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挑食的孩子到底在挑什么?几招教你喂出“干饭人”

 优家教育 2023-01-13 发布于北京


文丨 优宝
一提到“挑食”,不少老母亲都会发出灵魂深处的呐喊:
 
“我家那小子挑得特别精细,鸡蛋再小都能给你抠出来”
“最头疼的是不吃稀饭和米饭,塞进嘴里能给你再扒出来扔掉”
“肉鱼都不喜欢吃,只喜欢西红柿,每天拿西红柿调味”
 
但发愁可不只是咱们,国外父母也一样为孩子吃饭的问题头疼:
 

所有图源:boredpandayoutube 

“除了像推销员一样每晚哄孩子吃饭,我还能做什么……”
 

“希望我当年跟我孩子一样勇敢,晚饭一口没吃,收拾完餐桌6分钟跟妈妈要零食。”
 
为什么挑食成了全世界孩子的通病呢?他们挑的真的只有食物吗?
 

除了食物还挑什么?

还记得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吗?很简单的食物,甚至没有调味品,没有各种味道,但是宝宝喜欢吃。
 
慢慢地大人为了让孩子吃着“味道好”,加入各种调味品,做出很多自认为的“美食”,孩子反而慢慢开始挑食了。
 
也就是说孩子吃得越简单,越不容易挑食;反之,吃得花样太多,孩子容易挑食。
 

其实是因为孩子吃得“有味道”的食物太多了,这样一比较,就出现了“没味的”、“不好吃”的食物。
 
像胡萝卜、西蓝花还有各种青菜,这些不容易“进味”的食物恰恰都是被孩子挑食榜单上位列头几名的存在。
 
所以,父母给孩子做饭,不建议放过多的调味品,既不健康,孩子吃的也都是调味品,不如让孩子尽量享受食物本身的味道。
 
除了味道,第二大原因就是吃饭的环境。但对于孩子而言,环境可并不局限于氛围、格调。
 

优家有位会员妈妈就曾提到过,她家有两个孩子,老大女儿5岁多,老二儿子一岁半,但是在吃饭问题上老大特别挑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妈妈经常变着花样给孩子做,但一点用没有,女儿依旧挑食,吃得还越来越少。
 
对此,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认为:
对于多子女的家庭,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不能给孩子说一些有比较性、竞争性的话。
 
比如说:“你看小弟弟吃的都比你多比你好。”
 
这样的话不会激发孩子更愿意吃饭,反而会挑起她的逆反心理。
 
第二点就是要营造愉快、轻松的吃饭环境。不能让孩子感觉到吃饭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
 
第三点是要表达对孩子的爱和重视。
 
可以对老大说:“宝贝,你爱吃什么,妈妈可以特意为你做。”
 
不论她爱吃什么东西,是不是有营养,你都做给她。关键是让她感受到你对她的爱和重视。
 
至于妈妈担心的营养问题,可以在孩子愿意接受的一些食物里加入有营养的食材,让她既愿意吃,又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
 

挑食,还可以这样做

让孩子对不喜欢的食物感兴趣是对挑食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有一项针对3-4岁孩子的研究,首先给一组孩子们提供平时最不爱吃的西兰花、胡萝卜、菠菜等食物。
 
但允许孩子们搞创作,他们可以随便压碎或者捏碎这些食物。
 

而对照组则是让孩子用绒球、亮片这样的传统手工材料来创作。
 
随后研究人员发现,玩过食物的这一组孩子对于西蓝花和胡萝卜更有吃下去的欲望。
 
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孩子是需要玩食物的!
 
不是说随意浪费食材,而是更有趣的玩,比如用白菜的菜心能印出玫瑰,秋葵能画出小星星等。
 
而优家老师们也很擅长此道,老师会给挑食的孩子读关于食物的绘本,比如《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这里面作者用假想游戏的方式,把番茄变成了“喷水月亮”,让挑食的萝拉爱上了番茄。这种游戏的方式最能让孩子对讨厌的食物产生兴趣。
 
除此之外,老师们也开发出了很多关于食物的假想游戏,比如:
 
用孩子不吃或不习惯吃的食物跟孩子玩一个假想游戏,鼓励孩子自己编一个关于这些食物的故事;
 
让家长跟孩子一起,以一人吃一口的方式,比赛把食物吃掉;
 
做一些夸张的表情或动作,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要吃掉它!”、“这是我的,你可不能动啊!”、“一会儿我还要再来一份,味道真是不错啊!”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即便这个食物你不爱吃,但看别人吃的特别香,也会想尝试尝试。
 

最后妈妈们还可以给孩子制造一点吃饭的仪式感。
 
很多孩子都喜欢被邀请在厨房帮忙,即便很小的孩子(1岁孩子以上),也乐于在面包上涂上花生酱,在桌子上摆好筷子勺。
 
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洗一下菜,放一勺盐,加一点水……饭菜因为他自己的加入会变得更香,这会极大增强他吃饭的欲望。
 
仪式感,会让孩子有种被重视的感觉,会让他感到快乐,食欲自然大开。
 
说到底,没有孩子不挑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妈妈们也不用太担心、焦虑,大人还有各种各样不吃的东西呢,更何况是孩子了。
 
不论选用何种方法,都不要让吃饭变成一件痛苦的事情。
 
保持一个好心情,才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身体才能越长越棒。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