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海读书:《干法》掌握5个原则,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邹海 2023-01-13 发布于上海

                         回复“1”领取电子书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文/邹海

【一】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看过一期周国平老师和樊登老师的对话,樊登老师提问周国平老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周国平老师回答到:人生本没有意义,每个人都在寻找意义。

接着樊登老师又问周国平老师“那您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周国平老师回答到:其一、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能够养活自己;其二、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Ta快乐。

关于怎样的生活是意义的,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答卷,正如英国文艺复兴诗人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用出自《周易》中的话来讲,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

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找意义

关于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找意义。让我从“人和动物”的存在,看到了想要的诠释。

对于动物来说,该吃则吃、该玩则玩,没有痛苦的事儿。而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却做不到像动物那样洒脱和自如,总在不停追逐欲望,欲望满足不了,就会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

陷入无限的痛苦,这并不是普通的人常态,就连哲人也同样面临困境。比如像尼采和叔本华,他们对人生的意义持有相同的态度,即“悲观主义”。

但不同的是,两人面对没有意义的人生,所采取的态度却又是截然不同。

对于叔本华而言,悲观就悲观,该干嘛就干嘛,属于今朝又有酒今朝醉。对于尼采而言,知道人生没有意义,也会竭力地去创造和寻找意义,他的著作《悲剧的诞生》也是寻找意义的产物。

面对相同人生终极的意义(死亡或永生),我们或许做不了太多的改变,因为一切都在掌握在至高者手里。我们可以选择过好每一天的意义,也就是把终极意义和当下现实意义区分开来。

那对于再平凡不过的你我来说,又怎么把现实意义和终极意义结合起来?

相信看稻盛和夫先生《干法》一书,能给到我们一些灵感和启发。

【三】

掌握5个原则,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记得中国当代作家余秋雨老师在《借我一生》中说过: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步地走去,真正能保护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真理),那反过来,真正能伤害我们的,也是一样,即自己的选择。

1.寻找人生的终极目标

终极目标是我们的战略部署,只有清晰最终想要成为什么样,当下每一步的努力和付出才不会变得盲从,更不会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

2.找到工作的意义

工作不是我们的全部,但有权利和自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选择自己想要做的工作并能够赚得收入,这本身也是一种工作的意义。在《干法》中,作者有提到“要么做喜欢的工作,要么喜欢上正在做的工作”。

3.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心有所向,未来可期。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一件事情,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事。正所谓我们想要的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在对的事情上持续行动,笃定时间会带来结果,甚至复利。

4.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似乎成为常态。在相同的时间里,人们不得不追求效率的提升来获得更多的报酬、人生效能。从而几天不得不投入更多时间去请教、学习、优化方案、不断总结、反思复盘。

5.不断超越和创新

我们的成长,也如学习一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要发展更好,就要不断超越,甚至创新,于公司、于个人都是不变的真理。

【四】

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有迹可循

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是有迹可循的。稻盛和夫先生在《干法》和《六项精进》中都有重复提到,即人生成就或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在这个成功方程式中,思维方式、能力、热情三者的重要性,思维方式远比能力和热情重要,因为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不同的行为。

而热情又比能力要重要,因为热情度的高低代表着对事情的喜欢程度,也就影响着我们做事的积极性。最后才是考量能力,能力可以培养。

只有三者关系的相辅相成,同时清晰各个因素之间的孰轻孰重,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成长和成就赋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