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近九点醒来,开窗见雪,膏药一样贴在车顶,把我到年底的郁闷心情又挑起来了,想写首诗。吃了饭,屋中转圈儿,有点想法了,坐到电脑前,刚写两联,电话来了,领导要求就今天小年,讲讲风俗,说说文化,写篇评论。我只好调频道,把自己心绪往昂扬一边儿引,起身在屋里跑了几圈,让自个精神振起来,才坐下写稿子。写过了,领导说,谈神的太多,删去一些。遵命删了,发到新媒体上。晚上吃过饭,打开买来的熟花生,喝两杯,看到手机上电视台杨老师填的词,都是悲情,想起我那半截儿的诗,就放下酒杯,续诗。今天是北方的小年,按传统习俗,开始紧锣密鼓忙过年了。河南有童谣道:“二十三祭灶边,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割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切剃精细,二十八来搁锅,二十九蒸馒头,年三十贴花门,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作揖。”一天天忙不停,辛辛苦苦只为一件事:辞旧迎新、除秽纳祥。这一切起步在二十三,最重要的是祭灶,送灶王爷上天。灶王爷何许人也?最早说是像火苗一样妖娆的女士,后来又说是黄帝、炎帝、祝融死后变成灶神,也有说是灶台上一种小虫变的,再后来就变成个世俗男子,叫张单,欺老婆,不顾家,羞得钻进灶台死了。总之,这是中国传统万物有灵的观念造出的神,灶王爷也就很带烟火气,且有一样毛病:“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爱打小报告。灶王爷这毛病,老百姓有法儿对付,摸住他行动的规律“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针对他嘴欠的毛病,对症下药,让他吃糖,且是“粘牙糖”,让他这几天嘴巴都是甜的,最终达到“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这游戏一样的习俗,其实一直在塑造着中国人的性格。一是自个事儿自个作主。你神咋的?不为我办事儿我有法治你,让你为我办事。真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告祖先,算不得好汉!”再一个就是和睦。对灶王爷用甜蜜的糖为工具,拉成统一战线,求得团结,求得吉祥。陆游有诗曰:“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团结和睦更有辞旧迎新的底气。今天,摆脱疫情束缚,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咱们就得有这种精气神,团结奋斗“一笑新”,踏雪寻梅迎接生机勃勃的新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