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途经天津,问起狗不理包子取名缘由,一列车员回答引人大笑

 gudian386 2023-01-13 发布于山东

作为一名平凡的列车乘务员,姚淑贤荣幸接待过一位不寻常的乘客。

这位乘客替她为男友抄写爱情古诗,帮她打掩护“违反纪律”。

姚淑贤请客时,他掏钱,姚淑贤遭人刁难,他撑腰。

毫不夸张地说,他既是小姚崇敬的领袖,又是教育她的老师,同时带给她父亲般的关怀。

而这人正是伟大领袖毛主席。

文章图片1

在主席专列上工作的日子是姚淑贤今生最珍贵的回忆。

她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见到主席的情形……

不寻常的乘客

“这到底是位怎样的乘客呀……”

1953年12月的一天下午,乘务员姚淑贤所在的专列开出车辆段,在前门火车站停了下来。

不一会儿,一连串汽车驶来,上面载着的全是文件书籍、衣物、日常用品。

而后,有人陆续将东西搬上列车。

姚淑贤在旁边看着,惊讶得合不上嘴。

衣服、日用品这些倒是没多少,而且可以说是非常破旧。

衣架上就挂了一件旧睡衣,还是打了补丁的。

两块被香烟烧出许多小洞的灰色旧毛毯,就算是被子了。

牙膏也没有,只有当时已被很多人淘汰了的牙粉。

一把牙刷毛都快要掉光了,真像秋风中的可怜落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满屋子的书。

他们专列的软包车厢由一个主房间、一个副房间与两个小房间以及客厅构成。

光主房间就被书籍占了三分之二,堆得足有二尺多高。

这还装不完,于是外面的客厅沙发上、桌子上也全拿来放书。

文章图片2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乘客?

姚淑贤忍不住再次发出疑问和感叹。

因为按照当时规定,乘坐专列软包的都是首长级别的人物。

可看看这些东西……怎么都不像一位大人物该有的派头。

不过就在一个月前,专运处领导郑重其事地将大家召集起来开会。

“我们这次的任务既重要又光荣,这是全国人民的重托,各位务必要用党性保证完成好!”

接着,领导又宣布了一连串纪律,还再三强调众人严守岗位,不准串车厢,注意保密。

姚淑贤听得既兴奋又紧张。

当时,她刚刚成为党员不久,而且年初的时候才被调到铁道部专运处。

文章图片3

她本在天津铁路卫生防疫站工作,因为专运处要为首长安全卫士方面提供服务,于是便组建了七八人的医务组。

姚淑贤成为其中一员。

更加幸运的是,她被分配在了一节软包车厢上。

接下来一个月,列车都停在车库里。

他们这些乘务人员住了进去,学习待命。

其间,铁道部长滕代远与公安部长罗瑞卿,还多次现身检查工作。

他们什么也没说,领导更是从头到尾一个字也没透露。

这便更加增添了这位首长的神秘。

姚淑贤从思绪中抽离,进行首长登车前的最后卫生检查。

大约两个小时后,又开来几辆汽车,首长登车后,专列便驶出了北京。

按照要求,他们乘务人员工作期间一般只呆在乘务室里,没事不能随便进出客厅和其他房间。

所以首长登车时,她并没有机会得见。

文章图片4

姚淑贤

但姚淑贤心中隐隐有一个猜想和期盼,如果……来的是毛主席就好了。

哪知,这个愿望竟成真了。

第二天一早,姚淑贤吃过饭后,就看见一个年轻的卫士长朝她走来。

这是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

他对有姚淑贤说:

“你还没去看主席,应该有礼貌,应该见见主席。”

姚淑贤差一点喊起来,主席?真的是毛主席吗?

她怎么会不想见毛主席!

