投)——平均每年直投66次。
2. 厦门市产业引导基金(厦门创投)——平均每年直投33.42次。
3. 苏州国发创投——平均每年直投13.67次。
4. 合肥产投资本——平均每年直投13.63次。
5. 亦庄国投——平均每年直投10.5次。
以平均每年出资基金的穿透投资项目数来排序,前五名分别是:
1. 南京市政府投资基金——平均每年穿透投资227.8个项目。
2. 武汉产业发展基金——平均每年穿透投资161.5个项目。
3. 深圳引导基金(深创投)——平均每年穿透投资161.17个项目。
4. 苏州基金——平均每年穿透投资119.33个项目。
5. 深圳市福田引导基金——平均每年穿透投资113.88个项目。
下图是我根据榜单排序的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按照工商公布的信息,整理的基金的直接投资、对外投资的基金、穿透投资(对外投资基金所投项目)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有2家榜上机构我没找到同名的基金管理者,所以只好放空。

因为是公开信息搜索,可能存在缺漏,敬请朋友们指正。
有些上榜的引导基金并无工商登记的直接投资、穿透投资的数据,可能有其他上榜理由,是我孤陋寡闻,在此表示歉意。
最后,附上母基金研究中心2022年最佳政府引导基金(地市及区县级)榜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