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望无际拆解

 圣教书院 2023-01-13 发布于江西

本周学习了深远法,高远法,我们还有一种画法构图没有学到,就是平远法

课程:一望无际

讲师:若明老师

若明老师带我们一块分析画面,理解平远法,在山水画中一望无际,逐渐消失的我感觉,平远法适合刻画辽阔的场景

平远法画家完全得力于以庄禅为核心的隐逸思想的流行以及一大批隐士画家的绘画实践。

我们在复习三远法哦~

实操分享

一、构图

1、我们分析画面,画面以三座整体山组成,右边山群,左侧山群,远山山群。

2、跟进每个山体的最高点,以及左右俩侧的点,确立高低位置关系,勾勒出山体的大体位置。注意先画面前面山石,一层一层往后去刻画。

3、整体画面构图,右侧在最前面方,依次是最左边,远山是空间位置最后。

二、勾皴点染

1、勾勒画面山体边缘,淡墨行笔顿挫感加强(由轻到重在到重),由前面山石慢慢去后面去勾勒,山石的坚硬加强。

2、勾勒出左侧山体的边缘线条,也是有最前面山石往后面去勾勒,不断的“套“勾勒山石

3、勾勒出画面的一些细节部分,房屋等,淡墨擦出山体结构处,加强体积感,先来第一遍整体画面墨色。远山要淡一点墨。

4、赭石加淡墨,对山体结构暗部进行第一步染色

5、重墨勾勒出树木的枝干以及质感,淡墨上松针。最后皴擦出树木边缘质感,

6、三绿覆盖之前上赭石的地方,稍微染高一点点,这样出来的颜色有厚重感。前方轻扫三绿,若隐若现的水面感。

7、 三青上色,在山石的顶部,基本上每座山体的一半部分,染高不然低。

8、勾线笔浓墨,勾勒出树干松针位置,树干位置,以及山体上点苔,树木,草的感觉。

9、重墨勾勒出山体轮廓,补充画面的完整度,让山体的感觉更上一层楼。

10、加入画面细节,亭子,船只,水面芦苇感觉,芦苇层层慢慢往后面虚化,天空来点鸟的感觉。

通过以上步骤就完成了今天平远法的一望无际作品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