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情怀丨四个兵哥的新闻故事

 春城春短春芳 2023-01-13 发布于吉林

图片

四个兵哥的新闻故事

在集团军部队,有一群热爱新闻工作的基层报道骨干。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四位——雄鹰特战旅的张涛在报道员中发稿量位居前列;模范红军旅的蒋东霖是个高产作者;攻坚先锋旅的周茂金不仅能写而且会“说”,是80强军号主播;铁翼神鹰旅的徐香原入门时间不长,但很刻苦
在80强军号上线三周年之际,听听他们讲述与80强军号的故事……

——80强军号
图片

张涛


雄鹰特战旅新闻报道员,累计在各类媒体平台发稿200余篇,其中,《解放军报》《人民陆军》报等传统媒体发稿50余篇,80强军号、北陆强军号等新媒体发稿150余篇。


做一名有温度的新闻人

雄鹰特战旅新闻报道员 张涛

休假在家,欣闻“80强军号”上线三周年,内心甚是欢快,难以掩饰自己的兴奋劲,快步走到冰箱前,顺手拿起一罐冰镇可乐一饮而下,痛快!

三年砥砺奋进,几多春华秋实。三年前的8月8日,一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平台——“80强军号”正式上线。三年、1096天、5235期推文,一起见证着她向着“勇立潮头、敢领风骚、独树一帜”的目标不断迈进,见证着集团军官兵强军精武的奋斗历程,也见证着一茬茬新闻人的执着与追求。三年来,我也从一名忠实的读者有幸成长为一名特约记者,作为新闻道路上的新人,回想起来时的路,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80强军号”设置星标置顶。作为自己的必读微信公众平台,只要手机在身边,每天晚饭后的休息时间,都会点开看看是否更新推送,生怕错过,特别是遇上自己单位的稿件,心情不亚于初恋时的那种怦然心动。她亦师亦友亦恋人,说起我和她相遇相知再到相恋相伴的时光,就不得不提及这段不解之缘。

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时至今日,还清晰地记得那一次邂逅,注定了这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一次看完新闻后,正常组织休息,教导员推荐我们关注了“80强军号”,开始我们并不“感冒”,甚至有些抵触,直到教导员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说:“同志们,有空你们真的可以关注一下,里面讲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抱着好奇心点开,里面内容出乎意料,并不是我想像的那种干巴巴的纯理论“催眠药”。大概浏览便觉得内容丰富、栏目设置合理,既有硬核军事新闻,也有启迪思想的政治工作,还有官兵及其军属关切的家国情怀;再细细品来更觉得她充满内涵、温润如玉、思想深邃、耐人寻味。真是,相逢情便深,恨不早相逢,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019年,因为管理能力突出,群众基础好,被大家推荐、组织任命为站长,在连队党支部担任组织委员。“新官上任三把火”,浑身充满了干劲,检查督促内务、规范各类库室、组织军事训练,忙的不亦乐乎,似乎也不知疲倦。一段时间下来,班排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领导的赞许。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曾经亲密的搭档在我面前感觉也有所保留了,在关键时刻也没有那么力挺我;曾经关系特别好的几个哥们,也从无话不谈变成躲躲闪闪。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内心其实充满惶恐。在一次吃饭时,我对面的一个战友告诉我,很多战友私下里议论我管的太严太宽,甚至有些人说的话很难听,再想起那些微妙的变化,刚才的真相就是压垮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让我强大的内心防线瞬间决堤。想着自己兢兢业业,想着自己起早贪黑、事必躬亲却落口舌,心里实属不甘,自己陷入怪圈,无法自拔。

从那天起,走入了穿上军装以来的最低谷,情绪低落,干什么也打不起精神来,管理上更是得过且过,你好我好。支委会上,也不再坚持原则,更不敢较真碰硬了,很多时候会萌生“撒手不干了”的逃避思想。

