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骞:13年的困难踏出了一条千年之路

 写乎 2023-01-13 发布于四川

作者:不贰过

19岁的汉武帝刘彻登基成为皇帝,可是朝政却把持在奶奶太皇太后窦漪房的手中。

可是汉武帝并不想一辈子当一个傀儡,所以他一直在布局,一直在提防着匈奴。

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可是当时的游牧民族不止匈奴一个,还有一个大月氏。

匈奴打败了大月氏,并且将大月氏君主的头颅打造成了酒具。

大月氏不堪受辱,一直寻求复仇。而汉武帝就是看出了大月氏的不甘,所以派遣使者出发。

19岁的汉武帝还是一个少年,他一眼选中了已经27岁的壮年张骞。

张骞领皇命,开始了一路的征程。

对于汉朝而言,这是为了边境安稳。对于汉武帝而言,这是对奶奶的反抗,可是对于华夏而言,是第一次的探索之旅。

张骞的一步,是华夏的一大步,他是一个先驱者。

张骞带着汉朝的符节,开始了河西走廊的未知前程。符节代表着古代朝廷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符节代表了信物。

河西走廊一直在匈奴人手中,所以张骞的出使只能选择偷渡。只是张骞失败了,还是被匈奴俘虏了。

张骞不想死,所以选择投降匈奴单于。

匈奴单于见到张骞,也十分好奇,你干嘛来了?

而张骞也不说假话,张骞奉我皇之名,出使西域大月氏。

张骞的坦诚让匈奴单于很不开心,我凭啥让你通过?

就这样,惹怒匈奴单于的张骞,在匈奴人的监视下,渡过了11年的时间。

匈奴单于没有杀害张骞,首先是佩服张骞的勇敢,其次是不想放过张骞这个年轻的劳动力。就这样,张骞在匈奴安营扎寨地活下来了。

11年的时间,没有让张骞同化,他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记得自己手持符节的坚定。

而匈奴也十分看好张骞,所以为了让张骞甘心臣服,将一个匈奴美女赐给了张骞做老婆。

在匈奴人的眼中,打倒了张骞的脊梁,就是战胜了大汉朝。

张骞十分不客气,坦然地娶妻生子,在匈奴过着幸福日子。

11年的伪装,终于让匈奴人放松了对张骞的警惕。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张骞顺利出逃,怀着不曾忘却的使命,遗弃了妻子和孩子,一路向西,直奔西域。

或许匈奴11年的时间淬炼了张骞,让张骞一个文人成了一个勇士,他已经适应如何在草原上生存下来。

张骞和副使,以马尿马肉为食,穿过了苍茫戈壁,跋山涉水来到了大宛国,随后到了康居国,最终终于来到了大月氏。

11年的时间,生活得十分幸福的大月氏早已经忘了当年的仇恨。在张骞的游说下,大月氏还是拒绝复仇。

张骞的坚持,被大月氏泼了凉水。

张骞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使这是一次失败的出使,可是张骞还是要回到最初的地方,去回馈给自己的王。

张骞开始往返,为了避免匈奴,所以张骞决定走青海羌地。

可是张骞命不好,在他去往大月氏的时间里,匈奴和羌族联盟了。羌族俘虏了张骞,然后送给了匈奴。

而张骞兜兜转转又一次回到了匈奴,匈奴没有选择杀他,甚至把张骞送到了妻儿身边。

张骞的使命,从来不在匈奴,匈奴只是他人生中的过客。所以张骞还是想回到家乡。

一年后,匈奴兵变,张骞趁机逃离。这一次的张骞,没有放开妻子的手,将匈奴妻儿一起带走。

对于张骞而言,则是责任。可是对于那个女子,这是跨越仇恨的爱。

张骞带着妻儿,终于回到了梦中的长安。

离开的时候意气风发,回来的时候历经沧桑,这就是张骞给汉武帝的答卷。

这次出使,本是为了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可是出使失败了。但是通过张骞的嘴,汉武帝才知道,在西域之地的广袤无垠,更加激发了汉武帝想要雄霸天下的心。

汉武帝在张骞之后,开始了发展西域,才有了后来的丝绸之路。

而丝绸之路的开发,繁荣了汉朝的经济,也成了历史的辉煌一笔。

而张骞,他是最先睁开眼睛的人,只有他看到了一望无际荒原的财富。

张骞一人的苦难,是后世千百载的幸福。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