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两补汤 组成:熟地2钱,当归1钱,覆盆1钱,杜仲1钱,黄耆1钱,枣仁1钱,远志8分,五味5分。 功效:心肾两补。 心肾两交汤 组成:熟地1两,麦冬1两,山药5钱,芡实5钱,川连5分,肉桂3分。 主治:劳心过度而遗精。 心肾两交汤 组成:熟地1两,山茱8钱,人参5钱,当归5钱,炒枣仁8钱,白芥子5钱,麦冬5钱,肉桂3分,黄连3分。 主治:怔忡,日轻夜重,熟睡不得。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补肾之中,仍益以补心之剂。心肾两有余资,主客相得益彰;况益之介绍如黄连、肉桂并投,则两相赞颂和美,有不赋胶漆之好者乎! 心肾两资汤 组成:人参3钱,茯神3钱,柏子仁1钱,炒枣仁3钱,麦冬5钱,北五味1钱,熟地1两,丹参2钱,沙参3钱,山茱萸3钱,芡实3钱,山药3钱,菟丝子2钱。 功效:心肾同调。 主治:火郁心内,夜不能寐,口中无津,舌上干燥,或开裂纹,或生疮点。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心肾同治,补火而水足以相济,补水而火足以相生,故不见焦焚之苦,而反获优渥之欢也。 心肾交补丸 组成:熟地8两,枣皮4两,淮药4两,茯苓3两,枣仁(炒)3两,杜仲(盐炒)3两,北五味1两半,当归3两,远志2两。 主治:心肾两虚,神志恍惚,梦遗膝软,夜卧不宁。 用法用量:淡盐水送下;心虚有火,灯心草煎服;心肺热,用麦冬;胆虚心烦,用枣仁炒,研末,竹叶汤送下。 加减:右尺脉弱,阴中无阳,加肉桂2-3两;精血干涸,加枸杞4两。 制备方法:炼蜜为丸。 心肾同补丹 组成:3两,白术5两,远志1两,炒枣仁3两,熟地5两,山茱萸3两,麦冬3两,北五味1两,芡实5两,人参山药3两,菖蒲1两,柏子仁3两(去油),茯神3两,砂仁3钱,橘红1两。 主治:惊惕不安;梦遗精泄。 用法用量:每服5钱,白滚水送下。 制备方法:上药各为末,炼蜜为丸。 各家论述:此丸之妙,乃治肾之药少于治心。盖心主宁静,肾气自安;肾气既安,何至心动?此治心正所以治肾,而治肾正所以治心也。 心肾丸 组成:牛膝(去苗,酒浸)2两,熟地黄(洗,再蒸)2两,苁蓉(酒浸)2两,鹿茸(燎去毛,好酒涂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五味子(去枝)1两,人参(去芦)1两,远志(去苗,甘草水煮,捶去骨)1两,黄耆(蜜炙)1两,白茯神(去木)1两,山药(炒)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龙骨(煅)1两,菟丝子(酒浸、蒸,碾成饼)3两。 功效:养心神,补气血,生津液,进饮食,安神定志。 主治:水火不既济,恍惚多忘,心忪盗汗,夜梦惊恐,目暗耳鸣,悲忧不乐,腰膝缓弱,四肢痠疼,小便数而赤浊,精滑梦遗。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食前枣汤送下。常服。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浸药酒,煮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心肾丸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十三引《经验良方》。 组成:苍术1斤(白酒糟3斤淹2宿,去糟),肉桂2两,川椒4两(盐炒,去盐),吴茱萸4两,茴香2两(同茱萸炒),川楝子4两(用苍术糟半斤炒,去糟用)。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盐汤、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心肾丸 组成:菟丝子(淘,酒蒸,擂)2两,麦门冬(去心)2两。 主治: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心下烦热,怔忡不安,或口干生疮,目赤头晕,小便赤浊,五心烦热,多渴引饮,及精虚血少,不受峻补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用盐场送下;熟水亦得。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心肾丸 组成:酸枣仁1两,白茯苓2两,破故纸2两,益智仁1两,大茴香5钱,牡蛎1两,人参1两,白术3两。 主治:心肾虚损,小便白浊,溺出髓条。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盐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口父)咀,为细末,盐、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心肾种子丸 组成:何首乌(赤白鲜者)各半斤(米泔洗净,用竹刀切片,分4制。用砂锅、柳木甑蒸,黑芝麻、羊肉、酒、黑豆各蒸1次,晒干),怀生地(酒洗)4两,麦门冬(去心)4两,天门冬(忌铁,去心)4两,怀熟地(用生者,酒洗净,砂仁拌,酒浸,隔汤煮黑烂)4两,怀山药(炒褐色)4两,白茯苓(人乳拌,蒸)4两,赤茯苓(牛乳拌,蒸)4两,枸杞子4两,人参(去芦)4两,鹿角胶(熔化)4两,白芍药(酒炒)2两,锁阳(酥制)2两,酸枣仁(炒)2两,五味子2两,牛膝(盐、酒炒)2两,牡丹皮2两,龟版(去裙,酥制)2两,当归(酒洗)2两,泽泻(去毛)2两,黄连(酒炒金色)2两,菟丝子(酒煮)2两,黄柏(盐、酒、蜜拌炒3次,金色)2两。 功效:固本培元,生精养血,培复天真,大补虚损,益五脏而除骨蒸,壮元阳而多子嗣。充血脉,强健筋骸,美颜色,增延龄寿,聪明耳目,玄润发须。 主治:难嗣。 用法用量:每服3-4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加减:阳痿无火者,去连、柏,加肉苁蓉、杜仲各2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隔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