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开馆:上万件珍贵文物首次亮相

 天宇楼33 2023-01-14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图片


大云山汉墓
如同一个巨大的历史宝藏
出土了上万件文物
令人叹为观止!

图片

1月12日
按照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建设的
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
正式开馆!

图片

坐落于盱眙县的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是以西汉第一代江都王刘非的王陵遗址为展示主题的遗址类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2000余平方米,馆内展陈区约7500余平方米,有大墓3座、武器坑2座、车马坑1座,以及各种等级陪葬墓13座,以大云山汉墓群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以及汉代初期的墓葬制度为主要展陈,总投资约1.5亿元。

图片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大掌柜
馆藏文物1万余件(套),包括金缕玉衣、黄肠题凑、玉棺、编钟编磬等精美的漆器、乐器、兵器等文物。

大云山汉王陵遗址出土的诸多文物国内罕见,文物价值与学术价值极为重大。

图片

博物馆以西汉江都王刘非的王陵遗址为展示主题,让埋藏了2000多年的万余件珍贵文物“重现天日”,向游客展示西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以及墓主人江都王刘非的“奢华生活”。

“庄重大气的建筑主体、天人合一的中庭空间,以及采用汉代最有代表性的红、灰、黑色作为主色调,都很好的展示了汉风建筑的雄浑厚重和简约质朴,在馆里欣赏首次展示的文物时,我也仿佛穿越时空梦回大汉了!”来自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李则斌激动的感叹道。

图片

大云山西汉王陵的发现,让世人更好的了解数千年前的历史,这背后,正是无数考古人对这段历史文明的挖掘探寻、追根溯源。自2009年起,南京博物院和盱眙县政府开始对大云山西汉王陵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

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有主墓3座、兵器坑2座、车马坑1座,各种等级的陪葬墓13座,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汉代诸侯王墓中,是非常少见的。”盱眙县博物馆馆长张春鹏介绍道:“从考古探明的遗址显示,陵园里面有密集的建筑群,还有道路、阙基等遗迹存在,陵园的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足足有35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图片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重点
这里出土了一万余件(套)精美的乐器、兵器、饮食器等随葬品,有金缕玉衣、青铜编钟、琉璃编磬、鎏金铜鹿灯等珍贵文物,还有象征千年相思的长毋相忘银带钩等配饰。

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负责人王栋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政府投入超亿元建设了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通过'朝、国、王、陵、城’的展陈主线,多角度的展现大云山汉王陵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博物馆建成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结合建筑风格、历史底蕴等元素,为博物馆题字,站在牌匾下仿佛可以感受到磅礴的汉风古韵。”

盱眙县委书记邓勇说道“大云山正南方2公里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东阳城遗址’,它和小云山、青墩山三山相连,是洪泽湖以东地区的唯一山地,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此境内发现了很多汉墓,并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盱眙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卞龙如数家珍的说道:“盱眙古称都梁,秦时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境内文物古迹多不胜数,除了大云山汉王陵,我们还有东方庞贝水下泗州城、明代第一陵——明祖陵、第一山题刻、管鲍分金亭、南宋古城墙等自然、人文景观资源66处,盱眙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在全省县级博物馆中也名列前茅。

“汉韵文化体验、汉式休闲养生以及其他旅游综合服务等功能在未来也会不断完善,盱眙县将全力推进大云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更好地展示汉文化和盱眙特色,用这一新的城市品牌擦亮盱眙山水文化名片。”

大云山汉墓

大云山汉墓为第一代江都王刘非的陵园。关于刘非,汉武帝之兄,汉景帝之子,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学生。《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江都易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立为汝南王。吴楚反时,非年十五,有材气,上书自请击吴。景帝赐非将军印,击吴。吴已破,徙王江都,治故吴国,以军功赐天子旗。元光中,匈奴大入汉边,非上书愿击匈奴,上不许。非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桀,骄奢甚。二十七年薨,子建嗣。”在汉武帝时期,因为江都王是帝兄,素骄好勇,汉武帝曾派汉代大儒董仲舒来做江都相,辅佐刘非。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刘非去世,谥号“易”。

图片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传说
大云山汉墓发现的黄肠题凑、金缕玉衣、玉棺、编钟,实属罕见。全国发现的黄肠题凑墓仅14座(在江苏,这是继扬州天山汉墓以后第二次发现黄肠题凑),这是汉代最高级别的墓葬。

黄肠题凑便是墓葬中椁室周围以贵重木材累积成的框壁结构。玉棺便是在木质棺椁外贴有玉片之棺。古代社会中,凭借当时的生产技术,想要制造精美玉棺极其困难,基于玉棺的特殊工艺,其文物价值自然不可忽视,这一珍贵玉棺仅发现过三件,而它的珍贵价值堪称国宝。

图片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保存相对完好,它用2000多片玉编缀而成,专家测算如果从拿到玉料到制作完成,一个玉工要花10年时间。也是国内少数能复原的汉代玉衣实物之一,反映了江淮工匠杰出的技艺和汉代贵族奢华的生活,同时也是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

图片编钟

编钟是重要场合所用的乐器,统治者专用的乐器,也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只有在天子诸侯行礼座运时方能使用。此编钟铸造工艺精湛,整体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为迄今国内所出第三套完整的西汉编钟,体现出汉代“礼乐之邦”的风貌,该编钟上下的装饰——鎏金龙纹铜虡业与鎏金铜虡兽座在以前只出现在史料记载中,此次为首次发现,意义重大,国宝级文物。   

图片

铜铍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大圈子
铍是一种两面带刃,形状似剑,装有长柄的长兵器,通常由铍首、木柲和铜镦三部分组成,属于步兵类武器。铍在作战时主要用于直刺和砍杀,盛行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这把铍距今至少已有2100年,但黑色的铍身仍泛出幽暗的光芒,并没有缺损。另外铍身上的黑色卷云纹虽然清晰可见,但手摸上去却很光滑,丝毫感觉不到纹路的存在。这种名为暗花纹的铸造技巧也早已失传。     
       

图片

五格濡鼎

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唯一一件西汉分格铜鼎。专家表示,通过以往对火锅历史的研究,最早有记载的是三国时魏文帝的五熟锅,而“五格濡鼎”的出土直接将火锅的历史以实物证据向前推进了三四百年。

图片长毋相忘银带钩

这件带钩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是馆藏中重要文物之一这只小巧精致的银带钩表面绘着鎏金的云纹,它曾系于一位美丽女性的腰间,用来束紧腰带。这位女子名叫淳于婴儿,是江都王刘非的姬妾之一。

据说,刘非对她宠爱有加,秘密就藏在这银带钩中。这只银带钩能够沿着中线打开,分成大小相同的两半,也可以利用内侧铆钉扣紧,合成一钩。

打开银带钩,你会发现它的内侧铸有吉祥用语“长毋相忘”,一侧钩身铸阳文,另一侧铸阴文,两钩合并时文字便隐藏不见了。小小的银带钩,被认为是刘非与淳于婴儿的定情之物,让人们联想到他们之间浪漫的爱情和永恒的企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