电视上的人物即将出现在自己眼前,姚淑贤内心激动无比,表面仍是维持一派镇定。

跟在李银桥身后,短短的几步路,她却想了一百句可以对主席说的话。

文章图片5

李银桥

但当她真的走进主席房门,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孔,喉咙仿佛被梗塞了,什么都说不出来。

就在她紧张得心都快跳出来时,一只大手先朝自己伸了出来。

姚淑贤愣愣的,被李银桥碰了一下才赶忙上前一步,用两只手握住主席的手。

接下来的事仿佛发生在梦境里,毛主席问她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多大年纪等等。

她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答的,回到乘务室后脑子还在发蒙。

等专列到了杭州,毛主席在下车前还特意来乘务室向大家告别:

“我们到了。你们辛苦了,好好休息休息,睡个好觉,谢谢。”

这是姚淑贤第一次接触毛主席,也是令她终生难忘的回忆。

其没想到,主席竟如此平易近人。

更令她意外的是,3个月后,毛主席视察结束又返回列车时居然还记得自己,并且喊出了她的名字。

文章图片6

姚淑贤和毛主席

有时在餐车碰上主席,他还会叫大家一起用餐。

平时主席也经常开玩笑,众人相处的得十分和谐融洽。

有一次,列车快到天津了。

毛主席晓得小姚是天津人,便问天津有什么特产。

“大麻花、狗不理包子。”

姚淑贤列举出两样最出名的。

“为什么叫狗不理?”

看主席认真发问的样子,姚淑贤说:

“因为老板精明啊,谁不吃他的包子,就骂谁呀。”

主席听后风趣地说:

“我们可别挨他的骂。小姚,到天津请我们吃包子吧!”

说着又指了指车厢前后,意思是要请全车的人。

姚淑贤爽快答应,能有机会请主席吃家乡特产,别提多高兴了。

可主席这是开玩笑呢,怎会真让她掏钱。

于是列车抵达天津后,主席便笑着指小姚,对大家说:

“都去餐车吃包子,今天是小姚请客,我掏钱。”

在场的人都被逗笑了,大家吃得很开心,主席还特意要了一盘炒辣椒就着吃。

与在主席专列上的日子

姚淑贤从1953年被调到专列工作,到1964年离开,中间几乎都在毛主席乘坐的专列上工作。

随着时间的沉淀,主席和乘务人员越来越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我们知道,毛主席是一位极具魅力的伟大领袖,他的行事作风时常影响着周遭的人。

文章图片7

毛主席在专列查看河北水利工程长远规划

从未见其人先见其物开始,姚淑贤便已经他肃然起敬。

那件先被搬进车厢的旧睡衣,当时就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后来有一次,这件睡衣又破了,还是姚淑贤替主席缝的呢。

那时,卫士小封将衣服送来,她铺开一看,这件黄格棉布睡衣的臂肘处磨得很薄,一个大洞实在太惹人注目。

姚淑贤挠挠头,说:

“可是我手上没有布呀。”

“那不是吗?”

小封指着小桌上的医用纱布说。

“这怎么成呢?白沙布怎么配黄格棉,况且纱布又很薄,补不补得上还是个问题。”

小封听了她的疑虑,大手一挥:

“没事,叠两三层就行,主席不讲究。”

文章图片8

闻言,姚淑贤脱口而出:

“别逗了 ,你们怎么让主席就穿成这样,替他换一换吧,还有他穿的那双袜子太不像样。 ”

就在今天上午,主席坐在沙发上跟他们聊天时,露出了一截袜子。

上面一块针线很粗的大补丁吸引了她的目光。

当时,主席感受到了其神情,还笑着说:

“不要觉得奇怪,现在还不知多少中国人穿不上这样的袜子哩。”

话音刚落,姚淑贤眼泪都快下来了。

她不知道是为主席心酸,还是被他的博大胸怀感动。

所以现在看到这件睡衣,其实在忍不住多说两句。

然而小封却说:

“看来你还是不了解主席,我们也多次劝他,他就是不换。谁敢换,换了他会发脾气的。”

