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岁生日当天 他用第381次献血宣布“退役”凤凰网湖北

 君临天下100 2023-01-14 发布于湖北

原标题:今天是60岁生日,他用第381次献血宣布“退役”

生日当天,湖北献血第一人用献血宣布“退役”

1月13日,李光明60岁的生日。

上午9时许,他来到再熟悉不过的武汉血液中心,静静地躺在献血椅上,等待再熟悉不过的护士过来。这是他第381次献血,也将是他最后一次献血。根据国家规定,献血者最大年龄为60周岁。

据全省统计的300次以上的献血者中,李光明的献血次数和总量都是第一,是湖北名副其实的“献血第一人”。

“献血大王”李光明第381次献血。肖莉娇 摄

“献血大王”李光明第381次献血。肖莉娇 摄

当天清晨6时30分,李光明的闹钟响起,他准备完毕,7时出发,同他的外甥女婿王易成一起坐车1个多小时,来到武汉血液中心。

经过登记、体检,他符合献血条件,在中心吃了包子、咸蛋、豆浆等早餐后,他转身走进献血室。

在武汉血液中心一楼大厅,有三颗红色的大五角星,其中一颗就属于李光明,上面记录着他的事迹。“我是献血大王,也是普通市民,无偿献血只需要一点善意和勇气。”正是李光明的献血宣言。

“李老师,生日快乐!”当天,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业务督导陈涵薇、成分献血科副主任谢松丽、谢晋、闫蕾等工作人员送上蛋糕、鲜花,为李光明准备了特殊的无偿献血“退役”仪式,以致敬李光明多年的热血坚守。武汉血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项征国也来到现场,向李光明多年来为武汉无偿献血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仪式中,掌声也一阵接着一阵,李光明数度激动哽咽,并为大家唱了他最喜欢的歌《我和我的祖国》。“我不太会表达,就唱首歌吧,感谢大家陪伴我走过人生这段最美好的时光。”

成分献血科业务督导陈涵薇、副主任谢松丽、谢晋及秦义无偿成分献血感召队队长秦义为李光明送上祝福。肖莉娇 摄

成分献血科业务督导陈涵薇、副主任谢松丽、谢晋及秦义无偿成分献血感召队队长秦义为李光明送上祝福。肖莉娇 摄

言传身教,一家人陪跑献血

“前几天开始我就很激动了,但是我也非常舍不得。”李光明告诉记者,多年来,为了献血,他十分注意,长期保持健康的身体。他也曾写下希望延长献血年龄的书面申请,想再多献血5年。

今年60岁的李光明,在光谷花山街一个小区从事物业保安。自1994年开始无偿献血,29年来已献血381次(全血+成分血),总量174560毫升,相当于把自己全身的血献了30余次能救助800多位患者。

据全省统计的300次以上的献血者中,李光明的献血次数和总量都是第一,是湖北名副其实的“献血第一人”。

1994年冬天,他外出捡废品时,偶然得知一位残疾人为救生命垂危的陌生女孩无偿献血,内心十分触动,便萌生了参与无偿献血的想法。“一个残疾人能有如此善举,我身体这么健康,肯定也能献血救人。”从此,李光明成了血液中心的常客。

李光明也早就计划好,在告别献血椅之前,带家里年轻人来献血,“献血事业后继有人,我感到很欣慰。”

当天,李光明的儿子李海龙、外甥女婿王易成、侄儿李广都赶来献血,陪李光明完成“最后一献”。“您别难过了,您的无偿献血事业还有我们年轻人呢!您的爱心我们会延续。”三人齐声说道。秦义无偿成分献血感召队队长秦义、“献血牛人”李梦涛也到场送上祝福,表示会沿着李光明的“爱心脚步”,将无偿献血事业发扬光大。

