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用猜 直接问

 听松2018 2023-01-13 发布于广东

过年偶然发现有友人上网连看了三遍电影《孤味》,好奇心驱使也静夜观看,第二天还回味咀嚼再看了一次。

可能第一遍看《孤味》,看见的都是“丈夫抛妻弃女、妻子独力扶养众女、离家丈夫有新伴侣”等剧情设定。

但是第二遍看《孤味》,看到的却是亲情矛盾冲突背后的沟通问题,亦如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尼在《婚姻心理学》中所断言的,不幸的婚姻,都是由沟通不畅造成的。

早些年第一段婚姻失败,也曾感言《能沟通》之紧要。

当年也感悟《能沟通》有三样东西不可或缺:平等沟通,把话说完,能够妥协。

反观《孤味》整部电影故事,细心观看其实也不难察觉,剧中三代人的诸多亲情冲突,几乎都是源于沟通问题,缺乏平等沟通,也没把话说完,紧要关头亦不懂妥协。

比方说,

前夫抛妻弃女离家出走,源于大家都以为是他偷岳父印章去贷款,投资失败后成为众矢之的而远走他乡,妻子却永不解释说明偷印章的原来是她,最终让丈夫蒙冤到死;

二女儿倾听老公接电话,以为是与情人聊天,张口就提出离婚,实情却是大姐癌症复发又要手术,委托二姐夫转告;

二女儿的小孩想要与家人在一起,不想独自去美国读书,却总是不敢向父母直接表白出来……

生活或是一地鸡毛,但温暖的亲情最能打动人心。

这一家人,也只是到了母亲70大寿生日与父亲离世过后,才久违地难得聚在一起,恰好在一起的这段时间相处,给予她们一次讲出内心隐瞒的事实、向对方表达真实想法的机会。

而《孤味》之前的故事,或是误解或是不解,其实也无从了解,因为互相之间几乎难有沟通。

“我外婆当年的确是跟外公的情人一起办丧礼。

上网查看过《孤味》导演在接受专访时说,这是电影情节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慢慢回味咀嚼《孤味》,故事里面沟通难与难沟通的情节,所折射的莫不是东方文化之传统基因,说话总要兜兜转转拐弯抹角,沟通总是讲究间接含蓄意在言外,若不是这样,往往可能被说,要么是不成熟,要么是不懂事。

当下从心理健康角度视野看,行为心理学上有一种忧郁压抑)应该就是叫“懂事”?

缘于生活中,为了做到世俗所定义的成熟与懂事,满足周围人群所接受的成熟与懂事,常常会压抑自己取悦他人,身与心也因之负重前行,日积月累下来,一旦心理负荷超载成为常态化,内心的忧郁或是不易察觉也是难以避免。

正如《孤味》故事讲述的主角夫妻,一个保全自个在娘家的名声,一个至死都是忍辱负重,一个不解释,一个不争辩……这样的丈夫,这样的妻子,不可谓不成熟?也不可谓不懂事?

其实最可怕的是,老一辈的沟通障碍经历,也类似基因传承一个样,随即又在儿孙辈身上重演——

大姐癌症复发又要手术,怕家人担忧而隐瞒不说;

二女儿的小孩不想独自去美国读书,怕父母不高兴而不敢直接表白等等。

环顾前后左右,文学作品也好,生活新闻也罢,几多你不知我不说的沟通问题故事,往往都是当时不好说,过后忘了说或再未找到恰当机会说,误解由此衍生,隔阂由此形成。

相信平日生活中,“你猜猜”,可能是亲人友人之间表达暖情的一种昵语,并无厚非。

但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平日往来沟通交流有疑问有困惑,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总也要“你猜猜”,除却心有灵犀的可能好办,但大多由于原生家庭与人生经历所带来的价值观念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想要揣测猜中,几率应该与中彩票无二。

《孤味》观后沉思,还是首先想到了行为心理学老师当年讲课的那两句口头禅。

——没有对错,只有因果。

——日常沟通,简单直接。

《孤味》主角夫妻,一个选择不解释,一个选择不争辩,一辈子的婚姻就此筑起鸿沟划上中止符。相信再请心理学老师来点评,可能仍是那句话:没有对错,只有因果。

《孤味》主角夫妻之间沟通交流,假如当年有疑问,不用猜,直接说,毋须拐弯抹角,毋须憋在心底,第一时间,最好一秒钟也不要等,可以说出来,一方认真询问,一方坦诚相告。如此简单直接沟通,互相了解互相理解,一辈子的婚姻或可抵御风霜雨雪,主角夫妻的人生也可重新书写。

毋庸置疑的,再幸福再美满的家庭,每天难免会遇到有新问题新烦恼,但只要能沟通,有话可说,有商有量,再多再大问题亦能想到共同化解办法的。

反之,当夫妻父子母女同事朋友之间,总也不能沟通无法沟通无话可说的时候,相互关系极可能也就走到尽头了。

“孤味讲的就是'独沽一味’,好好的做一道菜、把一道菜做好,台湾很多小吃店就是只写一道菜的名字、它的招牌。”

《孤味》导演在接受专访时说,人生只做好一件事其实是一种骄傲,但这当中一定也有孤独的成分在。

但过日子,有话直说,最省事,不用猜,也不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