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锡纯应用代赭石的经验探析

 新用户71602814 2023-01-13 发布于山西

张中立 王永恒 周计春

代赫石为名医张锡纯的常用药,《医学衷中参西录》收方 180 余首, 用代赭石者有 24 首, 还有加减应用者[ 1 ] ,已有不少文章对其进行探讨[ 2-4 ] , 然或偏或糅, 有必要进而论之, 兹归纳如下。

1 张氏应用代赭石的特点

1.1 广用:

张氏认为,“赭石……其质重坠, 善镇逆气、降痰涎、 止呕吐、 通燥结, 用之得当, 能建奇效”。 且“性微凉, 能生血兼能凉血”;“性甚和平, 虽降逆气而不伤正气, 通燥结而毫无开破”。 可见张氏不认为本药是苦寒猛烈的重镇之药, 可大胆广泛应用于气逆证、 由气逆气滞引起的气血食水停聚诸般证候, 通过不同配伍可疗虚实寒热不同之证。 即使妊娠恶阻亦可用之, 认为赭石善于养血, 无坠胎之虞, 有荫胎之用。

1.2 生用:

张氏认为, 赭石当生用, ①生用无害: “生研服之不伤肠胃, 即服其稍粗之末亦与肠胃无损”,“性甚和平, 原无需乎煅也”; ②生用方效:“生服则氧气纯全, 大能养血”, “若煅之即无斯效, 煅之复以醋淬之,尤非所宜”。

1.3 重用:

张氏对本药应用积累了 很多经验, 认为赭石“诚为救颠扶危之大药也”, 可惜“如此良药, 今人罕用, 间有用者, 不过二三钱, 药不胜病, 用与不用同也”。 此药“虽系石质, 实与他石质不同”, “饶有重坠之力”;“能镇逆气, 能下有形瘀滞” 而“于气分实分毫无损”。 所以临证“放胆用至数两”。 尤其在降痰涎、 通燥结、 治产难的方中非重不效, 如荡痰汤、 荡胸汤、 镇逆承气汤、 赭遂攻结汤、 大顺汤等方中用量为二两, 最大曾用至四两。 而在方中作佐药时, 量则少至三钱。

1.4 精用:

对于赭石, 张氏药选精良, 认为“其形为薄片, 迭迭而成, 一面点点凸形, 一面点点作凹形者,方堪入药”, 且无论入煎入丸, 药后总不忘注明“轧细”。

2 张氏应用代赭石的适应证

张氏在临证中广用代赭石, 或汤或丸、 或大或小,但总不离一个“降” 字。

2.1 降胃气治呕、 治衄:

胃气上逆, 主要表现为呕吐、膈食, 常配伍半夏、 生姜等, 虚者伍用人参, 以复胃气之降, 代表方剂为镇逆汤、 参赭培气汤。 张氏认为赭石性甚和平, 降逆气不伤正气, 不但毫无破血之性, 还有养血之用, 所以妊娠恶阻也可用之, “有故无殒”, “折其上逆之机, 气化乃适得其平”, 方如安胃饮。 另外临证处方中如有易致吐之药, 或病者本身“呕多者”, 常伍赭石以防其呕吐, 或先服赭石干姜方以止呕吐, 再服原方, 如赭遂攻结汤等。 张氏认为, 胃气上逆, 但知半夏、 苏子、 瓜蒌仁、 竹茹、 厚朴、 枳实诸品, 则功浅力薄, “非重用赭石, 不能奏效”。

张锡纯领悟《内经》 所言“阳明厥逆, 喘咳身热,善惊、 衄、 呕血”, 结合临床认识到“血之失于便溺者,太阴之不升也; 亡于吐衄者, 阳明之不降也”。 故“吐衄之证, 当以降胃为主, 而降胃之药, 实以赭石为最效……无论吐衄之证, 种种病因不同, 疏方皆以赭石为主, 而随证制宜, 佐以相当之药品, 吐衄未有不愈者”。因热者, 伍以瓜蒌仁、 白芍; 热而兼虚者, 伍以人参;因凉者, 伍以干姜、 白芍; 下焦虚损, 冲气不摄上冲胃气不降者, 伍以生山药、 生芡实; 胃气不降, 致胃中血管破裂, 伍以龙骨、 牡蛎和三七, 方如寒降汤、 温降汤、 清降汤、 保元寒降汤、 保元清降汤、 秘红丹、 补络补管汤等。

2.2 降肝气治风:

张氏结合《内经》、 历代文献及当时的西医知识, 认识到内中风实际是《内经》 中的“煎厥”、“薄厥” 等, 其病机是“血之与气, 并走于上”。 病位在肝,“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因“肝木失和, 风自肝起。 又加以肺气不降、 肾气不摄, 冲气胃气又复上逆”。治疗当镇肝熄风, 以赭石重坠, 伍以牛膝、 龙骨、 牡蛎等镇肝降逆。 代表方剂如镇肝熄风汤、 建瓴汤等。

