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逸周书》卷周书序诗解1命训常训籴匡武称允文大匡刘法文开保开文传开武宝典

 琴诗书画情 2023-01-13 发布于山东

题文诗:
至道至正,政之以正.昔在文王,商纣并立,

困于虐政,将弘,以弼无道,作度训.

殷人作教,民不知极,将明道极,以移其俗,

作命训.纣作淫乱,,无性习常,

文王惠和,化服之,作常训.上失其道,

民散无纪,西伯修仁,明耻示教,作文酌.

上失其道,民失其业,适逢凶年,作籴匡.

文王立,西距昆夷,北备猃狁,谋武昭威,

怀作武称.武以禁暴,文以绥德,大圣允兼,

作允文.武有七德,,大武之与,

大明武小,明武三篇.大荒谋,救患分灾,

作大匡.文王唯庶,邦之多难,论典匡谬,

作刘法.文王卿士,发教禁戒,作文开.

姜太,命于文王,修身观天,以谋商难,

作保开.文王训乎,武王繁害,戒作八繁.

文王在酆,命周公以,谋商,作酆保.

启谋,乎后嗣以,修身敬戒,作大开,

小开二篇.文王有疾,告武王以,之多变,

作文儆.王告武王,以序德行,作文传.

文王既没,武王嗣位,告周公禁,五戎之为,

作柔武.武王忌商,周公勤政,作大小,

开武二篇.王评周公,维道为宝,作宝典.
题解:序,次也。依次讲明本书七十篇写作的缘由。
【原文】1
昔在文王,商纣并立,困于虐政,将弘道以弼无道,作《度训》。殷人作,教民不知极,将明道极,以移其俗,作《命训》。纣作淫乱,民散无性习常,文王惠和,化服之,作《常训》。上失其道,民散无纪,西伯修仁,明耻示教,作《文酌》。上失其道,民失其业,□□凶年,作《籴匡》。文王立,西距昆夷,北备猃狁,谋武以昭威怀,作《武称》。武以禁暴,文以绥德,大圣允兼,作《允文》。武有七德,□王作《大武》、《大明武》、《小明武》三篇。

穆王遭大荒,谋救患分灾,作《大匡》。□□□□□□□□□□□□□□□□□□□□□□□□□□□□作《九开》。文王唯庶邦之多难,论典以匡谬,作《刘法》。文王卿士谂发教禁戒,作《文开》。维美公命于文王,修身观天以谋商难,作《保开》。文王训乎武王以繁害之戒,作《八繁》。文王在酆,命周公谋商难,作《酆保》。文启谋乎后嗣,以修身敬戒,作《大开》、《小开》二篇。文王有疾,告武王以没之多变,作《文儆》。文王告武王以序德之行,作《文传》。

文王既没,武王嗣位,告周公禁五戎,作《柔武》。武王忌商,周公勤天下,作《大小开武》二篇。武王评周公,维道以为宝,作《宝典》。

【译文】1

从前在文王的时候,他与商纣王并立,受困于商纣王的暴政,要弘扬正道以纠正无道,因此作了《度训》。 
殷人制定的教化,老百姓不知道标准,为了明确道德的标准以改变民俗,因此作了《命训》。
纣王淫乱,百姓涣散以不善为常,文王以仁爱协调,教化驯服他们。因此作了《常训》。
在上者失去了正道,百姓涣散不知法纪,西伯侯行仁义明耻辱以示教化,因此作了《文酌》。
在上者失去正道,百姓丢弃了职业,遭逢大荒,因此作了《籴匡》。

文王即位,西边抵御昆夷,北边防备猃狁,谋划用武以显示威严,因此作了《武称》。

武力用来禁止暴乱,文教用来安定德行,圣人文武兼用,因此作了《允文》。

武事有七种功用,文王因此作了《大武》、《大明武》、《小明武》三篇。   
文王遭逢大荒,谋画救助患难减少灾害,因此作了《大匡》。 
文王在程,因此作了《程寤》、《程典》。
……,因此作了《九开》。
文王考虑到众多邦国多有灾难,谈论典章以匡正谬误,因此作了《刘法》。
文王告诉卿士发布教化与禁戒,因此作了《文开》。
姜太公告戒文王,修养自身,静观天时,利用商人的危难,因此作了《保开》。 
文王训戒武王,政繁有害,因此作了《八繁》。   
文王在丰邑,命令周公谋画利用商人的危难,因此作了《丰保》。
文王开导后嗣修养身心重视训戒,因此作了《大开》、《小开》两篇。
文王生大病,告诉武王百姓多变的道理,因此作了《文儆》。
文王告诉武王,以君王之德行事,因此作了《文传》。

文王去世之后,武王继位,告诉周公禁止五种招致兵戎的行为,因此作了《柔武》。
武王憎恶商朝,周公为取天下而勤劳,因此作了《大开武》、《小开武》两篇。
武王告诉周公只有仁德才拿它视为宝,因此作了《宝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