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诗:沉醉东风 息斋画竹 《【双调】沉醉东风 息斋画竹》 元·徐再思 葛陂里神龙蜕形,丹山中彩凤栖庭。 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老仙翁笔底 春生。 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 译文: 这竹像是葛陂中的神龙还了原身,画在屋墙上,惹得凤凰飞来栖停。一阵风过,笋壳的粉皮上似乎清香可闻,竹下的苍苔,仿佛还保留着雨后的湿冷。息斋道人李衍的画竹真是妙笔生春。当明亮的月光纵横地投下清影,我睁开酒后初醒的眼睛,简直像是面对着一片翠生生的潇湘竹林。 简析: 这只小令是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所作,表达了对元代画家李衎绘画技艺的赞赏。 元代画家李衎,号息斋道人,十分擅长画枯木竹石,尤其是墨竹,故宫博物院中还藏有他的画竹。 徐再思没有直接评价这幅壁上杰作,而是用一系列鲜活的形象代替,为其作出了最好的说明。 二、赏画:李衎画竹 李衎, 李衎视竹为“全德君子”,将爱竹之情融入了画中,追求一种蕴籍、自然、象征人物品德高洁的内在美。李衎尤善画枯木竹石,善画墨竹,其书《竹谱详录》,对于竹子的形态、性质、画法有详细的论述,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画竹经验。 ![]() 李衎 竹石图轴140x96 ![]() ![]() ![]() ![]() ![]() ![]() ![]() ![]() 李衎《双沟竹石图》 ![]() ![]() ![]() ![]() 李衎 《双钩竹图 轴》 此图画竹一株,枝繁叶茂,下方竹笋一株。构图匀称,笔法圆劲精整,设色淡雅。作者通过碎石、枯枝等周围景物的描写烘托出竹子清高拔俗的品格。 ![]() ![]() ![]() ![]() ![]() ![]() ![]() ![]() ![]() ![]() ![]() ![]() ![]() ![]() ![]() ![]() ![]() ![]()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 ![]() ![]() ![]() ![]() ![]() 《纡竹图》轴,作者自题曰“纡竹图第一”。画面左上角有跋文一段,描述其游历东嘉(现浙江温州)时见农人扭曲幼竹为箩以保护蔬果,后弃之不顾,作者怜悯竹子的遭遇,便命随从“释其缚而扶植之”。当他再次游经此地时,发现竹子竟长势极好,有感于其“古君子之风”才创作了《纡竹图》。 竹子以双钩法画出,线条圆劲细韧,清新洒脱,竹叶敷以汁绿、石绿,部分叶片点缀石青、淡赭石,构成丰富的层次,把纡竹凝霜覆雪、劲健峭拔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其竹枝蜿蜒走势、疏密关系处理得尤为得当。 感谢阅读,请您点个【赞】和【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