2.3 降肺气治喘:

张氏以赭石治疗咳喘, 认为“痰郁肺窍则作喘, 肾虚不纳气亦作喘, 是以论喘者恒责之肺、肾二脏, 未有责之于脾、 胃者。 不知胃气宜息息下行,有时不下行而转上逆, 并迫肺气亦上逆即可作喘”。 故以赭石降胃降肺以治喘。 如治阴阳两虚、 或肾虚不摄喘逆的参赭镇气汤, 配用人参, 以挽回将脱之元气; 又如治虚痨发热, 或喘或嗽, 脉数而弱的醴泉饮, 以人参、生地、 元参等气阴双补, 佐以赭石使人参补益之力下行至涌泉, 上焦之逆气浮火, 皆随之顺流而下; 更可使下焦真元之气, 得人参之峻补而顿旺, 自能吸引上焦之逆气浮火下行也。 治虚痨喘逆, 饮食减少的“滋培汤” 中,重用山药滋脾阴, 伍白术理脾之阳, 但服补药, 壅滞其传送之机, 胃气易于上逆, 故又宜以降胃之药佐之, 伍以赭石、 牛蒡等。

2.4 降心气安神:

赭石色赤归心, 可补益心血, 且质重收敛,“能入心中引心阳下降以成寐”。 张氏的“安魂汤” 用以治疗心中气血虚损、 心下停饮的惊悸、 失眠。安魂汤以赭石配伍龙眼肉、 酸枣仁补心血、 敛心气; 龙骨、 牡蛎安魂魄; 半夏、 茯苓消痰饮; 赭石导心阳下潜,使之归藏于阴, 以成瞌睡之功。 又如治神志不明的龙蚝理痰汤, 在大量消痰药中伍入赭石(量少为佐), 引恐消不尽之痰下行。

2.5 坠痰涎疗癫、 狂、 痫:

张氏认为, 赭石为坠痰逐滞要药, 多用于痰涎壅盛之证。“赭石质重, 其镇坠之力原能下有形滞物”。 如治癫狂失心的荡痰汤“重用赭石, 藉其重坠之力, 摄引痰火下行, 俾窍络之塞者皆通,则心与脑能相助为理, 神明自复其旧也”。 且治癫狂之甚者, 常用至四两。 再如《伤寒论》 中的大陷胸汤和丸为治结胸之良方, 但人多畏方中之甘遂, 改投利气开结之药又无效。 张氏以赭石、 瓜蒌仁、 苏子相伍, 代大陷胸汤、 丸, 屡试屡效。 亦可将方中份量减半, 以代小陷胸汤, 其功效速于小陷胸汤。

2.6 降肠气通结:

张氏以赭石配用芒硝治疗寒温阳明腑实、 大便燥结之证的当用承气下之, 而呕吐不能受药者。 以赭石代大黄, 消除患者对大黄“将军之性” 的恐虑。 代表方剂如镇逆承气汤、 赭遂攻结汤。 张氏解释赭石配伍意义时谈到“特是甘遂力甚猛悍, 以攻决为用,能下行亦能上达, 若无以驾驭之, 服后恒至吐泻交作。况以赫石之镇逆, 干姜之降逆, 协力下行, 以参赞甘遂成功也……即食结中脘、 下脘, 亦未有不随手奏效者”。赭石在方中除通结外, 还兼有防服甘遂呕恶的作用。

2.7 降胞宫之气以利产:

赭石质重主降, 张氏以党参、当归伍之用治产难, 代表方剂为大顺汤。 赭石虽为金石之药, 但“性至和平, 虽重坠下行, 不伤气血, 况有党参一两以补气, 当归一两以生血, 以参、 归之微温, 以济赭石之微凉、 温凉调和愈觉稳妥也”。 产难者非虚即壅, 不能下行。 党参、 当归虽能补助气血, 而性皆微兼升浮, 得赭石之重坠, 则力能下行, 自能与赭相助为理,以成催生开交骨之功也。 当归滑润, 为利产良药, 与赭石伍用, 其滑润之力愈增。 张氏明确本方用法为: 不可早服, 必胎衣破后, 小儿头至产门者再服用。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 张氏对赭石的应用可谓达“神而明之” 之境界, 积累了丰富经验, 无论证之寒热虚实、标本缓急皆可配伍应用。 正如他自己所言“愚放胆用至数两者, 非卤莽也。 诚以临证既久, 凡药之性情能力及宜轻宜重之际, 研究数十年, 心中皆有定见, 而后敢如此放胆, 百用不至一失”。 张氏用赭石“不过调脏腑之气化, 使之适得其平”, 重在取其降逆之用。 无论肝心肺胃,气血痰火, 俱可应用, 但脉见沉濡或迟, 症见大便稀薄较濒者, 又不可轻易用之, 恐气陷而有虚虚实实之虞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