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两个特效方(附医案)

 中医知识圈 2023-01-14 发布于山东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两个特效方(附医案)

·人体正气虚损招致病毒感染,而致心肌荣卫气血阻逆失调,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内因,而风寒湿邪侵犯、病毒感染为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致发病。

·该病前期多表现为邪毒留恋、痰热瘀阻、气阴两虚,治宜清热解毒、养心益气、活血祛瘀;后期往往影响心脏,病机叠加心气虚、心阳虚、脾肾不足、寒凝络阻等,治宜兼顾调补脾肾、温阳益气、温经通络。

辨证施治

本病前期多表现邪毒留恋、痰热瘀阻、气阴两虚,治宜清热解毒、养心益气、活血祛瘀;后期往往影响心脏,使心脏功能减退,病机叠加心气虚、心阳虚、脾肾不足、寒凝络阻,症见动则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胸闷隐痛等,治宜兼顾调补脾肾、温阳益气、温经通络。根据本病虚实夹杂的病理共性,在治疗上必须考虑全面,不可偏执一端,要虚实兼顾,通补兼施。

图片

病毒性心肌炎Ⅰ号方

药物组成:板蓝根20g,白花蛇舌草20g,连翘20g,当归9g,赤芍20g,丹参20g,郁金15g,广地龙20g,生地20g,苦参20g,桂枝9g,党参20g,黄芪20g,炒枣仁20g,瓜蒌9g,半夏9g。水煎服,每日1剂。

方药浅析: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养心益气、活血祛瘀之功,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初期邪毒留恋、气阴两虚、痰热瘀阻,而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胸痛,伴有咽干咽痛或有热候。方中以板蓝根、连翘、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现代研究显示此三味药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以生地滋阴,苦参清热抑阳,抗心律失常;以党参、黄芪养心益气;枣仁养心安神;瓜蒌、半夏、桂枝宣阳通痹,以利肺气;复以当归、赤芍、丹参、郁金、广地龙等大队活血祛瘀之品,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血状态,消除心肌炎性改变,恢复心肌功能。

临证加减:咽干而红肿则加元参、丹皮、山豆根,咽中作阻则加射干,血压高加菊花、钩藤、茺蔚子等。

病毒性心肌炎Ⅱ号方

药物组成:桂枝9g,黄芪20g,当归9g,丹参20g,广地龙20g,郁金15g,鸡血藤20g,炙麻黄6g,细辛4g,制附片10g,党参20g,黄精20g,淫羊藿20g,瓜蒌9g,炙甘草9g。水煎服,每日1剂。

方药浅析:本方具有温阳散寒、温经通脉、活血祛瘀、调补脾肾之功效,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迁延日久,因心气虚、心阳虚、脾肾不足、寒凝络阻,而致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胸闷隐痛、心律缓慢等症。方中以桂枝、麻黄、细辛、附子等助阳温散之品增加脉速,温经通脉;以党参、黄芪、黄精、炙甘草、淫羊藿调补脾肾、益气生肌,达到增加心肌细胞活力、消除心肌细胞炎性改变之目的;以瓜蒌一味宣阳通痹,以利肺气;复以活血祛瘀之品如当归、丹参、广地龙、郁金、鸡血藤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血状态,增加心肌营养,消除心肌炎性改变。

如服上方效果不显,可重用温阳益气、养血祛瘀之品,将方中丹参、鸡血藤、黄芪、党参、淫羊藿各增至30g,制附片增至15g,再加五味子20g。如此可达到升高血压、增加心律的效果。