除了正常的操课和训练,休息时间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发呆或者看看手机消磨时光。这一次又一次与她相逢,记得特别清楚,无意间看到那篇《平时亲兄弟 战时生死相依》的文章,她就像黑暗中那束光让我看到了希望。文中的那句“没有感情上的真,没有距离上的近,革命军人来自五湖四海,官兵之间若想亲密无间,唯有真诚相待,有些干部骨干觉得现在的兵难管、难教、难带,也有的战士认为干部骨干不近人情、过于苛刻,于是就形成'你讲什么我不信,我有什么不跟你说’的信任危机……”让我瞬间大悟,周日的排务会结束后,我主动和战友们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开了一次“民主生活会”,将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内心想法向大家吐露出来,因为我的真诚,大家也慢慢的“吐槽”起来:“管理过于严格死板、简单粗暴、不善于听取意见”我的脸越来越红,可是心里却愈加轻松。意识到问题根本所在后,我及时调整工作状态、定期收集采纳意见建议、发现问题立马整改。慢慢地,身边多了一些真诚的欢声笑语,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所在班排又成了响当当的标杆,我在年底还有幸当选旅第一届党代表。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010年6月底,因岗位调整,我被借调到宣传部门工作,缘分这种东西真是说不清道不明,2020年7月,一篇《锤炼特战尖刀》的新媒体稿件经过再三修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过去。没有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强军号编辑老师的电话,老师非常认真的给我指出了文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帮我校对稿件,最后有幸刊在当天推送出来。看到在“80强军号”上的处女作,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心里的干劲也越来越足,到现在大概一年的时间,在“80强军号”独立上稿接近80篇,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基层的嗅觉越来越敏感,同时也在《解放军报》《人民陆军报》《解放军生活》等报刊杂志发表署名文章100余篇,去年底被单位表彰为“宣传报道先进个人”。

新闻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求索之路。再回首,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为了打磨一篇有温度的稿子,加班到凌晨三点,熬灭了机关楼最后的那一盏灯,能记住的是内心的无比充实;已记不清具体写过多少强军故事,受过多少不被理解的委屈,能记住的是这些稿件带给了战友多少温度,换回了他们多少幸福的笑脸。记住这些就够了,就像我很敬佩的一名老首长、老前辈说过;“要做一名有温度的新闻人”!

忆往昔峥嵘岁月,值此三周年之际,祝愿“80强军号”越办越好,越办越出彩,还有下一个三年,下下一个三年,值得我们去期待,值得一起为之奋斗。未来可期,愿我们保持热爱,做一名有温度的新闻人,奔赴一场又一场山海。

图片

图片

蒋东霖


模范红军旅新闻报道员,累计在各类媒体平台发表稿件450余篇。其中,《解放军报》《人民陆军》报等传统媒体刊稿50余篇,新媒体稿件刊发400余篇。

十指秋风,一绣三年 

模范红军旅新闻报道员  蒋东霖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进入了秋季,又是一年八月,回首三年前的八月,也是与《80强军号》相识的日子。在这三年时间里,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借此平台,将自己所思所想所悟一抒己志,以飨读者

在接触新闻之前,对于新闻的认识就是每天观看新闻联播,感觉应该和自己联系不大。那时候,对新闻谈不上热爱,只因当时军营广播需要投稿,那次,排内将任务交给我。

面对新挑战,我该从何下手?写什么内容?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转。整整一个午休时间,我徘徊在找报纸、看报纸的路上,可最终大脑还是一片空白。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又到了下午操课时间,紧张有序的一日生活制度,让我很快把写稿的事情抛之脑后……

晚点名期间,看着其他战友将自己的成果交到指导员手中,此时的我内心除了忐忑就是不安,脑海里已经勾勒出我的种种下场。煎熬的15分钟晚点名时间,如同过了半个世纪,可让我意外的事,晚点名期间并没有对我进行“批斗”,这让我悬着的心更加不安。

