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困境中萎靡不振崔万志先生,从出生那刻就与众不同,5岁才开始学会走路,9岁才开始上学,行动还有些迟缓,说话也流利。 身体上的极度不便,给他的生活和求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可他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失去希望和追求,反而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始了创业之路。 最终不走上了名利双收的成功之巅,他的事迹激励和鼓舞了千千万万的迷茫者。 对于崔万志先生取得的成就,并不是他拥有别人没有的先决条件,也不是他有多聪明。 相反,是逆境成就的一切,也就是在面对逆境时,对待困境的态度决定最终的成就,也称为逆商。 【二】重视逆商,是每一个人竞争的武器身边的人,总是会花很多时间研究别人成功案例,仿佛研究透了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功。 而吴晓波在写《大败局》时则是研究每个人、企业是如何失败的,这样的做法远比去研究成功要有意义的多。 通过去研究每个人是如何失败的、在面对失败时所采取的态度,这往往能体现一个人逆商高低,从而决定能不能在困境中再一次爬起来。 正如马云31岁、35岁都分别经历第一次和第二次失败,倘若失败后便意志消沉,如今也不会看到阿里巴巴这么强的商业帝国。而这一切也是马云在面对逆境中的卓越逆商成就的辉煌。 在《逆商》一书,作者是保罗·史托兹,是逆商理论的提出者,也是逆商测评、逆商发展项目和工具开发者与研究者。 他所著《逆商》被翻译为17种语言,帮助更多人培养一种面对日常挑战、挫折和失意时的抗逆力,推动每个人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获得领先的竞争力。 【三】利用LEAD工具,提升你在逆境中的逆商
对于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好的也好,坏的也罢,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为常,而没有一颗警醒的意识。 而在LEAD提高逆商的工具中,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倾听和告知所有发生事情的细枝末节,要有对逆境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嗅觉,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性去分析和对待,同时也能帮助我们预判未来;
这个过程中,逆境已经发生了,这时不要有其它的想法和判决,就能探究谁来承担这个结果,以及如何承担。 也就是书中讲到的“担当力”。需要很具体地表明承担哪部分责任,或许很多时候没法去恢复已经做过的事情,但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做出更准确地行动;
这部分是通过分析和检视,给出具体逆境中具体因素和边界,让自己最终摆脱在逆境中的消极情绪或行为。从而就有了一种主动的掌控感,避免了逆境带给自己更多的失去和不利的影响。 虽然没有消除逆境,但不会恶化,也不会影响后续的生活和工作,变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通过对上面步骤分析以后,接下来就是采取行动,但也不能盲目,需要了解情实际况再行动,不然结果可能是徒劳无功。 作者在书中给出几点建议。比如在采取行动之前,不妨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等等。 当这么进行不断问自己后,最终所采取的行动才会更有效。 【四】一个人是否能成功,有时候逆商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虽说智商和情商能够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但只是拥有情商和智商,却经不住逆境带给自己的打击与挫折,被困境所打败,何谈最后的成功。 记得泰戈尔说过这么一句话“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这也说明逆境中只有不放弃、不抛弃,才能走向最后的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