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川南王大摆百猴宴

 gudian386 2023-01-14 发布于山东

“川南王”刘文彩于二十年代盘踞在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叙府(今宜宾市)时,当地的土豪劣绅为了巴结他,曾给他做了五十大寿,办了名贵的百鱼宴。

事后,他忽然接到四哥的来信:“原说上月同二位兄长前来与弟祝寿,怎奈军务繁忙,无法如约。拟下月底准时同两位哥哥等一同抵叙,索取弟准备的军火、军粮、军饷,顺便补吃贤弟五十寿酒”云云。

这一来急坏了刘五儿(刘文彩排行老五,故俗名刘五儿),他处处想出奇制胜,故不知怎样补办寿宴才好。

文章图片1

心腹管家刘老二向主子讨好说:“前次五爷的大寿不是办的百鱼宴招待客人吗?这次虽是家宴,但客人的地位都极尊贵,实在马虎不得。依我看,办十桌隆重的百猴宴如何?”

说实话,那些富豪人家,对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这些席上佳肴,可说是大多吃腻了,但猴不易多得,它的烹调技艺又极少有人知道,故很多财主、富商、达官贵人都没吃过,就连刘五儿活了50岁,虽富可敌国,在豪华筵席上也才吃过一次猴肉。

而他四哥,军阀刘文辉在戎马生涯中才吃过三次。对!就办百猴宴!只有它才能给自己荣耀增辉!于是刘文彩去了一封“公函”到凤仪乡,限陶乡长在两旬之内,务必捉来100只活猴备用。

再说凤仪乡的陶乡长接到通知又惊又喜,惊的是群猴难捉;喜的是有了巴结上司的良机。于是忙叫人写了几张捉猴告示贴在热闹的场口上。谁知眼看过去了五六天,竟无一人揭榜应召。原来乡民们听说捉猴是供陶乡长献给吸血鬼刘文彩邀功请赏,都不愿干。再说断头山虽然古木参天,猴群甚多,但别说逮100只,就是捉一只也并非易事!

断头山麓茅屋里,有一一个年过花甲的郭二爷,他识猴音,懂猴语,还会唱猴歌,更有一手捉猴、套猴的祖传绝技。不过他总推病情严重,坚决不肯为陶乡长效力。陶乡长见他软硬不吃,无奈出了个馊主意,强迫全乡每户出银元两个,好到隔不多远的鸡爪山去买猴子。

这布告贴出后,全乡闹得鸡犬不宁,乡民们叫苦连天,怨声载道。郭二爷万般无奈,为救百姓于水火,他只好翻身下床,随同大家直奔乡公所,说:“只要取消乡亲们的'买猴捐’,本人愿带病上山捉猴子。”陶乡长求之不得,特与他立字画押为凭。

第二天,郭二爷和他的两个侄儿轻装上山。忽然间,他们发现了群猴!近前一看,是几十个小猴,一只调皮的猴想还站在大树上向他们撒尿呢。不入猴穴,焉得猴子。于是三人翻山越岭,跳涧过沟,悄悄寻踪觅迹追了过去。他们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才发现猴群竟栖息在一个极其隐蔽、前后相通的岩石洞内。

老郭把专门关猴用的木笼嵌进石缝中,再用乱石抵紧。这木笼有一人高,六尺见方。他趁群猴进洞时,从洞门外以玉米为饵,撒下一面神不知鬼不晓的无形之网。

第二天一早,老郭躲在岩洞侧边,“吱吱吱”地唱起了猴歌。洞内的猴王一听,忙叫三四只小猴出去打探。它们东瞧西望,并未发现同类,只见地上有许多玉米粒。猴子们很警惕,怕吃了中毒遭擒,都不敢随意下口。小猴儿“吱吱吱”几声,不一阵又来了七八个猴子。大家“吱吱吱”地商量一阵后,才由两个小猴先尝一下。余猴见之安全无异样,才贪婪地吃它个不亦乐乎。

夜晚万籁俱寂时,郭二爷又叫老大、老二继续往前撒玉米颗粒。天亮后,就有很多的猴子顺着昨天的路前来找食。这样反复两三天,才把群猴引到木笼边来。这时木笼内外已铺了很多玉米颗粒。群猴们很怀疑,不敢轻易进笼,只好把不轻易外出的猴王请出来。

猴王总觉平空添了一座小房很蹊跷,忙叫三四个小猴进木笼去探看究竟。它们在木栏杆内使劲摇晃,并不见有啥变动。这时又进去很多猴子使劲地摇,但猴王仍疑虑未消,不许猴儿们吃一粒玉米,就命它们全部撤回洞去了,猴王一连两天来看木笼,见仍无啥变化,第三天才许大大小小的猴予入内快乐地吃起来。

不到半天,猴子将木笼内外的玉米全吃光搬走了。

郭二爷傍晚又悄悄撒上玉米粒。第四天清晨,群猴又来了。它们因多日吃运并无异常变化,因此,失掉了戒心和警惕,木栏旁虽有一扇小木门,大家也未注意它,照样一拥而进,挤满了一木笼。老郭见时机已到,一拉绳索,活动的笼门“咔嚓”一声,把门关住了。

文章图片2

陶乡长得知今天要验收100只猴子,便忙乘一小轿上荒凉峰。有一名乡丁把郭二爷事先交待的两样东西递给了郭二爷,只见老郭一手拿菜刀,一手提大红冠雄鸡在笼门前晃了晃,又用菜刀在木笼上面拍打了几下。

