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堤头镇刘快庄村在北辰区东北部,杨北公路和205国道环抱村庄,将其围成三角形状。查阅村史,知该村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时山东青州诸城庞各庄刘姓迁来此处,村因其次子刘快而得名。 ![]() 赵太君墓航拍图 ![]() 赵太君墓方位 天津一带明朝成村者不在少数,皆因元末混战,华北地区人口大减,不得不从山西、河南等地迁移人口充实。时隔六百余年,这段尘封的历史早已为人所遗忘。尽管这些村庄还未搬迁消失,然而也不会再有人关心村史族谱。至于村中祖坟,也多是在六十年前平毁了。 ![]() 近观赵太君墓(四周都是土坟) ![]() 然而也有幸存者,它凝结着一村居民共同的血脉。在北辰区文物普查登记过程中,在刘快庄村西南,紧邻杨北公路位置发现一座“赵太君墓”,并将其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点。墓葬是何来历,此前未有人进行过考察。笔者倒是于今日寻到了。 ![]() 民国石碑 ![]() 碑亭细节 墓葬很简单,是一座高两米余的土堆,前立一碑,刻于民国二十三年,材质粗糙,碑文是纤细楷体,于夕阳映照下甚是难辨。但大体意思可知,赵太君是村民先祖,明朝人。刘快庄成村于明代,有来自“山东诸城”等字眼。还刻有祖训教诲。 ![]() 碑文细节 ![]() 而在上个月笔者第一次找寻赵太君墓时,村民多不知其所指。想来随着时代变迁,村庄壮大,村中也融入了其他姓氏,这段历史自然变得更加扑朔。 |
|
来自: xianfengdui111 > 《考释中华文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