随着熄灯号的响起,在与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我最终还是上床就寝了。

繁重的训练任务,让我很快进入了梦乡,睡意朦胧的我突然感觉有人在叫我,睁眼一看,是指导员,我的心咯噔一下,瞬间清醒过来,心想“暴风雨”来了。

来到俱乐部,指导员并没有对我提出指责批评,而是拿着一本新闻写作的书籍,对我进行基础辅导,而后我们合力写了一篇稿件。

第二天一早,我将稿件整理完毕后投向了广播站。中午时分,军营广播上线,当听到我的名字在营区上空响起时,看着战友们投来羡慕的眼光,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经过这次的上稿,让我有了写稿的信心,逐渐产生了热爱。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新闻报道是一项岗位重要、职业光荣的工作,也是最锻炼人的岗位之一。因为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是党领导下的重要舆论阵地。同时,它既要求报道人员具有手勤、腿勤、脑勤的工作作风,更能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都说知音难觅,遇见是缘分,是幸运。2018年8月8日,是80强军号上线的日子。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前期的酝酿学习中,我对新闻写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作为“门外汉”的我开始向80强军号“出击”。

记得那时,我写了一篇关于保障新兵和趣味活动的稿件,在反复推敲打磨10余遍后,我把自己的“大作”向80强军号投递。

一天、两天、三天……在焦急的等待中,我渐渐失去了耐心,正当准备放弃时,无意间接到了80强军号编辑部张老师的电话。

“你好,是蒋东霖吗?你的两篇稿件立意不突出,新闻要素不全……”

有了回音,便有了希望。针对编辑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和建议,我又将稿件重新修改打磨后投递。

2018年10月15日,一篇名为《后勤保障好,场上笑声多》的稿件在80强军号刊发。这是我在80强军号上的第一篇稿件。回忆着从写到改再到刊发的过程,有辛酸也有收获。辛酸的是从加班加点撰写稿件以为会石沉大海的“打击”;收获的是得到编辑老师一次次耐心的指导帮带,将一篇处于 “被毙”边缘的稿件,蜕变成了有血有肉、见人见事的好作品。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一次次的磨砺学习,我将镜头对准了初入军营的新兵,我开始向人物稿发起冲击。2018年11月19日,我的第一篇人物稿件《蜕变进行时,新战友们经历了什么》在80强军号刊发。这对我新闻写作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对于文字的热爱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通过一次次的读书读报、积累沉淀、模仿学习,用手中的笔写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拿起镜头,聚焦周围新鲜事物,对准身边的一草一木,用手中的相机留下官兵成长的时时刻刻。发现那些不经意的细节,宣扬那些不起眼的小事,记录那些不平凡的个人,我将本单位的好人好事、工作经验、练兵备战不断传递出去,让领导看到,让军属看到,让观众看到。

新闻报道是传递强军声音,聚焦练兵备战,书写国家情怀的舆论阵地。“小岗位”连着“大使命”、“小笔头”系着“大事业”、“小文章”牵着“大发展”。俗话说脚板底下出新闻。新闻来自基层,只有把镜头聚焦基层,对准官兵,才能当好官兵的“发声筒”,只有多积累、勤思考、善总结,才能抓到“活鱼”、找到线索,只有发挥好基层报道员的作用,才能当好官兵与家人的“传话器”,建好军营与外界的“桥梁”,让更多的人理解军人岗位的不易,让官兵越干越有劲。

说到感动,我的脑海里立马会浮现出许多故事来:每年新兵入营,大家从温室的花朵摇身一变成了守护国家的军人。在这三个月的特殊时期里,千里之外的家人非常想念军营中的孩子是否过的安好,是否蜕变的成熟……而这些故事的触动,源于公众号的后台留言。

当我无意间看到军属们在后台留言“终于看到儿子了,变化真大”、“我的孩子也是80集团军的一员,爸爸妈妈为你骄傲”“加油儿子,你是最棒的”等留言时,作为作者的我深受触动。因为80强军号,记录了军人与军属的距离彼此拉近;因为80强军号,记录了我们峥嵘的难忘岁月;因为80强军号,记录了我们这只英雄部队太多太多的强军声音;因为80强军号,记录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一路走来,一路相伴,一路鼓励,一路前行。