群猴绝望的眼睛死死盯着他,不知将要发生啥恐怖的灾难。只见二爷一刀割向那雄鸡的颈项,一股鲜红的鸡血便喷了出来。他在木笼顶上和四周绕了三圈,对群猴怒吼道:“你们这些偷吃玉米籽的该当何罪?乖乖地同主人去吧!”群猴一见鸡血就害怕,加上老郭杀鸡吓猴地怒吼威胁,都骇破了胆。二爷这才打开大木笼,将猴分装在二个小竹笼内。

叔侄三个人折腾了好几天,虽然精疲力竭,总算活捉到108只猴子!陶乡长得意地把这批活宝押运到刘府领赏去了。

刘文彩大喜,马上派人把全城42名厨师召来,要他们在5天内办10桌百猴宴。各厨师从未听祖师爷传授过这方面的技术,一个个都哑口无言。刘五儿猝然翻脸,眼露凶光,怒不可遏:“如办不出这百猴席,回去叫你们师傅来办,否则,到时休怪老子心狠!”

原来这百猴宴最难的是拔猴毛,用火吧烧不尽残根,用钳子一根根拔吧,三天内能拔掉100只猴的毛吗?再说刘五儿补办这珍奇的百猴宴,一是显他的权威,二是寓意他的高寿,三是炫耀他的富有。如扫了他的兴,身家性命都会有危险!厨师们一个个心惊胆颤,只好像躲瘟神似的远走高飞了。

期限已到,仍不见一个厨师进来,刘五儿、刘老二如坐针毡。主仆二人正气恼之际,门卫放进来一个青年人,他闪着戏谑的眼光盯着刘文彩说:“我应厨师们的邀请,特来给五老爷办百猴席的。”原来这个青年人叫李艺,爷爷是本地名厨师之祖,外号叫李御厨。

李艺小时候同小伙伴常爱把捉来的野生动物烧着吃,从而创造了特殊的烹调技艺。爷爷见他是当厨师的料,从此细心地传授辅导。

这年轻人虽有一身惊世本领,但从未在大庭广众下露过这绝活。李艺一听说师叔、师伯遭受危难,连他爷爷也因此犯了愁,为挽救厨林名誉,才独自来到这刘大公馆。

刘五儿见是一个嘴上无毛的小伙子,蔑视地问:“你用啥办法把猴全身的毛拔去?”

李艺神秘兮兮地答道:“五老爷不知,要杀死这样多的猴子,就等于灭了齐天大圣的子孙,万一被孙悟空知道了,那可不得了呀!快派人买两口新的大水缸,挖一挑洁净的黄泥,还要找个官运亨通、有福有寿之人来协助我,看来只有你才是我最适合的助手,其他人会影响你财运和高寿的!”

刘文彩虽作恶多端,但很迷信神灵,见他这样说也深信不疑。他忙叫刘老二去备办一切,自己脱掉长衫,挽袖扎裤,亲自搅起黄泥来。李艺叫佣人留下10个大活猴,再把其余的猴全部杀掉,用水浸透。看到群猴被血淋淋地剖尸、分割,真令人毛骨悚然。李艺又叫刘五儿把猴掌和肉块一只只均匀地裹上黄泥,再放进空院侧挖的土坑里,让他在上面糊上泥土,这才叫他回去休息。

刘文彩自幼出身富贵人家,何曾做过下人才干的脏活?直累得他腰酸背痛,心里有苦、有气还无处发泄。此时明知是李艺有意的戏弄,也无可奈何。

当夜李艺让人用细火烧了几小时。第二天拂晓,李艺又叫人把猴掌、肉块上裹着的干黄泥轻轻拍开,只见猴毛被拔得干干净净。这就是李艺小时同伙伴们烧野生动物吃时所创造出来的好办法。

第二天中午准时开宴。刘文彩的大哥刘文廷、二哥刘文韵、四哥刘文辉和一些军政首脑全到齐了。在一片恭维声中,主人刘文彩几句感谢的开场白后就叫开宴。

10位女郎各牵来一个大活猴子,只见她们把猴子放在大圆桌下面的中间,一按键钮猴头就伸了出来,转盘一转,猴头立即被削去了天灵盖,白嫩的脑花就现了出来。另一个女郎及时端来沸腾的香油调料,倒进脑内搅拌后,主管们纷纷用镀金小调羹舀脑浆尝鲜。碰杯声、嘻笑声和猴子的惨叫声交织成首极不和谐的助餐曲!

文章图片3

冷盘有五香卤猴肚杂、油酥鹌鹑猴块等,正菜有龙虎斗猴掌、凤尾煨猴脚、猴脯烧海参、鱼翅焖猴片、鸭蹼烩猴心汤;接下来又是一大盘甲鱼蒸猴腿、猴肉烹鸡翅等一系列山珍海味。最后是一大钵解闷去腻的猴肺片酸辣汤。

有人事先听说过,猴肉不但滋阴补肾,还能驱风寒,祛风湿,健筋骨,因此一个个吃得肚大腰圆。客人们对这百猴宴: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都赞誉空前。

这10桌百猴宴,所耗的民脂民膏实在令人咋舌。那些达官贵人谁会想得到,他们大饱口福之时,正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之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