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保康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1-14 发布于山东

       秦汉时期,县域南部属临沮县辖,东北部为荆州南郡房陵县辖。三国魏置示(祁)乡县;西晋置沮阳县;北魏置潼阳县,西魏先后置大洪县和重阳县。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改名永清县。宋开宝元年(968年)废永清县入房陵。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析房县东部潭头坪(宜阳、修文二里)置保康县,取保民安居康乐之意,沿用旧名(据清同治丙寅年《保康县志新纂》载:“邑归属房,宋雍熙三年置保康军,邑名始此。”),县治潭头坪(今城关镇),属郧阳府。清因之。

    民国元年(1912年),废襄阳府,南漳县直属于省。民国三年(1914年)5月23日改设襄阳道,南漳县隶属湖北省襄阳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南漳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署驻襄阳县,辖襄阳、枣阳、宜城、光化、谷城、南漳、保康7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改称“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南漳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五行政督察区改称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保康县隶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后改隶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1950年隶属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1968年8月襄阳专员公署改称襄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称襄阳地区行政公署,保康县属襄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8月撤销襄阳地区,其行政区域并入襄樊市(地级市),保康县属襄樊市。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改为襄阳市,仍为地级市,保康县属襄阳市。

五道峡自然风景区距保康县城22公里,峡长7.5公里,是春秋楚国卞和得"和氏璧"玉璞的地方。有以仙人洞为代表得溶洞群10处,有以混沌门为精华的山寨8处,有以神女瀑为首要景观的瀑布群12处,有位于峡口的奥陶纪灰岩中的大波痕。被誉为国家AAAA级景区。官山森林公园隐身于保康县城郊,东连古隆中,西邻神农架,南通大三峡,北靠武当山,是保康"野花谷"生态旅游的核心品牌。官山自清代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被县署买下作为官办林场,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封山,森林面积达3.6平方公里,珍稀植物达100多种,珍贵动物有30余种。"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官山茶是官山的特产,"云雾炒青特级"、"云雾绿茶炒青"、"官山云雾毛尖"等名茶均产于此。官山之巅的"虎啸泉",有"虎啸于泉"的传说,相传官山大石凹一带曾有华南虎出没,常在林中一丈余高的巨石旁饮水长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