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晚上都会辅导孩子们的作业,我发现有的孩子做得特别好,答案写得工整又准确,有的孩子急急忙忙写完拍照发过来,问我做得怎么样。一看答案,我会发现效果并不好。 例如: 年老的母亲默默地为我绣鞋垫,我很感动。 母亲发现“我”在微风细雨中任雨淋,教育我一顿,但“我”依然如故 概括一段话的段意,或几件事,和缩写句子是一样的,一定要把修辞成分统统删掉。形容词、副词等等都不要。如“年老的”“默默地”就不应该出现在概括题型里。 我昨天在微头条也发过缩写句子的练习,可以翻翻看。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句。 例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说“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缩为:“铁球落下来。” 例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句话可缩为:小鸟飞翔。 一句话和一段话,概括的方法是一样的。 把所有的解释、引用、说明、描写等等删掉,只保留主干,那是不是就能概括出:我在屋檐下听雨看雨,感受雨的气息。这才是符合概括的三个原则,简洁、准确、完整。 ![]() 为什么有的孩子做题做得好,有的还迟迟抓不住重点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呢?其实是做题习惯的区别。 有些孩子都是读完就做题,甚至扫读完就做题,以做完目的,效果当然不理想。 要想提升做题的准确率,就一定要落实“读不明白不做题”这一要求的做题习惯。 首先,做题时一定要慢下来,不要总急着把题目做完,只求快。 其次,要把做对,做好作为完成阅读练习的标准。 最后,要知道什么是“读明白”。这一点估计很多孩子还真不懂什么是“读明白”。
读不明白不做题,说到底还是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的习惯。做题只看一遍就草草写上几个字,一般答不好的。 你肯定会问,那怎么读明白文章呢? 别急,马老师整理了一份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相信对孩子肯定大有帮助!给孩子收藏一份!也可以按照文档内容,做一份思维导图出来,平时练习阅读题可以参考方法,每种体裁文章按照方法做几遍,方法就掌握了,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考场时那可是相当有优势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