感恩80强军号这个舞台,因为有你,让我的文字有了“挥霍”之地;因为有你,让我的军旅人生更加充实;因为有你,让我成长的更加坚实。

三周年,是我与80强军号在一起奋斗的三周年,征途漫漫,我们还有很多故事,很多人,很多声音没有完成,这是个艰巨的任务,但我坚信,只要心怀梦想,披荆斩棘的路上都是风景,明日的80强军号更辉煌。

图片
图片

周茂金


攻坚先锋旅新闻报道员。个人作品多次在解放军报融媒体、80强军号等多家主流媒体刊载转发。其中,中央以上媒体8篇、80强军号刊发稿件45篇,其他各类媒体150余篇。



我与新闻

攻坚先锋旅新闻报道员  周茂金

2019年12月13日,我投了我在80强军号的第一篇稿——80阅读《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选编》,这也是我第一次做有声类稿件。那时什么都不懂,因为嗓子好,又有校广播站的经历,抱着试一下的想法,说干就干,一开始,我既学习播音方法,又学习音频和图片处理软件。每天早晨3点半起床,4点到广播室备稿,自己画好断句、逐字校对后,再训练吐字发音、断句、重音表达等基本功。

就这样过了几天,我开始在录音棚试录。因为白天训练,只能加班到夜里12点半,我常常看着字读不出来,因为太累,大脑已进入睡眠时间,不反应,“停机”比较多,适应了一段时间才调整过来。在不断的反反复复中,80阅读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选编》的第一篇,近5000字的文稿,音频时长近半小时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终于完成了。

过了一周后发了第二篇《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紧接着又是第三篇、第四篇......

这次的经历,使我深刻感受到:成功的有声创作没有捷径,必定离不开前期的认真、充分的后期工作,练到了好的工作经验,也为我的播音生涯开了个好头。

有声制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惬意。尤其是录音,责任重大,必须作风严谨、工作细致,而这些素质是在长期实践中历练出来的。

2020年12月10日,我把自己的军恋经历撰写成稿,并再一次尝试录制非解说类的情感类稿件,浪漫优雅的有声和历史类有板有眼的有声又有很大的区别,在张嘴、换气上都要费很大功夫。经过几番揣摩,80阅读丨《来,听兵哥和军嫂说“浪漫情话”》发布了,2876的阅读量和23个赞是对我的努力最好的表扬。录制这篇稿时不仅邀请到了三剑客微信公众号的主播小方录制了军嫂的一部分,更是让这篇有声稿成为了80强军号第一篇男女两位主播共同录制的有声稿。给这篇有声文章带来了更浪漫的创意。

记得刚开始写新闻时,我没有很好的语文功底,也没有参加过专业系统培训,但就凭借着“赶鸭子上架”的韧劲,对本着新闻宣传工作热爱和勤奋学习的态度,课外之余和周末的时候在网络图书室看书学习,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一名门外汉华丽转身变成新闻报道工作里的行家能手。

80强军号的编辑老师曾对我说:“一篇好的新闻犹如官兵们的良师益友,既指导工作又启迪心灵。写新闻就是讲故事,越有故事性的作品就越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要跑断腿,磨破嘴。新闻报道需要“脱鞋下田”,深入一线,采写最真实、最感人、最接地气的故事。胡编乱抄、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写不出好稿子的”。

今年,当我得到四级军士长董瑞涛三代军人世家这条新闻线索后,立马对他本人和他的连队进行了采访,得知他的五个伯父和叔父也都曾在不同部队服役,他的奶奶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随后,我又与他当面对董瑞涛进行采访,进一步了解他背后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要静下心,细推敲。在收集够线索后,我连夜把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完全沉浸在董瑞涛的故事当中,以军人世家为主线,将他的成长故事一一串联,经过近两天的推敲琢磨,《董瑞涛的军旅故事》终于出炉,并在80强军号上发表。

在别人眼中,总感觉新闻报道是一件很轻松的工作,写几句话,在键盘上敲敲打打能有多累,熟不知,这却是一项最辛苦的工作。因为荧屏上的一分钟,就要花去十倍的功夫。在这些工作中,吃了多少苦,只有自己清楚。

