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忙年(“金谷”杯春节征文34号作品)

 淮阴语文 2023-01-14 发布于江苏

忙年

□贾艳

      老家的小村里只有八户人家,所以又叫“八大家”,路东四家,路西四家,零零散散地坐落着,从我记事起直到现在,村子里也不过只有十几户人家。一眼望去,是方圆几十亩的庄稼地和稀稀落落的房屋。人到中年,走过了很多地方,也有了自己的家,过了好多个年,可是最让我难忘的却依然是老家的年。



小时候,老家的年是忙碌的,忙年的过程也是漫长的。进了腊月门,妈妈就开始一天比一天忙,先是拆洗一家大小的被褥床单,然后再一床一床地被里被面缝起来,那时候还没有被套一说。然后磨棒子面、小麦面、糯米面,做山芋粉丝,做豆腐、百叶,准备芝麻、白糖、糕果、花生、瓜子,有时炸稖花的来了,再去炸两袋子香喷喷的稖花和米花,然后用塑料袋装好,那可是我们最喜欢的零食。





父亲和大姐每天上班,大哥当兵,我还年幼,二哥和二姐就是妈妈最得力的帮手,他们挎着一篮一篮的小麦和糯米去河里淘洗,淘洗完回来平摊在圆形的大匾里晾干,然后再背着它们去磨面坊磨成面粉、糯米粉,留着过年时包包子、搓汤圆。做豆腐、百叶时,哥哥姐姐就帮着淘洗黄豆、浸泡、拉磨、烧豆浆,至于点卤、上浆这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活则是妈妈的专利。做一包豆腐、十几斤百叶通常都要从天亮忙到天黑,也难怪,最初的时候,没有电动工具,全是手工,一套做豆腐和百叶的工具也是全村人借来借去,你家用罢我家用。





送灶那天,妈妈开始包包子。天刚亮,妈妈就开始和面,几盆的面和好了,就将所有面盆放进被窝里,上面蒙上一层纱布,然后再蒙上厚厚的棉被,好让面团快点发酵,寒冬腊月里,这一招特别好使。然后妈妈就赶紧准备各种包子馅,等到面团发酵好了,哥哥姐姐帮着妈妈拌馅,包馒头,我就帮着去扯柴草、拾桑树枝、烧火。那时家里养蚕,每年修剪下来的桑树枝都被用来烧火。用桑树枝烧火做出来的包子香气很是独特。这一天下来可是要烧好多柴草和桑树枝的。一年到头,至少要包上好几种馅,我家通常都是包肉馅、青菜豆腐馅、胡萝卜丝馅、芝麻馅、豆沙馅,每一种馅的都要包上二十个左右。一笼又一笼的包子出炉了,桌上,笆斗里,大匾里,到处都是白白胖胖的包子,惹得我们吃了还想吃,直吃得肚儿滚圆才作罢,这一天的晚饭就全是包子了,没稀的将就着喝点白开水,妈妈灶上灶下地忙活,哪还有时间来煮稀饭呢?第二天,妈妈还不忘送些包子给路西边的二叔家,两家的馅不同,互通有无。





      有时过年,家里会杀年猪,养了一年才养肥的黑猪的肉,可比现在的猪肉香多了。每次村里不管谁家杀年猪,都是请大庄上的姑姑和姑父来杀,姑父头发卷曲,身材魁梧,力大无比,很有点像老版《水浒传》里的鲁智深,三四百斤的猪到他手里也是服服帖帖,短发圆脸的姑姑帮着打下手,动作干净利落。

一头两百斤左右的猪杀了,全村一起分,每家来上十多斤肉,剩下的除了再送点给亲戚,自己家一定要做一盆地道的“钦工肉圆”:精心选取刚杀出来的猪前腿肉,扒开,割下纯瘦肉切成长条,用上特制的两根尺把长的铁栓,在砧板上反复拴,拴出一盆肉糊,放上葱、生姜、生粉、蛋清、盐,使劲使劲地攉,醒上半天,然后或水汆或油炸。剩下的就切成长条,用盐腌上,做成腊肉。猪大肠、猪心、猪肝这些就给姑姑姑父,权当辛苦费。





大年三十,吃完午饭,父亲就在堂屋里开始写对联,我帮着裁纸,倒墨水,父亲一写就是半天,堂屋的、房门的、大门的、灶屋的、水缸上的,各种规格,五花八门。除了自家的对联,父亲还承包了小村里所有人家的对联。父亲的对联,不像其他人喜欢写楷书行书,父亲都是用大大小小的排笔,写的都是仿宋体或是隶书,或是笔画工整,或是蚕头燕尾。一直写到太阳偏西,大家陆陆续续把对联拿回家,二哥二姐赶紧用开水冲点小麦面做成浆糊,然后二哥站上高板凳贴对联,我负责在下面递对联,二姐在一旁看着是高了还是低了,有没有贴歪了。除了贴对联,还有父亲买来的红彤彤的挂廊,所有的门廊下,窗户上都贴上了红彤彤的挂廊。挂廊上有刻“福”的,有刻“年年有余”“心想事成”的,有的是一水儿的红色,有的字是烫金的。等所有对联和挂廊都贴好了,天也黑了。





吃完晚饭,妈妈赶紧用筛好的沙子开始炒花生炒瓜子,姐姐说要吃五香的,妈妈就又去准备五香八角香叶之类煮好水喷入锅里的瓜子上。炒好瓜子花生,妈妈赶紧指挥我们一起把放在屋外的东西全都收进屋里去,妈妈说过年这些东西是不能放在外面的。等到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停当,妈妈又把屋里屋外的地全都扫干净,第二天早上要烧的芦柴和柴草准备好,把糕点瓜子花生装好盘放到堂屋里的条几上,然后给我们每个人的床头放上几片糕,这才去睡觉。





大年初一一大早,四五点钟,我们都还在梦乡里,二哥就早早起来,在堂屋火盆里,用芦柴和松枝烧一盆旺火,驱邪祈福,迎神接福,然后再放几个冲天炮,再放上一长串的鞭炮,新的一年就这样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隆重登场了。漫长的忙年也终于告一段落。





      现在,吃的穿的用的都有现成的,水饺、馒头、包子、点心一应俱全,瓜子、花生、糕点都能买到,对联、福字、灯笼满大街都是,去一趟超市,不用半天功夫就能把过年的年货都置办好,可是,我却还是怀念小时候跟在爸妈和哥哥姐姐身后忙“年”的日子。

贾艳

   贾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身在校园,兢兢业业,但求不误人子弟;行走人生,万事随缘,只愿看淡荣辱得失。深知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坚强。人生苦短,心若向阳,处处春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