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会拿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吗?

 听松2018 2023-01-13 发布于广东

稍稍懂点行为心理学常识的,都知道,倘若某时某刻你有“会被XX气死了”的感觉,往往都是在拿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但就是这么笨这么蠢的事儿,你我他却常常热衷于此,或许此刻当下,君也会做?君也常做?

比方说,今儿个一早喝茶闲聊,又再次听到有老友记在倾诉,说TA真的又要被XXX气死了!

原来,老友记新近因为经常被困在家里,说是原先的行当显得难以为继,便尝试经营一个微商社区团购群。老友记所说的又要气死自己的XXX,就是团购群里的一个粉丝。

老友记叙说,XXX早些天团购了一箱江西甜橙,昨晚收到橙子后,随即就发来微信语音留言,吐槽说橙子的分量不够。理由是包装箱明显是有12个小格子的,里面却只有8只橙子。

老友记闻听,立刻明确告知对方,短斤缺两是大件事,若是斤两不足,必定会帮助申请售后处理。因此,恳请对方自己将橙子先过过秤,然后告知具体重量,方便与团购平台售后沟通申诉。

但对方总也不肯去秤秤橙子的重量,硬是回答说,难道TA没有买过水果吗?难道TA不知道8只橙子有多重吗?

老友记数次沟通下来亦是无果,今儿一早就跑到小区外的水果店,特地找到模样相似质地相仿的江西橙子,也买了8只。接着,将8只橙子与收款小票拍摄图片,一并发给吐槽的粉丝XXX。

老友记解释说,因为他们这次团购的甜橙,销售产品已经写明,每箱标准分量是4斤半,正负误差为一百克(2两)。

最后老友记苦笑道,今早TA买回的8只橙子,称重是4斤6两。老友记顺口也问大家,你们说,XXX这样子,气不气死人啊?……

倾听老友记的讲述,回味心理老师的讲课,其实,但凡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可以让你会有被气死感觉的XX人,行为心理学上的分析,莫不是说——能折磨你的,无非是你在乎的;能困扰你的,无非是你计较的。

如是分析如是权衡,上述老友记倾诉的说TA又要被XXX气死了,显而易见的是,XXX是老友记在乎的。缘于,XXX是老友记团购群的一个忠实粉丝,XXX平日的购买力也是老友记在乎的计较的。

这样一来,是不是老友记自己给自己设计一个陷阱,自己让自己坠入了一个圈?

行为心理学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凡人凡事,行为心理学给出的化解问题途径,永远有三种建议:改变之,接纳之,远离之。

生活中,你我他碰到问题遇到难题时,都要三选一,往往每一种选择,几乎没有对错,但必定有因果。

回过头来反观上述老友记“要被XXX气死了”的烦恼与困扰,毋庸置疑的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老友记(没有诱惑或恐惧的手段)是暂且没法改变对方的;老友记经营团购极为需要XXX这样的粉丝级客户,老友记暂且也没法远离对方的;三选一剩下的,老友记可能唯有努力改变自己来接纳对方。

事实上,之前两周闲聊,亦曾倾听老友记说过,也是那个“要气死”老友记的XXX,当时是连续几天的早晚留言唠叨埋怨,说是迟迟没有收到团购的用品,十分怀疑团购平台诚信有问题,会不会卷款消失?

老友记说,团购群里反反复复有过声明,由于是采取先客户拚团再采购产品的经销方式,因此他们参与的团购,美中不足的是,快递到货时间会比其他网购稍迟几天。

那一次,老友记第一时间将货款打到对方的微信帐上,说是对方若有疑虑,可以先行退款,待后若是收到货品感觉不满意不需要,可将货品转给老友记。老友记说,对方当晚迟迟没有接收货款,但第二天上午就留言告知,说是已经收到货品了,自个也感到满意。

推而广之,如是可见,面对常常会要气死自己的XXX,当下老友记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或是不用每一次听到对方的抱怨时,立马回答立刻解释,有时候,让子弹先飞一飞,也是一种上乘的选择。

倾听老友记讲述的烦恼故事,回望前后左右,其实面对自己在乎的,面对自己计较的,往往有一种社会现象,就是时下的你我他,可能是不缺物质上的东西,缺的是创造幸福和快乐的能力。

阁下,你可认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