艰辛跋涉中,我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对军旅充盈着无限憧憬,默默激励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在我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

所以,我给自己军旅总结就是,“择一事而专,因一事而荣”,没有人是天生优秀的,无非是他在某一领域更笃定。



图片

图片

徐香原


铁翼神鹰旅新闻报道员,2021年3月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在80强军号上稿10余篇。

我与“80强军号”的故事

铁翼神鹰旅新闻报道员  徐香原

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也是“80强军号”上线的日子,时光荏苒“80强军号”已经三周岁啦!从我入伍的第一天你便陪伴着我,从中学习,伴我成长,感谢一路有你,在接下来的军旅路上也会继续与你相伴。

刚刚入伍一个月的我,正在火热的训练场上参加队列训练,鲁东大地的盛夏骄阳似火,这座沿海城市的海风微微徐来,这让我这个来自吉林长春的东北人,感到几分惬意。新兵连的第二个周末,排长向我们征集家书,并说会以媒体的形式发出来,这是我第一次与“80强军号”的“会面”。

历经三个月的磨砺,我顺利完成了新训,来到了坐落于鲁西大地的铁翼神鹰旅,某天晚上在学习室学习,当我合上书时,学习室只剩下我和另一名班长,看他坐在电脑前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看到屏幕上的内容是今天上午组织考核的事情,文档中闪烁的光标停滞不前,我饶有兴趣地问道:“班长,写啥呢?”“今天组织的考核实在是太精彩了,我想写一篇新闻稿,投给“80强军号”,让大家都能看到我们的风采,可是写到一半就没了思路,听说你之前有新闻报道的经历,想问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刚刚看你学习的太认真,就没打扰你。”班长回答道。“其实我也不是很专业,我尽力吧!”于是我与他一同坐在电脑前一同创作,我一下就来了兴趣,越写越精神,在键盘上敲击最后一个句号,时钟上的数字跳到了2:30,此后我与班长约定,每周三与周五晚上一起在学习室新闻创作。一周后,那晚写的稿件在“80强军号”发布,我兴奋的与班长击掌庆祝,我与“80强军号”的故事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下连一个月,隆冬的某个车场日,旅队新闻报导员策划了新兵满月的活动,要报道几个典型专业人物,并要求自己写一段简短的军旅格言,指导员推荐了我,来拍照时,他和我说:“你的稿子写的不错,想不想参与到新闻报道工作中啊?”“有机会的话,我愿意与大家一同学习进步。”我回答道。从此我从被报道向一名新闻报道员蜕变。

“80强军号”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刚接触新闻报道工作我有些迷茫,军旅题材的文稿与以往接触的不同,第一次操刀的是一篇军营游戏的稿件,通过身边班长的指导,加上编辑老师的斧正,周末战友们在“80强军号”中看到自己的身影,露出喜悦的笑脸,也让大家看到了军营中并不那么枯燥乏味,同时新颖的游戏活动方式也在旅队广泛传播开来,我的内心感觉到欣慰,也体会到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与乐趣的魅力,与此同时我也不断地从“80强军号”中汲取写作知识、思想观点,学习其他单位的优秀作品,每次与编辑老师请教问题时,老师都会不厌其烦的为我悉心讲解,我也在不断地交流中进步。

每当我报道一件事情、一个人、一个思想,我都会设身处地的投入其中,通过“80强军号”,我在节日中传递官兵们对家人的思念,从练兵比武中鼓舞军心士气,在政治教育中感受思想伟力。“80强军号”传播了时代最强音,弘扬强军正能量,也鼓舞了许多当代青年携笔从戎赴军营,绽放青春谱华章。

我与“80强军号”的故事还在继续,借此我想对“80强军号”说,在过去的日子里,你与千万官兵心心相印,浓情相伴,感恩有你,在未来你依旧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祝福“80强军号”越办越好,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独占鳌头!

加油,兵哥!

图片

80强军号权威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  管:陆军第八十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主  办: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刊  期:第5255期

图片

总  监:孟令波

主  编:仇成梁

责任编辑:魏 熙

值班编辑:田 旺、陈思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