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守应天】朱元璋的抉择:兵临城下,逃还是不逃?

 历史与健康 2023-01-14 发布于辽宁


公元1360年,汉王陈友谅攻占太平的消息传到应天,朱元璋的谋士们畏惧汉军的强大,甚至统一口径喊出绝不能战,战则必亡的口号。然而,一个月之后,朱元璋凭借了不起的军事能力打赢了龙湾之战的逆风局。



逃还是不逃,朱元璋的心意并不坚定,他比他的谋士们更了解陈友谅的强大。此时,一个叫刘基的谋士说了一句话,坚定了他战斗的想法。刘基反问主逃的人,失去应天,又能去哪里?喊出了誓与应天共存亡的口号。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刘伯温!


朱元璋坚定了战的想法,但他面对的敌人太强大了。尤其是对方的水军战船,让自己的水军看起来就像是捕鱼的渔船。怎么战斗?



有谋士说要先攻占太平,再以太平为基础和陈决战,


有谋士说要趁着陈刚取得胜利,立足不稳的时候,马上出击决战,功敌半渡。



朱元璋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越发冷静,他指出,先攻打太平行不通,太平坚固,不一定能攻下,即使攻下在陈的影响下也不一定能守住,此时陈若直指应天,必败。主动出击也不可取,因为舍弃坚固的应天不守,贸然出击,一旦不赢或是战败,整个战局会陷入被动。


最后,这个军事天赋型选手将决战地点定在了应天城外的龙湾,将陈引诱上岸,回避水军劣势的缺点,用陆战设下埋伏,最终陈损失了两万多兵士,战败逃回了江西。




朱元璋在退无可退的时刻,用扬长避短的方法,以弱胜强,打败了陈友谅,创造了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龙湾之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