典型医案

案一:姜某,女,43岁,2006年4月初诊。患者2005年11月感冒半月余,继而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症。在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并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而后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来诊时心电图示: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速,偶发房早。伴有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胸闷、疲乏等症。唇淡,舌紫暗,苔薄微黄,脉结代。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心阳不振,寒凝络阻,心脉痹阻。治宜培补脾肾,通阳宣痹,活血祛瘀,温经通脉。处方:板蓝根20g,白花蛇舌草20g,连翘20g,党参20g,炒白术9g,黄芪20g,淫羊藿20g,丹参20g,五味子20g,赤芍20g,川芎20g,广地龙20g,桂枝9g,荜茇9g,瓜蒌9g,炙甘草9g。水煎服,每日1剂。并辅以周信有临证验方心痹舒胶囊(米炒党参20g、麸炒白术9g、蜜炙黄芪20g、羊油炙淫羊藿20g、赤芍15g、川芎9g、紫丹参20g、广地龙20g、醋制五味子20g、苦参20g、生地20g、首乌藤20g、制附片9g、桂枝9g、甘松9g、炙甘草9g、三七粉5g、生水蛭粉5g,制成0.5g/粒胶囊),每次服用5粒,日服3次。患者连续服药6天,自感症状减轻。处方随证加减,心痹舒胶囊继续服用。连续服药一月余,患者胸部窒闷疼痛消失,期前收缩消失,诸症大减。嘱其坚持服药3~4个月,以巩固疗效。2006年2月患者再次来诊,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诸症消失,已正常上班工作。随访至今,患者身体健康无恙。

案二:李某,女,40岁,2005年9月10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因过度疲劳出现心慌、心悸、胸前区憋闷不适,又因受凉感冒而头痛、鼻塞,服康泰克等感冒药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咽部不适、心慌、心悸、胸前区闷痛。9月3日查心电图示:偶发性期前收缩。服心血康、肌苷等药,症状未见缓解。3天后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提示:频发单纯性期前收缩。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服抗病毒口服液、抗生素等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诊见神清、疲倦、胸闷、心慌、心悸、时作时无、疲倦乏力、脘痞纳差、二便通调,舌质暗淡、边有齿印、苔少,脉结代。检查: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6次/分,脉律不齐,可闻期前收缩,2~3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常规、类风湿因子、血沉化验均正常。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各房室腔均不大,各瓣膜形态及活动尚可,左室心肌、心尖部内膜增厚,回声增强,有瘢痕形成,运动减弱。超声诊断:心肌炎改变。ECT检查示:静态心肌显像示心肌前壁病变。患者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史,经治疗病情稳定,有慢性咽炎数十年,且常复发,有青霉素、链霉素等药过敏史。诊断:心肌炎,心律失常,频发性期前收缩、心悸(气阴两虚,痰瘀内阻)。治宜扶正祛邪,补气滋阴,养心安神,祛瘀通脉。方用:党参20g,黄芪20g,淫羊藿20g,麦冬20g,五味子20g,赤芍20g,丹参20g,川芎9g,地龙20g,黄连9g,炒枣仁20g,柏子仁9g,夜交藤20g,三七粉5g(分2次服),生水蛭粉5g(分2次服)。水煎服,每日1剂。另配服心痹舒胶囊,每次5粒,日服3次。患者服药60余剂,诸症消失,饮食、睡眠均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心率80次/分,律齐,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仅发早搏4个。继服心痹舒胶囊,每次5粒,日服3次,以巩固疗效。

按 病毒性心肌炎之所以发生,邪毒是重要的外在因素。其初得之,风热毒邪,侵犯肺卫,不得宣散,由表入里,致肺经郁热。由于心肺同居上焦,肺朝百脉,与心脉相通,故肺经郁热,浸淫于心,热毒之邪消灼心阴,耗伤心气,故每于外感之后,则见心慌、胸闷、气短、动则加剧之心伤征象。从广义讲,此病亦即叶天士之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同时,邪热毒邪犯心,每与正气不足有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诸病源候论》亦指出:“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腑为风邪所乘;或恐惧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另外邪毒留恋,热痰络阻,往往易致痰凝血瘀,故诊治本病必须抓住虚实夹杂之病理特点,标本兼治,方能得到满意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