姚淑贤叹了口气,最终还是用纱布补了那件睡衣。

直到她离开专列,主席都始终穿着这件睡衣。

文章图片9

姚淑贤

主席不仅节约自己的生活用品,对于车厢里的东西他也是能不用就不用,能省则省,一直保持战争年代艰苦生活的习惯。

原本他房间里的睡床是有弹簧软垫的,但他给撤了改成木板床。

夏天也不用枕席,报纸一垫就能躺下,一点儿也不讲究。

主席对吃穿用度虽不讲究,对工作人员也很随和,从不对工作提什么要求,但却十分关注大家的思想作风。

有一年冬天,专列从南方回来,那次李银桥不在,由张卫士代理他的职务。

张卫士似乎有点过于尽职尽责,在车厢温度的调整上反复“找茬”。

姚淑贤是专列乘务员难道不搞不明白吗,可对方非说温度低,把姚淑贤指挥得团团转。

文章图片10

毛主席和专列工作人员合影

见她有点不耐烦了,其还搬出主席说道:

“主席感冒你负责。”

一听这话姚淑贤就火了,主席向来亲善和蔼,可他身边的有些人却颐指气使待人。

火气上来的她也丝毫不讲情面地说:

“得了得了,你了不起,你说了算行不行,下次别喊毛主席万岁了,就喊你张卫士长万岁吧。 ”

哪知这话被主席听到了。

第二天,他便跟小姚谈话:

“小姚怎么发火了,是不是我身边的人给你找麻烦了?”

听到主席关心,姚淑贤忙说:

“没有没有,我们是在开玩笑。”

主席面带微笑,眼神却很认真,继而说道:

“如果他们打着我的旗号给你们找麻烦,你就批评他们,不要讲情面。 ”

文章图片11

1961年毛泽东同专列乘务员在一起

后来有一次,主席又在聊天时说到卫士小田、小封。

他们经常跟随主席参加舞会,和舞会上的女演员搞上了对象,但最后都吹了。

主席便指着他们说:

“你们就以自己的条件找对象,打我的旗号最后是要吃亏的。”

主席这两番话,让姚淑贤受到很大教育。

众所周知主席十分反对搞特殊,哪怕是他的亲属也不能沾他的光,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更是严格要求。

姚淑贤深深铭记着他老人家的教诲,即使后来我去到新的工作岗位,也从没将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经历当作炫耀的资本。

主席巧当“红娘”

姚淑贤对毛主席的感情是复杂的。

他不仅是国人崇敬的领袖,也是启发教诲自己的老师,还有同父亲相处般的温情。

主席对大家的关怀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不论工作、学习、思想,还是恋爱婚姻,都想得很周到。

火车上的生活是很单调的, 他们这些乘务人员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列车上度过。

时常还会因为交班而昼夜颠倒,陪伴家人的机会则更少了。

像姚淑贤这样还没结婚的小同志尤其受主席关注。

1956年夏天,那次毛主席是去北戴河。

列车刚启动,他就说:

“今天礼拜六,你们有没有约会呀?”

有的人不好意思地低头,有的则抿嘴偷笑。

只有姚淑贤老实回答道:

“ 有,我有。”

话一出口,她就觉得自己冒失了。

文章图片12

毛泽东手稿

但毛主席却亲切地继续问:

“跟什么人有约会?”

姚淑贤脸都红了,但又不能不回答,声音低如蚊呐:

“跟男朋友……就是那个为您作食品检验的小吕。”

主席眉头一皱:

“哎呀,搅了你们的好事,怎么办,你们打算在哪儿约会?”

“说好了去中山公园玩,在门口,不过没事。”

毛主席似乎比小姚更着急:

“怎么会没事呢,你告诉他了吗?”

“没有……”

“你这个小姚啊,要是不见不散怎么办?”主席望了望窗外又说,“你就连个电话都没有给他打?”

