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市场和源头角度出发,新疆、俄罗斯出产的和田玉到底差异在哪里?

 和玉大叔 2023-01-13 发布于新疆

网络世界纷繁复杂,信息大海中有用的内容却不多,大部分朋友不得不好费时间,在浩如烟海的垃圾内容中寻找自己的答案(甚至重要内容就几句话)。

学习和田玉知识也是如此,和玉大叔很早就认识到,很多朋友其实都想自学和田玉的一些基础知识,结果是“本末倒置”的人比较多,根源在于大部分人不愿意花时间了解和田玉的各种产状、品种、成因,却想一步登天直接搞清楚玉石的“产地真假”问题,这就像孩子初学走路连平衡都没有控制好,父母却在到处打听如何健步如飞,明天跑进奥运会一样。今天就以一个简单的案例来阐述这个话题——和田玉的主要产地中新疆和俄罗斯的料子,在市场环境中的差异到底是什么。

俄罗斯的玉石产地分布相对比较集中,相比新疆料产区,主要沿着昆仑山脉不断蔓延,沿途都有分布(包括山脉源头青海地区),俄料产地主要集中在布里亚特共和国的深山峡谷中,由于外国人对和田玉并不感兴趣,所以这里虽然人烟稀少,产量几乎都是供给中国的,随着俄乌冲突蔓延,俄罗斯的各项商品外贸出口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国际结算不便,加上现在还愿意冒险去俄罗斯进料的商人更是少之又少,助推俄料的售价处于一个比较明显的“高度信息差”状态,即料子本身综合成本不应该这么贵,但因为渠道被卡,实际的售价比理想价格要高。

俄料真正“卡脖子”的核心,许多自媒体文章都没有说到点上,最核心的关键还是海关走私监管日益严格,在以前俄料经常是被混在一些建筑石材,金属矿渣之类的东西,通过集装箱夹带混进国内的,“水货”原料基本没有关税成本一说,自2020年开始,满洲里海关数次严查走私俄料,还牵出几起亿元大案,全国联动从广东到河南,带走了不少玉商协助调查,这一下供料的渠道开始大规模收缩,本来俄料损耗就比较大,进口只能是大块头,货源的紧张直接助推了市场价格。

新疆料最近几年供应量非常不稳定,受疫情影响是主要因素。其实品质方面也确实有些拉跨,新疆山料的主要来源在且末山区,由于地处高原,缺乏道路,在这里开采玉石其实相当困难,新疆料相比俄料来说,净出货率更低,大部分原料都带糖,裂纹分布也相当不规则,几乎没有大于拳头的干净毛料问世,幸亏最近几年手把件不再流行,大家应该也没怎么再见过新疆山料的把件,就是这个原因。

从玉质上来说,实际上新疆料并没有比俄料优秀太多,虽然糖料的油性较为明显,但白度方面是显著不及俄料,大部分消费者对于玉石的需求还是要够白,新疆料不但价格高,白度还不行,除了老玩家懂行,知道后期的盘玩效果,从实际出发俄料的卖相其实比新疆料要更好的。

今天大叔的分享的心得与玉石分辨无关,但我们都清楚,市场的走向决定了料子的收藏前景,当市场追捧某种玉料的时候,舆论肯定都说好,绞尽脑汁挖掘优点,让大家看到的推荐理由最终还是为了销售服务,咱们只关注玉质就行,对产地的吹捧还是理性对待为好。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免费的”、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