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往昔,五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在做什么

 张瑜教育 2023-01-14 发布于北京

忆往昔

   五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在做什么(3)

大扫除,吃糖瓜

今天的任务是扫房、擦玻璃、吃糖瓜。

腊月廿三只要是有时间或赶上周日的话,一般的家庭都会投入到扫房这项“浩瀚”的工程当中,说是“浩瀚”是因为当时居住面积比较小,家具之类的东西比较少,所有的东西都堆积在房间的各个角落,甚至一些过冬的白菜萝卜都会放在房间里。

那时我家家里居住着一间半房子,大房子约有15㎡,小房子是大房子的½。

大房子里面有一张用两块铺板搭起来的床(相当于现在1.8m的大床),一个两个抽屉的桌子,有一个盛锅碗瓢盆的架子,还有一个使用中的煤火炉子及烟筒;

小房子是一间与隔壁家各用一半房间,我们家是有外窗户的半间,与隔壁中间有一个窗户,可是所有人都会把窗户封死,用布帘或橱柜之类的挡死。

隔壁家的小屋完全是黑的,一年356天都见不到太阳。

由于取暖的煤炉是放在屋子里面,烟熏火燎屋子里面不仅有灰,而且会在炉子上面的墙角或与烟筒链接的墙面,看到一些丁零当啷的灰须,灰须大的时候会用笤帚挂一挂,不敢大扫,担心会弄得满屋灰尘,所以大家就会利用这个时间把这些彻底打扫一番。

扫房准备阶段:


这是一个举全家之力的活动,首先把煤火炉子抬到院子里,把床上的所有被褥拿到院子里的晒绳上,把铺板搬起来,把碗厨用纸或是该着清洗的单子盖到上面,最后把够清理出去的东西,比如板凳、大一些的锅呀、盆呀,将整个房间基本腾空;里面的小屋也会做同样的事情,这些都是全家齐动手的,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左右,扫房的主要工作就是清理。

扫房的时候自己要先戴上厚厚的口罩,戴上帽子,再穿上一件旧且该洗的衣服,其他人到外面躲一会,就开始真正的扫房了。

打扫过程:


打扫的过程并不复杂,时间也不会很长,把家里日常扫地的笤帚绑上一个长一点的棍子,从一个墙角开始,延着一个方向按部就班地来回往复移动,不留死角地扫两遍,墙面上那些白灰与烟灰夹杂的粉尘会弥漫在整个房间,很难睁开眼睛;

打扫的难度在于房顶,没有梯子,只得踩在桌子上面,仰着头,由于力气不够,灰尘比较多的地方还要反复地用笤帚扫几遍,脖子就像不听使唤的僵棍,又酸又梗,眼睛被掉下来的灰迷成了一条缝,那些无孔不入的灰雾还在争先恐后地往里钻,睁也睁不开,闭上就干不了活,那是最着急最难受的时刻。

每一个扫房人从房间里出来,与现代版的圣诞老人可以媲美。

复原物品与擦玻璃


之后就是,就又开始了一番全员行动,有人往家里收拾东西,有人开始擦玻璃。

当时的窗户都是木头框,用小钉子和腻子共同作用将玻璃固定住,有时因为腻子掉落会露出玻璃的边缘、木框的木刺或固定玻璃的小钉子。

擦玻璃时,先用湿抹布擦一下,继而快速用干抹布擦,动作慢的话,前面湿布擦过的地方就会被冻住,再擦就会很费力,有时会两个人配合,一人用湿的,一人用干的,干起来会省事一些。每当擦到边缘的部分,我们会小心翼翼的,可是,时不时会有手被划破的情况出现。

由于窗户比较大,感觉也很高,会有一些够不到、擦不着的地方,也就只能由它去了。

当看着经过自己擦拭的玻璃亮亮堂堂、屋子里干干净净的时候,内心真的是美美的。

重要环节吃糖瓜


廿三这一天最不能忘的是吃糖瓜,一是为的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还有一点就是让我想起来就温暖的情愫:因为当时家里并不富裕,妈妈一个人的工资,我们四个人消费,达到温饱就已经实属不易。其实,是没有零食钱的,可是妈妈为了不让我们感受到匮乏,每一年只要有新鲜的水果上市,都会买一点尝尝鲜,用妈妈的话说,我们可以少吃,但不能不吃。

糖瓜也是这样的,每年只买一次,也就是在今天,忙完一天之后,大家坐在一起细细地品尝的糖瓜的甜美,感受着它那甜甜黏黏长长久久的美好,一天甚至是一年的劳累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你有那些过往美好的回忆呢?欢迎留言区留言!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