“父亲是我的榜样和骄傲!”34岁的李海龙坚持无偿献血多年,他视父亲为献血引路人,希望自己能够按照每年10次的献血频率,和父亲一样坚持到退休。

“大舅李光明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李光明的外甥女婿王易成告诉记者,2021年,当他第一次得知大舅李光明的事迹后,就立刻效仿,在当时工作所在地献了血。他回到武汉生活后,他有更多的时间跟大舅交流。从去年5月20日开始,只要时间能够排得过来,就会跟着李光明一起去献血。为了让自己的血液质量更好,他还开始戒烟,坚持每晚跑步5公里。

“我今年26岁,希望能将无偿献血一直进行下去,有一天能赶超大舅,接好舅舅的班。”王易成表示。

李光明(左)与王易成(右)献血。肖莉娇 摄

李光明(左)与王易成(右)献血。肖莉娇 摄

李光明29岁的侄儿李广,在部队服役时就常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他希望自己能够将这一善举坚持下来,有一天能够追平伯父的献血纪录。

“我这一辈子没有大的本事,只能为社会做点小的贡献,而无偿献血就是我奉献社会的方式。”这是李光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说,“有些人觉得我献那么多次血很傻,但其实,帮助别人也是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你也能感受到人与人的温暖传递。”

李光明曾18次登上区、社区等组织的道德讲堂演讲,向市民分享自己的无偿献血经历,也感染了不少市民加入无偿献血的爱心行列。他家里献血证及奖章证书甚至一个行李箱都装不下。

“如果哪一天武汉市献血的年龄放宽了,一定要通知我,我随时准备再参与无偿献血。”李光明充满不舍,满含热泪。“我会继续当好献血义务宣传员,做好身边的'小事’,将公益进行到底。”

李光明(左三)和献血接班人外甥女婿王易成(左一)、儿子李海龙(左二)、侄儿李广(左四)。肖莉娇摄

李光明(左三)和献血接班人外甥女婿王易成(左一)、儿子李海龙(左二)、侄儿李广(左四)。肖莉娇摄

热血“永不退役”,“微光”照亮他人

李光明参加公益活动。记者冯颢 摄

李光明自小家庭贫困,小学毕业后就进入社会谋生。他的家庭长期困难,靠卖废品、在工地上搬砖为生。为了做好人好事,李光明省吃俭用,从来舍不得买一件新衣裳。

2006年8月,因自己两个孩子的学费,李光明曾向长江公益求助,后来他收到爱心捐款1万余元。得到社会捐助,他更加坚定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2007年3月底,李光明得知武汉遗体捐献纪念馆开馆的消息后,决定在自己逝后将遗体捐出,供医学研究。在他的行动感召下,老伴也递交了《遗体捐献申请书》。

2013年9月12日,汉口江汉路佳丽广场前,李光明用捡垃圾积攒的7万余元举办了一场公益演出,号召社会上更多好心人加入公益志愿者的行列。当他得知武昌青鱼嘴社区的一位坚强妈妈坚守18年独自照料一对患脑瘫的女儿时,李光明现场为这对脑瘫女孩捐款1000元。此后,5年来多次上门送善款和轮椅。

李光明和妻子参加公益活动。记者唐婧妮 摄

李光明是长江公益的铁杆粉丝。每次他用献血积分全部兑换孩子们需要的书包,再一批批通过长江公益送到孩子们手里。看到长江公益开展的“帮困境大学生交学费”公益行动,他将2000元课酬全部捐出,“我想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祝他们早日成为社会的栋梁。”

李光明用献血积分兑换书包。记者马慧洁 摄

2020年,李光明向武汉市红十字会捐款1000元。2022年7月,河南洪灾,李光明向希望工程捐款1000元。听闻武汉地质大学有一来自贵州山区的困难学生,家中父母患病多年,如今父亲突然去世。李光明找到该学生,捐款2000元。

29年来,李光明在坚持无偿献血的同时,用捡破烂积攒的钱多次资助困境大学生、白血病患儿,积极参与汶川、玉树地震等公益捐赠,金额已超10万元。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