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金英行刺朱厚熜,为何侍卫们不阻止,其实明皇宫有三个安全漏洞

 历史解密坊 2023-01-14 发布于辽宁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的皇宫戒备森严,还有御林军和大内侍卫,时刻保护着皇帝的安全。然而,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还是差点被勒死,由此也暴露出了嘉靖皇帝三个防卫安全的漏洞。究竟是什么漏洞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朱厚熜是明朝十一位皇帝,他本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因武宗死后无嗣,所以张太后和内阁决定让朱厚熜继位,即嘉靖皇帝。在《明史》中,有关朱厚熜的评价褒贬不一,他在位初期大力整顿朝纲,做事英明苛察,还抗击倭寇重振国威,开创了“嘉靖中兴”的盛世。到后期,朱厚熜却迷恋道教,性格也变得多疑暴戾和喜怒无常,尤其打骂宫女和太监,被杖毙的也多达百人之数。

根据《明世宗实录》和《李朝中宗实录》的记载,有一个名叫杨金英的宫女,她集结了十二名宫女刺杀朱厚熜,史称“壬寅宫变”,但不过杨金英等人最后没有成功。

这场刺杀的起因很简单,朱厚熜有一只五色神龟,可是却被杨金英给养死了,按照规矩,杨金英和那帮养龟的宫女们一定没命,杨金英和宫女们一商量,觉得临死也要拉皇帝做垫背的,就这样,一场杀皇帝的大案发生了。

在明朝皇宫,能发生刺杀皇帝的事情简直骇人听闻,因为宫里满是大内侍卫,这些人个个都武艺高强,以一敌十,对付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女易如反掌,所以这些宫女能潜入皇帝的寝宫差点将其勒死,也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嘉靖皇帝的安保工作有漏洞,起码有三个:

第一个:当时,嘉靖皇帝朱厚熜其实也有提防,他平时晚上在曹端妃的乾清宫就寝,或许是他也害怕晚上睡着之后被刺杀,于是就在乾清宫的暖阁内设置了九个房间,然后每个房间里面都还有三张床,而且床的样式和床上陈设也都一模一样,如此一来就有27张床了。

每天晚上,嘉靖皇帝睡哪张床都不固定,因此外面人的谁也不知道嘉靖皇帝睡在哪,但不过这一招却瞒不了宫女,因为宫女要伺候皇帝就寝,所以她们都知道皇帝晚上睡在哪里。比如,杨金英就知道,所以她晚上才有机会靠近嘉靖皇帝,连同其他宫女一起下手想在梦中将其勒死。

第二:对大内侍卫来说,宫女算是特殊群体,一方面她们都是柔弱的女子,大内侍卫根本就不会想到她们能去刺杀皇帝,或者敢去刺杀皇帝,因此对她们也就毫无戒备之心了;另一方面,宫女到夜里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嘉靖皇帝迷恋道教炼丹,所以就需要用到“无根之水”,即露水。

到下半夜凌晨时,宫女一行几人就起来收露水,然后送到嘉靖皇帝的寝宫中,在此过程中大内侍卫都不得阻拦,否则会惊扰露水失去“灵性”,因此宫女手里端着露水出入便捷。据记载,杨金英就是端着露水进去,大内侍卫都没阻拦检查,才给了她们机会。

第三:宫女们也都很聪明,虽然她们知道大内侍卫不会阻拦,但要是明目张胆带着凶器那肯定也会被发现。据记载,大内侍卫在刺杀之前就遇到了杨金英等人,但是她们都没有携带任何凶器,所以大内侍卫就都没有在意,但事实情况是杨金英携带了一根绳子作为凶器,只不过大内侍卫都没想到。

杨金英是从仪仗上解下来一个根花绳,本身这就是一件装饰,但她带入寝宫之后就将其搓成了一个绳套,然后又从寝宫扯下一段黄绫布,堵住嘉靖皇帝的嘴不让他呼叫,最后用绳套勒住脖子用力拉扯。然而,杨金英失却将绳套系成死结,最终刺杀未遂。

如今看来,“壬寅宫变”是一场明朝小人物对王权的反抗,虽然最后杨金英等人失败了,牵涉的人也都被嘉靖皇帝株连问斩,但是她们的反抗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她们也用行动在告诉世人,不能轻视小人物,小人物也能有大作为,只要有时机了,小人物也能推动历史和改变历史。

参考资料:

《大明朝》作者:宗承灏,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