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恒登基绝不是运气,所以后来才这样孝顺母亲

 凤凰山居士 2023-01-13 发布于江西
2022-12-28 11:47山东

汉文帝刘恒,是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按古人长子继位的基本原则,刘恒登基是没戏的。但因为他母亲的隐 忍,才成就了后世口中的“文景之治”。

01.生母薄姬

刘恒的母亲叫薄姬,原本是魏王豹的一名妾室。彼时的魏豹还在刘邦和项羽干架时,到底要帮哪一方而摇摆不定。项羽占上风时,他给项羽摇旗呐喊,刘邦扳回来几局,他又赶紧加入刘邦后援团,刘邦有点失势,他又迅速与其撇清关系。

魏豹也很苦恼,自知这样不是办法,于是把大名鼎鼎的女相士许负请来相相面。许负却觉得与薄姬有缘,就给她看了一回相,告诉她,她面相不俗,不是一般人,因为她的孩子注定是天子。

魏豹一听,咦?莫不是说我是天子他爹!可无奈许负不再多说一字,他就想当然的认为许负算得他肯定会是天子的爹。但人算不如天算,魏豹后来还是败了 ,并死于刘邦之手,而他所有的女眷之流都被收进了刘邦的后宫。就这样,二婚的薄姬成为宫中一名地位低下的洗衣宫女。

正常的话,薄姬可能就这样一辈子老死宫中了,但老天爷总会让人感到意外,薄姬居然被刘邦临 幸了,也就是这仅有的一次,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得以降生。

02.远离宫斗

薄姬性格温和,不爱与后宫众人争宠,她很明白,以自己的性格、地位,她没有与其他嫔妃竞争的能力,所以她尽量远离后宫争斗的漩涡,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在后宫的夹缝中努力生存。

而且想来,薄姬的姿色也没有惊为天人,因此,她被刘邦宠幸过一次后,就被刘邦忘到脑瓜子后头了。即使她生的是个儿子,但后宫生存法则中“子凭母贵”这一条和她无缘,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她和刘恒都是不受人待见的。

刘邦还把败寇陈豨的封号和封地直接给了刘恒,然后把他赶出了家门,就这样,八岁的刘恒独自去贫苦的代国当代王了。

好在没几个月的时间,刘邦死了。而薄姬为了躲避吕后对后宫嫔妃的打压,申请外调到儿子那去。吕后一听,也行,反正大王活着的时候,这娘儿俩就跟透明人似的,一点威胁也没有,就让他们在外自生自灭吧,我也眼不见心不烦。权衡之下,吕后就放过了薄姬和刘恒。

03.休养 生息

就这样,刘恒在自己的封地,和母亲平安地度过了十五年。而刘邦也想不到,就是自己这样“随随便便”的一个分封,反而保全了刘恒母 子。

在没有权力争斗的环境下,薄姬才得以安心施教,她教育刘恒要有仁爱之心,而刘恒也遗传了薄姬的沉稳内敛。由于代国资源匮乏,百姓贫困潦倒,薄姬就教育刘恒要学会身先士卒,学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做出表率。

刘恒在未来治理国家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而仁君的德行和良好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现代的公司机构在企业文化中,也要以培养品性,德行教育为重,才能做大做强。很喜欢这段历史的一个朋友就很赞同这样的作法。

他现在就职于贵州学益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就是一所将研究、教育相结合的现代教育培训机构,以公职考试为辅助、职业教育、在线远程教育为核心,学校一直秉承“诚信为根,教育为本”的原则,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会根据客户自身的特点,针对性的设计科目,提升客户能力,从而打造企业品牌

朋友说,做为一位成功的帝王,仁爱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特别是面对支持自己的百姓时,更要让他们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这和从小就接受到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经过十五年的“休养 生息”,刘恒在当代王期间,带领百姓励精图治,努力发展,代国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片欣欣向荣之气。为他以后治理整个国家,积累了不少经验,也为之后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在刘恒二十三岁那年,吕后身首异处,汉朝终于不再由她把控,但国不可一日无君,高祖血脉让吕后祸祸的也没几个了,怎么办?这时,一众老臣才想起了无权无势,远在苦寒之地的代王刘恒。

04.回朝登基

本来老臣们想选个好控制的“傀儡”当君王,但没想到刘恒却是个天选的。刘恒能回朝登基看似是运气爆棚,但天上真有掉馅饼的好事吗?他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还得要通关打怪才行。

为了让一众大臣们放松对他的警惕,他先是通过封赏安抚人心,再把兵权掌握到自己手中,通过一番神操作,刘恒坐稳了龙椅,薄姬也被封为薄太后。就这样,当年许负的预言成真了,薄姬的儿子成为了天子。

重要的是,刘恒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登基之后按母亲教育的那样,真心对待百姓,废除了一系列残酷的刑罚,减轻赋税,通过和亲等和平政策维护边境安危等,这些举措都是成为明君必不可少的条件。

05.亲尝汤药

刘恒所做的一切,离不开薄姬早年对他的教育,因此刘恒对母亲也是十分感恩,这种感情,就以“孝”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薄太后为了让刘恒收回错误的命令,而在朝堂上斥责他,已经是让刘恒当众下不来台了,可事后刘恒并不气恼,反而在仔细思考过后,认为母亲的意见是对的,更加的尊敬她了。

后来,薄太后生病了,这一病就是三年,三年间,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文帝刘恒亲身照料,不仅常常陪伴在母亲床前,而且每日都要亲 自尝过汤药后,不凉不热了才喂给母亲喝下。

这便是二十四孝中的第 二孝,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而且汉文帝刘恒,也是皇帝中唯 一一个上榜的,可见刘恒对母亲敬爱有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