姚淑贤摇头说:

“我们只要接受任务,就不能告诉其他的人。”

她又补充说:

“没事的,我们在一个处工作,等他一会上来采样就知道了,我有任务,他会理解的。”

毛主席听闻则摇摇头说:

“久了会出误会的。”

文章图片13

站者左二为姚淑贤

到了晚上,姚淑贤去客厅给主席送铅笔,转身欲走时被主席叫住。

她回头,就见主用那铅笔顺手在纸上写了什么,然后递给她,说:

“这个东西你拿给小吕看一看。”

姚淑贤凑近一看:

“静女其姝,侯我子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踌躇。”

这是一首出自诗经的情诗,描写的是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约会,男子等待心仪姑娘的欣喜,以及未见其人的焦灼心情。

这完全与小吕见不到小姚赴约的情形一模一样。

姚淑贤虽然很想收下这份亲切的关心,但是纪律有规定凡是带字的东西都必须上交。

“你为什么那么老实现在没谁看到,我是不会打小报告的。”

说着,主席做了个手势,然后接着说道:

“藏起来,带给他。”

姚淑贤虽然心中不安,但还是收下了纸条。

文章图片14

李银桥和毛主席合影

不过她也遵守纪律找到李银桥向他作了汇报,并把古诗拿给他看。

李银桥笑了笑说:

“那就收藏好,带回去吧。”

回到北京后,她便把主席手书的诗交给男朋友看,小吕听完失约经过,会心一笑,明白了主席的用心。

不久后,两人便结婚了,她把喜讯跟主席分享,他们能修成正果也有他老人家一份助力呀。

毛主席又像一个关心儿女的父亲那般,详细地询间关于小吕的一切情况。

当知道小吕现在已考入石家庄医学院去念书时,他高兴地说:

“ 告诉吕宝璋同志,要多学点本领,将来好为人民服务,以后有机会我还要见见他。”

只是因小吕上学的缘故,夫妻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学校放暑假时,中央要在北戴河开会。

到了寒假,中央又要到南方开会。

主席知道他们半年没团聚了,于是有一次去河北参观人民公社时,便叫小姚下车回去看看爱人。

还说:“年轻夫妻,要聚一聚,不然,我心里不安。”

姚淑贤心里涌动起一阵热流,这种体贴入微的关怀是谁都会受感动的。

文章图片15

李银桥

1959年,姚淑贤被调回防疫站工作。

尽管不舍专运处的同事、主席及其卫士们,但成家后,她希望能有更多时间陪伴爱人,也想把自己的专业再重新捡起来。

然而,几个月后,她却又收到让她回专运处上班的通知。

回来那天,再见到主席时,她感觉自己像久别的女儿见到了父亲一样。

毛主席一把握住她的手:

“ 你回来了,听说你回来,我很高兴。 身体好吗我给你写了信,他们没交给你。”

什么信?她怎么不知道这事儿。

原来,当时毛主席知道她走了,就给她写了一封信,祝她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只是这信被她领导压下来没给她,主席晓得后很生气。

直接亲自找上专运处王处长,说:

“小姚在我这里工作多年,熟悉了,还是叫她回这里来工作吧。”

姚淑贤知道事情经过后眼睛有些湿润,又听主席说为了表示欢迎,今天就请她在他这里一块吃晚饭。

他们边聊边吃,有说有笑,就像一家人吃团圆饭。

文章图片16

毛主席在专列旁与专列及本站工作人员合影

1964年初,姚淑贤要休产假了,她告诉主席以后可能不能上车了。

毛主席注视她片刻,笑了,说:

“那是大喜事,小姚,那么我们合个影吧。”

姚淑贤眼里涌起一层泪花,她怀着不舍却又激动的心情,拍完了这张最珍贵的照片。

结语

从恋爱到结婚一直到后来,姚淑贤始终珍藏好主席抄写的古诗,它记录了自己年轻时的爱情生活,也记录了毛主席对她的关心和爱护。

在毛主席专列上工作的日日夜夜,虽然她做着服务性的工作 ,个人生活毫无规律,与家人也聚少离多,十分不易,但主席的高尚品德以及对她的关怀和教育,却是终生难忘的财富。

在伟人与普通工作人员的点滴相处中,我们也更能看见其伟大的人格与不朽的魅力。

参考资料:

[1]孟红.毛泽东关心身边工作人员婚事纪实[J].党史文汇,2005(12):29-32.

[2]姚淑贤.在毛主席专列上的日日夜夜[J].党的文献,1994(03):53-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